麦克阿瑟被解职回国 为何百万日本人自发送行?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麦克阿瑟被解职回国 为何百万日本人自发送行?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民主化改造,这都离不开麦克阿瑟的功劳。在他担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7年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计划,从政治、经济、文化可谓是全方位的整治,成了当时日本不折不扣的“太上皇”。

按常理来说,麦克阿瑟手上沾满了日本人的鲜血,日本人应该对他恨之入骨才合理。但有意思的是,当麦克阿瑟被解职离开日本时,却有100多万日本市民自发地为他送行。可见,他的改革赢得了日本人的敬佩和信任,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清除一切阻碍改革的势力。

麦克阿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多年东南亚生活,拥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十分清楚日本发动战争的症结就在于皇权高于一切,不仅被民众神化,而且极易被军国主义所利用,对战后日本的改造,必须将这些禁锢在日本人思想的枷锁砸碎才行。

首先,彻底消除了日本皇室的“神化”。麦克阿瑟责令天皇裕仁发表《凡人宣言》,要求他到各地参加运动会、音乐会等各种公开集会,让每一个日本人都知道天皇不是神,也是和他们一样的凡人。并下令全面清除神道教,不准悬挂裕仁画像等。

其次,重视思想文化改造,特别是教育领域。他要求华盛顿派教育使团对日本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考察,并据此颁布了《学校教育法》《教员免许法》《地方教育行政法》,彻底废除天皇至上的内容,大力普及美式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教育思想。

更关键的是,日本非军事化。一方面,将原先日本陆、海军司令部改为“遣散军事人员局”,负责700多万军队的遣散工作;另一方面,命令美军第8集团军寻找并销毁一切能发现的武器、弹药库、军用机场、基地等,总价值达数十亿美元。

为了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麦克阿瑟对支持战争、发战争财的大财阀,如三菱、三井等采取限制其经济活动措施,甚至是解散。尽管这项工作收效甚微,但新一批财阀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成长,如索尼、本田等成了日本经济的主干力量。

当然,修宪是占领当局唯一最重要的成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新宪法尽管是麦克阿瑟强加的,但得到了70%以上日本人的拥护,不仅让民众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权利,而且保障了民主改革的平稳过渡,对日本的复兴起到了重大作用。

精神、物质两手抓。

1945年二战结束,战后的日本百废待举,麦克阿瑟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对日本非军事化改造,将天皇裕仁拉下神坛,整治财阀等。特别是颁布的新宪法更是对其国体、政体及放弃战争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规定,其改革精神几乎触及各个领域。

一是,日本举行了战后第一次国会选举。在这次选举中,1300多万妇女首次获得了选举权,在新选出的466名议员中,没有一个政党在国会中占有半数以上的席位,老牌政治家只有6人进入议会,而妇女破天荒地有39人当选为议员。

二是,土地改革。战前日本的土地大都掌握在地主手中,农民生活极为困苦。麦克阿瑟的方案中,地主只能保留6亩土地,其余全部由国家收购并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475万户佃农,约占全国的75%,为日本经济的重建确立了新的基础。

同时,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建立地方议会、地方权力机构等,一改过去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国民有权选举和罢免公务员,改变过去带有浓厚军事封建色彩的官吏制度;并颁布《劳动基准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等等。

一系列的改革,让战后日本人看到了复兴的希望。而更让他们感激的是,战后爆发的粮食危机,对日本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成年人每天的粮食只有200克,许多人靠野菜、树皮充饥,麦克阿瑟命令驻日美军放粮的同时,向国内求援。

然而,华盛顿方面认为给曾经的敌人粮食,如何向阵亡的将士家属交代?麦克阿瑟不依不饶、据理力争,也许是逼急了,他狠狠地说道:“要么给我面包,要么给我子弹”。就这样,短短一个月美国紧急调拨了350万吨粮食,危机得到极大缓解。

麦克阿瑟所推行的改革,让战后满目疮痍的日本迅速恢复了活力,他现在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神”。所以,当他离开日本回国时,尽管通知了少数高官并未通知其他人,但在他前往机场的路上,看到街道两边站满了自发来送行的日本人。

总之,麦克阿瑟用专制独裁的手段,使日本永远摆脱了专制独裁。尽管这些改革依然存在很大的缺陷,留有许多的“后遗症”,但仅用7年的时间,带领7000万日本人走上了民主、复兴的道路。可见,专制底下能输出民主,独裁也能创造自由。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