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如何从平民蜕变为王朝奠基人的?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司马懿是如何从平民蜕变为王朝奠基人的?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的大汉王朝随着汉灵帝的病逝而分崩离析,中国历史很快便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三国时期,几十年后,中国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大统一王朝,就是晋朝。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河南温县招贤镇)人,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被晋朝追尊为宣皇帝。司马懿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司马防是京兆尹,祖父司马儁是颍川太守,曾祖司马量是豫章太守,高祖司马钧是征西将军。司马懿小时候以“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著称,不过他的青少年时期赶上东汉末年政局动乱,他起初没有出仕做官。曹操势力壮大之前,曾征辟过司马懿,不过司马懿看不起祖父是宦官的曹操。由此可见,司马懿也是有态度的人,他自认为自己在身份上高曹操一等,看不起曹操。不过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出任丞相,权倾朝野,并用强制手段征辟司马懿为文学掾。若是换做其他性格强、道德感强的人,在自己看不起的人手下工作,多半会不配合,甚至暗通外人,图谋不轨。可司马懿一改之前看不起曹操的态度,他在曹操手下工作时勤勤恳恳,小心谨慎,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的变脸。而这只是司马懿发迹之路上两次重要变脸之一。另外司马懿一生中还有一次极重要的选择。

曹操征辟司马懿,说明曹操承认他的能力,或者可能需要司马家的家族势力,但曹操并不信任司马懿。所以即使司马懿入朝为官,但并没有受到重用。不过机会终究是来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这一年司马懿四十岁,仍旧无甚成就,平平无奇。也是这一年,三十七岁的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并怂恿曹操取代汉室,自立为帝。孙权的意图很明显,一则为讨好曹操,二则为让曹操受到天下拥护汉室者的声讨。当时曹操手下门阀官僚拥护汉室的人还很多,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反对曹操称帝,不过也都没有善终。这个时候,决定司马懿命运的第一大选择出现了。若他支持曹操称帝,虽然会得罪大臣,但能讨好曹操,若他反对曹操称帝,则会得罪曹操,却得到多数大臣同僚认可。最后,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选择支持曹操。从此曹操对司马懿开始由猜忌转变为信任。

后来,曹操称魏王,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司马懿把这段师生关系经营得很好,曹丕每次有大事都问司马懿的意见。此后,司马懿的仕途一路顺畅。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司马懿在这个过程中立下大功,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像乡侯。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为魏明帝曹睿的辅政大臣。后来司马懿因为通过防吴、拒蜀的成功升为大将军,又迁太尉,权倾一时。曹睿临死前命司马懿、曹爽共同辅佐幼帝齐王曹芳。

此时的司马懿掌握军权,独当一面,而曹芳年幼,曹爽担心司马懿心怀不轨,于是排挤司马懿,可惜做得不够彻底、决绝。曹爽先安排何晏等心腹专断朝政,又暗中布置军队,准备消灭司马懿。在这个性命攸关的时刻,司马懿也在暗中酝酿着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变脸。司马懿先是假装生病,不过问政事,又暗中做准备,伺机消灭曹爽。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等到了变脸的时机。这年初,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扫墓,司马懿趁京都洛阳无主,发动政变。懦弱的曹爽不敢反抗,只得投降,后被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死。由此,司马懿通过两次变脸、一次抉择,实现了从进入朝堂,到取得信任,再到独揽大权的转变,更为司马氏取代曹魏奠定了基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