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 | 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与灾难带来的文化想象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泰坦尼克号》 | 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与灾难带来的文化想象

​1997年12月19日,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执导的影片自上映以来获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不仅获得了14项奥斯卡奖提名,更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突破10亿美元票房的电影。

这部家喻户晓的电影作品不仅让影片的男女主角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凯特·温斯莱特(Kate Winslet)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影星,也将“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故事呈现在了世界观众的面前。

01 真正的女主角?——“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

电影《泰坦尼克号》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虽然主线爱情故事为虚构,但影片中的细节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历史。电影的服装、化妆和道具还原了“泰坦尼克”号曾经的奢华,影片中的诸多配角也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原型。

虽然在电影中,女主角是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露丝,但事实上,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不少人称玛格丽特·布朗(Margaret Brown)为“‘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她的故事也被打造成具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神话——“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在电影中,布朗夫人的丈夫因“淘金热”成为富豪,因此被视为暴发户,船上的上流人士对她并不热情。布朗夫人也是头等舱乘客里唯一对男主角杰克热情的人,甚至还将儿子的礼服借给他,让他得以体面地参加舞会。布朗夫人与丈夫出身贫苦,随后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赢得家财万贯,但仍然保持着善良和蔼的个性。这与历史上真实的玛格丽特非常一致。

玛格丽特·布朗(Margaret Brown),原名玛格丽特·托宾(Margaret Tobin),出生于密苏里州的汉尼拔市,父母都是来自爱尔兰的移民。儿时的她在密西西比河畔的一间农舍长大,家境并不富裕。

1886年初,她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詹姆斯•约瑟夫•布朗(James Francis Cameron),两人于同年9月结婚,并育有一儿一女。布朗先生在矿场工作,他凭借着聪明的头脑设计了一种开采方法,让开采量迅速增长,他因此获得了矿场的股票,并成为股东,一举成为大富豪。随后,布朗带着夫人玛格丽特搬去丹佛,跻身当地上流社会。

电影中,“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玛格丽特被安排上了6号救生艇 。这艘救生艇上大部分人都是女性,众人惊慌失措时,她号召大家保持冷静。在发现本应该乘坐60人的救生艇上只有不到20人时,她希望舵手能够返回寻找和营救更多落水的乘客。

这些情节都与史实相符。

历史上,“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后,玛格丽特不仅帮助妇孺疏散、在救生艇上划船,还敦促6号救生艇返回事故现场拯救落海者,甚至不惜与救生艇舵手发生冲突。

玛格丽特不仅在6号救生艇上协助营救,还在随后前来救援的“卡柏菲亚”号(RMS Carpathia)上帮助生还者。“卡柏菲亚”号是一艘1903年完成处女航的大西洋客轮,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卡柏菲亚”号救出了705名幸存者。由于玛格丽特通晓多国语言,她在“卡柏菲亚”号上协助生还者寻找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直到人们获得医疗和紧急援助后才离开这艘客轮。随后,玛格丽特还成立了生还者委员会,为贫困生还者筹款。

除了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上的贡献,玛格丽特·布朗还是一位高度活跃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早在登上“泰坦尼克”号前,她就已经具备一定的世界影响力。19世纪后期,美国的妇女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玛格丽特成为丹佛地区妇女运动的领军人物,致力于提高女性的识字率,并积极争取女性的选举权。

1893年,她参与创建了全美妇女选举权协会科罗拉多分会(Colorado Chapter of the National American Women’s Suffrage Association)。随后,她成为丹佛妇女新闻俱乐部(Denver Woman’s Press Club)的成员。

1912年,玛格丽特在埃及开罗参加美国富豪约翰·雅各·阿斯特四世(John Jacob “Jack” Astor IV)的派对上时,突然得知长孙病重的消息,决定立即前往纽约。她预定了最早到达纽约的船票,而这张船票就是登上“泰坦尼克”号的船票。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后,因为玛格丽特的勇敢善举,外界逐渐称她为“‘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玛格丽特在给女儿写的信件中回忆了当时的经历,言语中不乏幽默:

