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人跪服罗马文化,一心融入罗马,罗马皇帝为何对他们赶尽杀绝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哥特人跪服罗马文化,一心融入罗马,罗马皇帝为何对他们赶尽杀绝

罗马人同哥特人“翻脸”

罗马人同哥特人“翻脸”

一般印象中蛮族一定是未开化的野蛮异族,而罗马人眼中的蛮族中,移居意大利半岛的东哥特人,算得上“文明”开化者,他们努力学习罗马文化传统,几十年来致力于融入罗马文化圈。但拜占庭帝国从未将东哥特人视作合作伙伴,而是赶尽杀绝。原因何在?

一、查士丁尼的帝国整合愿景

535到555年,由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发动的“哥特战争”是罗马帝国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役。查士丁尼在527年继承皇位之后,一直以来都将重新整合“东西罗马”作为施政方向。从他的一句著名口头禅“哥特人如何毁灭了意大利,就让他们重新在意大利灭亡”中可以看出,身居东境的罗马人始终对占据意大利岛的侵略者极度不满。

威严的查士丁尼大帝

威严的查士丁尼大帝

当时,进驻意大利的哥特人将阿里乌斯派信仰带到了这里,威胁到了基督教的统治秩序。对此东部帝国一再重申,只有信奉“三位一体”的上帝才是获得拯救的基石,但哥特人还是保留了他们的传统。他们违背了教会宣扬的信条,到处组建阿里乌斯派的小教堂。阿里乌斯派不提倡教职人士拥有地产,这种理念同样打击了积累了大量财富的正教教会。

阿里乌斯派洗礼堂

阿里乌斯派洗礼堂

除了领土争端和宗教纠纷以外,二者并没有更大的矛盾。从芝诺册封哥特人为西罗马帝国国王开始,历任哥特人领袖在名义上都取得了统治西罗马的执政合法性。狄奥多里克也是如此,皇帝曾将象征权力的紫袍和印章赠予了他,他转而向皇帝和教会发誓要“守卫好帝国西疆”。但当查士丁尼对此感到不满时,哥特人的命运就开始转变了。

芝诺

芝诺

二、哥特人的亲罗马政策

哥特人一直未察觉罗马人的敌意。从入主意大利开始,他们就实施了一系列以罗马为师的“同化政策”。

其一,哥特人并没有残忍报复曾与他们殊死搏斗的罗马人民。入境后,他们照搬东罗马帝国的统治形式,将意大利划分为一个个“大区”。他们也对当地人抽税,但是负荷极低。在战争年代,东罗马无数次将意大利当作他们的兵员地和粮仓,事实上破坏了意大利的生产。而哥特人则乐于采取实物税和劳务税相结合的方式,帮罗马人修复和重新修建了驰道和一些著名的建筑。

其二,哥特人并没有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反而乐意接受罗马人的文化。当哥特人以被剥削的身份寄居在罗马边境时,罗马人常鄙视他们。可当这些“高尚者”和“优雅的老爷”们被他们口中的野蛮人征服时,哥特人并未诋毁罗马文化,反而毕恭毕敬地模仿起罗马人的衣着和语言等。由此可见,哥特人的确是真心实意想要加入“罗马文化圈”的。

罗马皇帝与哥特人谈判

罗马皇帝与哥特人谈判

其三,哥特人虽然坚持阿里乌斯派信仰,但始终尊重罗马正教的教职人员和罗马人的信仰自由。在哥特人治下,罗马人享有自由选择教派的权利。6世纪初,哥特统治者还组织了一批传教士深入意大利乡村,在沟堑纵横的山岭中传播福音。这批传教士中多有正教徒,他们都得到了皇帝的资助。

狄奥多里克尝试获得人民的臣服

狄奥多里克尝试获得人民的臣服

其四,哥特人处处尊重东“罗马正统”。至狄奥多里克时代,哥特人中间一共流行过三种不同的银币,前两种均为东罗马发行的新币,后一种是哥特人炼制的西罗马银币,这类钱币上清晰地印着“不可战胜的罗马”这样的文字。从《狄奥多里克敕令》还可看出,罗马法的条例和内容已然成为帝国法律的基础。可见哥特人心中的罗马至尊概念是多么清晰。

