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两军兵力比为48:1 麦克阿瑟为何打半年才赢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美日两军兵力比为48:1 麦克阿瑟为何打半年才赢

1943年下半年,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了全面反攻。哈尔西以所罗门群岛为右侧,麦克阿瑟沿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为左侧同时发起进攻,直逼日军拉包尔基地,突破其精心防御的“大东亚共荣圈”, 逼其退至1100公里外的特鲁克港。

然而,盟军反攻进行得并不顺利。哈尔西预计10天结束的战斗打了3个多月,麦克阿瑟更是打了近半年。但按照日军大本营“全力支援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采取守势”的策略看,麦克阿瑟似乎应该进行得更顺利些,为什么却打了近半年呢?

实力不行,麦克阿瑟只得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

巴布亚半岛战役后,麦克阿瑟的东南太平洋战区实力大增,其作战部队多达16个师,兵力达48万人,而防守莱城和萨拉莫阿的日军还不到一万人,爱出风头的麦克阿瑟为什么不大笔一挥全面进攻,而非要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呢?

首先,虽然麦克阿瑟手下兵力众多,但大都是澳大利亚部队,其实力与民兵相差无几,能抽调的仅有3个澳洲师,而美军3个师也不是日军的对手,尤其是经过巴布亚战役后,在他看来,盟军的战斗意志远低于日本陆军,没有实力全面进攻。

其次,曾担任过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深知一名美军士兵生命的“可贵”,他不想在自己的战场上出现太多的美军伤亡,这对他的威望是个不小的挑战。于是,无论是进攻哪里,都是澳军先打头阵,美军“摘桃子”,战役进程可想而知了。

更关键的是,颇具战略眼光的麦克阿瑟,更希望“风光”地踏上菲律宾,就像凯撒大帝一样指挥着千军万马杀回去,而战役拖得越久,说明打得越艰苦,增援部队也就越多,为来日进攻菲律宾“积蓄能量”。说白了,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麦克阿瑟认为,萨拉莫阿作为佯攻既可以吸引莱城的日军调往该地区,又加大对莱城“一举拿下”的筹码。但其地势险要,盟军实力不济,进攻势必造成重大的损失,他决定发挥装备和后勤的优势,对萨拉莫阿的佯攻采取“炮弹开路”的方式。

也就是说,“人不行,靠武器”。就是极力避免与日军发生地面近战,利用炮火的绝对优势迫使其不断后退。话说回来,美军似乎有打不完的炮弹,曾经一天狂泄3万发炮弹。这样的“凌厉攻势”,日军果然以为对手的主攻方向是萨拉莫阿。

同时,麦克阿瑟更看重夺取制空权。

1943年6月30日,也就是哈尔西南太平洋部队登陆新乔治亚群岛的同一天,麦克阿瑟的“佯攻”也开始了,其部队分两路向萨拉莫阿推进。日军果然上当,下令驻守莱城的部队驰援,守军仅剩两千老弱病残,此举正中他的“调虎离山之计”。

但麦克阿瑟似乎并不急于攻占莱城,依然有条不紊地进攻萨拉莫阿。在他看来,这样的“激战”只会吸引更多的日军,特别是其越打越少的航空兵,当日军的空中力量完全消耗掉时,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盟军,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作战。

为此,麦克阿瑟批准多项机场建造计划,随着陆军不断推进,机场也不断前进,甚至将机场修到了离战场不到90公里的位置,尽管这个秘密机场处于日军航空兵的打击范围内,但他坚持要求第5航空队进驻,并随时拦截和消灭进犯的日机。

一天,美军情报人员提供的一份重要战情称:为向新几内亚守军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援,日军第4航空军约200战机将前出韦瓦克空军基地。麦克阿瑟立即向第5航空队下达了进攻命令,166架组成的庞大机群对该基地进行了突袭,日军损失惨重。

在两天的连续进攻中,有超过150架日军战机被摧毁在地面上,能升空的战机仅剩6架。可以说,日军曾经引以为傲的第4航空军被基本打残,虽然其陆续增补了一些飞机,但总数再未超过70架,麦克阿瑟牢牢地掌握着新几内亚的制空权。

随着日军不断地收缩阵地,盟军已经完成了对莱城和萨拉莫阿的总攻准备。也正如麦克阿瑟想的那样,紧张的战事,确实触动了华盛顿敏感的神经,运来了大批的先进武器。如今的东南太平洋战区仅飞机就达700多架,几乎是日军的2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