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89式12.7厘米高射炮,怼飞机怼军舰,还能怼潜艇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二战日本89式12.7厘米高射炮,怼飞机怼军舰,还能怼潜艇

上世纪20年代末,日本海军着手研发一款大口径高射炮,该炮于1932年2月6日被正式采用,被称为89式12.7厘米高射炮,随后成为日本大型水面战舰的主力高炮,在二战中大量使用。

89式12.7厘米高射炮研制的时间节点恰到好处,当时世界多个国家都先后研制了此类装备,其中著名者如88毫米高射炮,应该说89式的出现还是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哪怕当时日本周边并没有一个航空强国。

日本海军在研制之初对新一代大口径高射炮提出了很多高标准要求,例如火炮要具备更快的射速,达到每分钟14发,弹药加大毁伤半径,同时还要控制弹药本身的重量,降低士兵负担,保证持续作战能力等等。

最终研制的高射炮选择了127毫米口径,身管倍径40倍,水平滑动式炮闩,油压氮气混合后坐机,火炮发射高射炮弹药时后坐行程只有45厘米。火炮角度调整采用电动控制,俯仰和水平运动由2名士兵分别操作,俯仰角度为-8°~90°,调整速度为12°每秒,火炮设计时可360°旋转,操作时每秒转动6°,火炮还保留了手动操作能力,俯仰和水平调节都只有3°每秒,相比之下比较笨拙。

火炮能发射的弹药比较齐全,且为定装弹药,包括榴弹、三式防空弹、照明弹和反潜弹,炮弹采用半自动人力装填,不同弹药的初速度和弹道特性也不同。发射榴弹和防空弹药时,炮口初速度约720米每秒,在90°射击时最大射高9400米,实际有效射高只有约7400米;发射榴弹时,在45°射击能打动14500米的最大射程;而发射反潜弹时炮口初速度只有250米每秒,射程为800~4300米。

每门高射炮需要11名士兵操作,方向角度调节的2名士兵、2名装填手、6名弹药手、1位引信设定手。火炮在刚刚服役时得到海军的好评,不过实际测试中火炮的射速并没有达到14发每分钟的期望值,只有10发左右的射速。

该炮在设计上存在大问题,那就是高炮与弹药库没有形成一体式的供弹流程,限制了弹药从弹药库转移到高炮阵位的效率,这种结构变相地削弱了高炮的作战能力,在电影《男人们的大和》里就有直观的表现,尤其是25毫米高炮的弹药,还需要人力从弹药库一箱一箱的背负到阵位上,很多时候高炮哑火就是因为弹药续不上。当然了,这不仅仅是高射炮本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战舰的设计工作。

并且高射炮在战舰上的安装位置不理想,在航母上往往过分低于甲板,这种方式限制了火炮射击角度,让高炮失去了全向射击能力,在作战时颇为不利。

在不同的战舰上,89式高射炮也有不同的型号,例如航母上就有防烟囱废气的炮塔,而在战列舰上则是另一种防炮口风暴的炮塔,二战后期海军驱逐舰也开始换装89式高平两用炮,其他也有布置在港口充当陆基防空炮使用的版本,被称为五式127毫米高射炮。

总的来说89式12.7厘米高射炮在它的整个服役生涯中还算合格,毕竟它主要面对海上防空作战,而不是陆地上对付战略轰炸机部队,它集防空、炮战和反潜于一体的特性,也适用于驱逐舰、潜艇安装,虽说算不上多优秀,倒也中规中矩。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