伟大属于罗马

伟大属于罗马

三、罗马人对西部地区的“再征服”

无论如何努力地融入帝国,罗马从来也不愿将哥特人视作伙伴。查士丁尼当政之后,所做的一系列改革都是为征服西部而努力的。查氏继任皇位时,东罗马因打通了与北部瓦良格人的交易通道而获得了新的税源。从北方运来的毛皮、蜂蜜在东方市场上卖出了好价钱,帝国的金库愈发充盈。

瓦良格人与罗马人互市

瓦良格人与罗马人互市

查氏为了稳固后方,首先推行了帝国官制改革。他参照波斯的官僚体系设计出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系统,并在高层间安插自己的亲信以便控制政局。其次,查士丁尼为给养军队,向帝国直辖的各省区派驻征税官,对当地的人口和生产状况进行统计,并收取额外的粮食及原材料税,为开动战争机器做准备。

为彻底收复西罗马,523年,查士丁尼同罗马的宿敌波斯签订了和平条约,并积极派遣间谍在意大利活动,争取从内部瓦解哥特人的统治。533年,查氏派遣他的心腹大将贝利撒留,率远征军打下了占据北部非洲的汪达尔王国,西地中海的海域和航行权遂为拜占庭重新控制。此时的哥特人已经逐渐感受到了东罗马的威胁,也开始强军备战,准备反击。

大将军贝利撒留

大将军贝利撒留

534年,恰逢狄奥多里克去世,罗马人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攻击哥特人了。查氏先是宣告,要哥特人集体臣服于东部帝国的控制之下,后又制定了十分苛刻的合并条件。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哥特人又惊又怒。他们对罗马人充满了敬畏,本以为能够用真心换来合作,却没想到战争的阴霾如此快地游弋了过来。

狄奥多里克在弥留之际

狄奥多里克在弥留之际

由于领袖仓促去世,哥特人将王位托付给了懦弱的提奥达哈德。期间,贝利撒留已经率领大军占领了西西里岛,这里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粮仓之一。不过,东罗马派来从北方夹击哥特人的两支军队分别被抵抗军剿灭,北线胜利的消息让提奥达哈德重拾了信心。

令人不解的是,新国王的女婿竟然未经交锋便率军投靠了贝利撒留,新国王由此被元老院怀疑,“是否对西罗马帝国保持忠诚”。紧接着,元老们改立他的卫兵维提吉斯为新国王。此人曾在继任典礼上发誓要捍卫属于“西罗马帝国的一切荣誉”。

哥特人

哥特人

不过,即便是英勇善战的维提吉斯,也没有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在维氏艰难抵抗从北方南下的罗马士兵之后,率军驻守罗马城的教皇也在贝利撒留的围攻下变节。哥特人的军队被逼二次南下,与东罗马军队展开正面交锋。最终,东罗马军队联合了北境的法兰克士兵,对哥特军队形成包围圈。540年,维提吉斯因粮草和水源的补给被切断而被迫投降,其他由哥特人占据的城市也都望风而降,意大利还是回到了东罗马帝国的怀抱之中。

哥特人跪服罗马文化,一心融入罗马,罗马皇帝为何对他们赶尽杀绝

纵观那些论述罗马陨落的记述,总会强调罗马人丧失国土是因为受到异族侵略。当时的欧洲正面临着异族入侵,而罗马人遇到的东哥特部落尚且算是蛮族中的“彬彬有礼者”。无奈罗马帝国曾经的历史太过辉煌,任何与传统不一致的征服与合作,均会使性格强势的君主心怀不满。若将东哥特人同统治北非的汪达尔人比较,前者要比后者文明太多。汪达尔人在北非实行的破坏主义统治相当恐怖。罗马人面对暴力和强权,反倒懂得妥协退让。但面对“一心向学”的东哥特人,却时常包藏祸心,总欲掀翻之而后快。如此浪费民力而不加克制,只会给东罗马带来更多的危害。

残暴的汪达尔人,对罗马人的塑像“赶尽杀绝”

残暴的汪达尔人,对罗马人的塑像“赶尽杀绝”

参考文献

许寅:《贝利撒留与哥特战争》,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康凯:《罗马帝国在西部的延续:东哥特政权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