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货质量虽好但价格高,却打开了中国市场,这条运河帮了大忙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西洋货质量虽好但价格高,却打开了中国市场,这条运河帮了大忙

中国的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苦难史,以及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我们过去在理解这部苦难史的时候,总是从军事和政治的角度出发,去痛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行径。但事实上,军事上的侵略和政治上的控制,只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能够对中国进行商业剥削,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以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西方贸易

明朝以及清朝中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闭关锁国,尽量少与西洋各国来往。但少来往不是不来往,中国一方面要满足西方国家对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避免船坚炮利的西方商队在沿海地区闹事,所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们,都会在少数几个沿海城市与西方国家保持一定的贸易量,比如广州。

那时候中国会从西方进口少量高科技产品,例如钟表、火炮等。而西方国家则从中国进口大量的瓷器、茶叶和丝绸等。但当时的中国还是小农经济社会,所以中国对西方国家高科技产品的贸易进口量相对较小。而西方国家则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茶叶等高端商品。因此,明朝及清朝中前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非常大,据资料统计,当时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上获取的白银,有高达3/4的比例都流入了中国。

西方钟表

二、鸦片战争后的中西贸易

鸦片战争英国战胜了中国,之后西方国家就迫使中国在沿海地区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通商口岸。当时的西方资本家曾经兴奋地幻想过,以中国人口规模之庞大,恐怕整个英国的棉纺织厂生产的袜子,也不够中国一个省的需求!

但这种想法很快就被现实啪啪打脸!

虽然西方国家的商品质量上乘,但是从欧洲运往东亚路程太远,运费很贵。因此,西方国家的工业品价格,远远高于中国本土生产的商品。而对于贫困又务实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他们往往更愿意选择质量低劣一些,但价格却更加便宜的中国本土商品。

中国本土布店

当然,西方国家的商品也并不是没有在中国打开销路,相当一部分中国的中产以及权贵阶级,是愿意掏腰包去买质量上乘的西方工业品的。但是有钱人的规模毕竟不大,所以在《南京条约》签订了10年后,西方的工商业品依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的广阔市场。

西方工厂

三、中国市场完全被西方打开

当时西方的殖民者们想破脑袋也想不通,为什么质量上乘的西方工业品无法在中国打开销路。最后,他们就把商业上的失败归咎于清政府,他们认为是清政府在背后干涉国民对于商品的采购权。于是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又战败了,又被逼迫着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又为西方列强开设了10个新的通商口岸。但西方工商业品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即便是多开设几个通商口岸,西方工业品仍然没有在中国畅销起来。而西方的工商业品真正在中国打开销路,还要等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以后。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从欧洲到达东亚的航线里程大大缩短,因此西方工商业品的运输费用也大幅度下降。这就直接导致中国本土商品在西方工业品面前,失去了价格优势。于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西方工商业品就击败了中国本土商品,并且占领了广阔的中国市场,当时最紧俏的西方商品有洋火(火柴)、煤油灯和洋布等。

四、西方商品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之后,在中国与西方通商的最初阶段,由于西方的商品价格昂贵,因此西方工商业日用品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还不大。反倒是鸦片成为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贸易的大宗“商品”,而鸦片的过度输入,不但让西方国家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而且还极大地摧毁了中国人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抽鸦片

后来到了19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工业品价格普遍下降,无数的工业日用品开始输入中国,比如洋火、洋灯、洋纱、毛巾、袜子、座钟、挂钟等商品,都成为了当时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从正面的角度来讲,西方工商业品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一方面给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本土自然经济的瓦解。但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讲,西方工商业品对中国的大量销售,不仅妨碍了中国本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西方对中国工商业原材料的掠夺,对于中国而言,原本就稀缺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向西方国家,这极其不利于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

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国家

文史君说

近代西方国家对于东亚的殖民,和中国古人观念中的灭国性领土扩张不太一样。那么东方式侵略扩张与西方式侵略扩张,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呢?文史君认为,在东方人的观点之中,侵略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这是一种财富的直接占有。但是在近代西方国家的观念之中,侵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工商业原材料以及商品销售的市场,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前者是为了直接获得财富,而后者则是为了增强财富生产的能力。而这也是中古时代国家与近代国家的一个区别。

参考文献

李长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敏:《近代洋货进口与中国社会变迁》,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阚翔)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