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战役中,尼米兹为什么要临阵换将?陆战一师每顿2餐仅够7天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瓜岛战役中,尼米兹为什么要临阵换将?陆战一师每顿2餐仅够7天

1942年9月,登上瓜岛的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可谓是打出了顽强作风,他们不仅打退了日军两次大规模的进攻,而且凭借亨德森机场,对增援的日军进行不间断地打击。然而,迟迟运不上来的补给,让守军出现了粮荒,剩下的口粮仅够7天。

师长范德格里夫特最看重的陆战7团,因运输不力一直没有归建。面对“缺粮少兵”的现状,他虽然对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戈姆利的指挥能力有很大意见,让陆战一师陷入危机的境地,但他也顾不上骂娘了,频频地向戈姆利和尼米兹求援。

好在不久运输船队冲破阻力,将陆战7团的4200名官兵,以及大量的补给和燃油送上瓜岛,解了范德格里夫特的燃眉之急。在他看来,经过战斗洗礼的陆战一师士气正旺,战斗力明显提高;再加上精锐的7团归建,他有信心守住瓜岛机场。

但在海上,美军的航母编队既不敢靠前作战,又屡遭重创。“黄蜂号”航母被击沉的现实,让戈姆利忧心忡忡,更让前线官兵对这位战区司令怨声载道。随着日军加强对瓜岛的争夺,不放心的尼米兹决定亲临前线,给守军鼓鼓劲、打打气。

然而,在听取戈姆利的汇报时,他所听到的却是疲于应付、毫无进攻意识的悲观情绪,以及“我的上帝,这就叫我该怎么办”而不知所措。尼米兹感到在戈姆利的指挥下,瓜岛很可能因悲观情绪而守不住,他第一次对战局的发展有些担忧。

让尼米兹放心的是,陆战一师的官兵们尽管饱受日军的轰炸,以及疟疾的折磨,但依然作战顽强、斗志高昂。在谈及瓜岛能否守住的问题上,范德格里夫特毫不隐晦表示:守军有能力守住,但需要海军舰炮的支援,以及对日军基地的打击。

说到激动处,范德格里夫特吐槽道:“我们太多的舰长不愿拿舰船冒险,缩手缩脚、‘怕’字当头;反观日本的‘东京快车’则勇敢许多,关键在于战区司令部的悲观态度”。尼米兹并没有立刻表态,他只是返回后,要求戈姆利火速增援瓜岛。

尼米兹尽管有“换将”的想法,但需要一个时机。

1942年10月,日本为了尽快夺占瓜岛,决定暂缓对新几内亚的进攻。这意味着瓜岛成为太平洋战场的唯一焦点,而山本五十六更是倾其所有,出动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庞大舰队,掩护陆军第2师团登岛,岛上日军的总兵力已达2.2万人。

为了夺得瓜岛制空权,拔除亨德森机场这个“眼中钉、肉中刺”,他首次安排了2艘战列舰和多艘重巡洋舰抵近射击,365毫米口径的大炮一阵怒吼,亨德森机场顿时陷入一片火海,700多发巨型炮弹将整个瓜岛炸得是地动山摇、面目全非。

炮击效果是明显的。91架美军战机中仅33架能起飞,折损率高达74%;80%的航空燃油付之一炬,飞机跑道更是被炸得“坑坑洼洼”。在日军海上、空中的打击下,瓜岛美军的空中优势不在,尽管海军全力支持,但主动权开始向日方倾斜。

瓜岛的危机局面,同样引起了华盛顿的关注。在罗斯福看来,尽管此时欧洲和非洲的战事依然严峻,但围绕着瓜岛,日军的舰船、飞机等有生力量在不断地消耗,并牵制了大量的日军,这对整个战局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他坚持“瓜岛决不能放弃”。

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罗斯福的严厉要求下,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向瓜岛派出增援”,同时授权尼米兹可以不经批准动用一切力量。手拿“尚方宝剑”的尼米兹,一面将80架战机、24艘潜艇立刻派往瓜岛;一面命令陆军第25师做好登岛准备。

危急时刻,戈姆利的紧急电报称:“日军将倾巢而出攻击瓜岛……剩下的兵力不足以应付局面”。可以看出,作为战区司令,戈姆利显然对战局束手无策、几近绝望。尼米兹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必须“换将”了,他最需要一位勇敢的指挥官。

尼米兹首先想到了刚出院的哈尔西。时间紧急,容不得他再去做什么思想工作。他一边命令哈尔西接替戈姆利担任南太平洋战区司令,一边将这一任命向战区所属各部进行了通报。消息传开,前线官兵群情振奋,往日的悲观情绪一扫而光。

临危受命的哈尔西,凳子还没有坐热就开始布置瓜岛的防御,他明确地告诉范德格里夫特:“我保证将向你提供我能得到的一切”。尼米兹尽管清楚临阵易帅是兵家大忌,但“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体现出他作为一名优秀军事家的果敢与决断。

如果没有哈尔西执掌南太平洋战区,瓜岛能守住吗?欢迎大家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