在大海中被咸水浸泡、“腌制”之后,我现在处境艰难……我收到了鲜花、信件、电报和人们的欢呼,现在的我昏了头。人们还在请求国会给我一枚奖章……此刻,因为“‘泰坦尼克’号女主角”称号,我想我需要一个专家来检查我的脑袋。

不过玛格丽特并没有真的“昏了头”,相反,她妥善地利用了这个称号,开始了她一系列的慈善和政治活动,关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劳工权利、妇女权利、儿童教育和历史保护。1914年,她参选美国参议员,成为美国第一批竞选政治职位的女性。

1932年,玛格丽特在纽约去世。虽然后世称她为“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但她生前从未用过“莫莉”这个称号。

“莫莉”这个名称其实出自《丹佛邮报》的记者杰纳·福勒(Gene Fowler)之手。玛格丽特去世一年后,他写了关于“莫莉·布朗”一生的故事,他还创造了很多关于“莫莉·布朗”的神话。福勒写道:“她出生时正值龙卷风肆虐,她贫穷的父亲是个酒鬼。”当然,这两种说法都不是真的。

玛格丽特·布朗的讣告也描述和总结了她的一生,其中有不少美化,比如讣告说她是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挚友,并且曾被马克·吐温从密西西比河中救起。这些都成为“莫莉·布朗”神话的基础。

卡洛琳•班克罗夫特(Caroline Bancroft)以讣告为基础,将发表于某浪漫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改写成了畅销书《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The Unsinkable Mrs. Brown)。尽管卡罗琳•班克罗夫特本意试图澄清诸多围绕着“莫莉•布朗”的谣言,但实际上,这本书反而制造了更多不真实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各种广播节目欢迎,并且最终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永不沉没的莫莉布朗》(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02 泰坦尼克号的文化影响

除了卡梅隆拍摄的1997年版《泰坦尼克号》外,这场巨大的灾难成为许多文化作品的灵感来源,包括书籍、剧本、电影、歌曲、诗歌等等。而有史以来第一部《泰坦尼克号》电影在船沉没仅仅29天后就上映了。

1912年5月14日,电影《拯救泰坦尼克号》(Saved from the Titanic)上映,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与“泰坦尼克”号相关的公共兴趣浪潮。这部默片由多萝西·吉布森(Dorothy Gibson)主演,她也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之一。多萝西是第一批登上救生艇的生还者,在回纽约的路上,她就已经着手创作这部电影的剧本,并在影片的拍摄中扮演了她自己。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唯一的胶片在一场大火中烧毁,只有少数的印刷海报和宣传照片保留了下来。

“泰坦尼克”号也给音乐界的创作也带来了灵感。除上文提到的音乐剧《永不沉没的布朗夫人》,1997年,音乐剧《泰坦尼克号》在百老汇上演,制作方制作了一个倾斜舞台来模拟沉船。该剧同样获得了票房成功,并获得五项托尼奖。

在所有的文化作品中,最神秘的当属一本出版于“泰坦尼克”号事故之前的书——《泰坦残骸》(The Wreck of the Titan)。

《泰坦残骸》出版于1898年,由摩根·罗伯森创作,原书名为《徒劳无功》(Futility),讲述了主人公约翰·罗兰(John Rowland)在远洋邮轮“泰坦”号上当水手的故事,故事的最后,邮轮于4月的一晚撞上冰山,随后沉没。

书中描述的细节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有诸多相似点,不仅船名相似,两艘船都号称“永不沉没”,最可怕的是,两者都是在4月的一晚撞上冰山随后沉没。不少人因此认为作者罗伯森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更夸张的是,罗伯森收到了不少遇难者家属的投诉信,他们认为是罗伯森的诅咒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典型的灾难故事,体现了阶级分化的现象,展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浪漫悲剧色彩。它逐渐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启发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创作者,并伴随着1997版《泰坦尼克号》的上映,达到顶峰。

正如文学教授布莱恩·安德森(Brian D. Anderson)所言:“‘泰坦尼克’号已经是我们神话的一部分,牢牢占据了集体意识。这些故事将不断重演,不是因为我们需要重新渲染它们,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将这些故事]传递下去。”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姜博约

排版 / 散步鱼丸 火车便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