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中,日军保密措施为什么能让美军蒙羞?1.2万人分3批撤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瓜岛战役中,日军保密措施为什么能让美军蒙羞?1.2万人分3批撤走

1943年1月14日夜,日军10艘驱逐舰冲破美军舰艇的拦截抵达瓜岛,他们不仅带来一些宝贵的口粮,还有700人的精锐陆军,同时还有第8方面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他带来了今村均的口头命令,第17军全军收缩防线并择机撤出瓜岛。

山本五十六估计得没错,这个命令顿时让饿得“半死不拉活”的陆军将领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不能接受,在他们看来,日本陆军从未有过败退的先例,如今撤退意味着彻底失败。当得知这个命令来自东京和第8方面军时,一干人等陷入了沉默。

第17军指挥官百武晴吉,考虑许久后决定执行命令,但要求各部以“转移攻势”的命令组织撤退。以“转进”的方式撤离,前线官兵确实能够接受,他们开始有计划的撤退或突围,尽管许多走不动的伤员不得不自尽,但命令得到了很好地执行。

对面的美军也没有“闲着”。自范德格里夫特的陆战一师撤防后,新任瓜岛美军指挥官帕奇少将,自然也想做出一番成就。更何况,他手里已有三个整编师,人数达5万多人,具有压倒性优势,他计划发动“一月攻势”,一举歼灭岛上日军。

然而,美军第25师和陆战二师打了两周,尽管日军伤亡很大,并不断地撤退,但美军的进展十分缓慢,眼看就要攻占日军第17军司令部时,进攻却停止了。原来,没有充足补给、弹药的美军是不会打仗的。为此,进攻推迟了整整10天。

帕奇命令再次进攻。在日军顽强的阻击下,4天后,谨慎的美军再次停滞不前,而担任主攻的第147团仅阵亡2人,伤67人。可见,美军的战斗力如此之弱,就像触碰乌龟头,一碰就缩回去一样,几乎达到了“遇敌不前”的“窝囊”地步。

情有可原的是,这些新调来的部队,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遇到至死不投降、作风强悍的日军,除了惊恐外,似乎也没更多的办法。尽管各种迹象表明日军在准备一次“进攻”,原地固守、加强防御是重中之重,但美军战斗力确实不敢恭维。

最终,日军“从容”撤退。

1943年1月底,日军第17军开始收缩瓜岛防线并准备撤离。毫无疑问,联合舰队是这次行动的主要力量,而想在一周内把岛上的日军全部撤离,无疑是天方夜谭。为此,山本五十六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他决定以“进攻”掩盖撤退。

一是,在正式撤离前,他动员拉包尔基地的陆军航空队,对瓜岛机场实施12天的不间断空袭。要在过去,陆军不可能听海军的话,但现在是海军帮忙救自己的“弟兄”,自然不敢怠慢。攻击的效果虽然不佳,却造成了日军准备进攻的假象。

二是,策划一次牵制行动。他命令一艘重巡洋舰、一艘潜艇驶向中太平洋海域,途中频频以航母舰队的名义发报,并对该海域的美军基地进行袭扰。这一行动造成的损失尽管可以忽略不计,但摆出一副进攻中太平洋的架势,确实唬住了美军。

更重要的是,日军的32架战机,对美军包括2艘航母在内的运输船队进行攻击,并趁着夜色击沉了美军6艘驱逐舰保护的“芝加哥号”重巡洋舰。这个消息,让一向儒雅的尼米兹不禁骂起娘来;与此同时,他也更加确定日军在准备一场进攻。

正是这些佯动战术,将美军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防范日军的进攻?眼看对手上当,山本决定在2月1日到7日实施撤离行动,那么为什么要挑选这段日子呢?原来,按照气象资料显示,这一周正好是无月之夜,海面上漆黑一片,便于实施行动。

第一次行动,日军20艘驱逐舰在18架零式战机的掩护下,成功撤走5400多人并给美军造成了很大损失;第二次行动更顺利,只用了2小时,就撤走第17军司令部等近5000人。如今的瓜岛仅剩下殿后的部队,他们已经做好了被抛弃的准备。

不可思议的是,不争气的美国陆军再次发起进攻后,遇到日军抵抗时,又一次停下了脚步。得知美军没有穷追猛打,山本又迅速组织了第3次撤离行动,近2000日军安全撤离。此时的美军还蒙在鼓里,当抵达海滩时,日军已经撤离2天了。

至此,瓜岛战役结束。尽管日军损失惨重,但山本的撤离计划“可圈可点”,让美军的“收官”之战赢得毫无尊严可言。或许是惧怕日军的强悍,或许是对绝对优势的自信,但不管怎么说,让日军在眼皮子底下溜走,美军确实赢得窝囊至极。

大家认为二战美国陆军的实力怎样?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