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飞鱼服,腰跨绣春刀,锦衣卫的脚下为何会穿草鞋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身穿飞鱼服,腰跨绣春刀,锦衣卫的脚下为何会穿草鞋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锦衣卫曾经成功地帮助朱元璋完成了诛杀胡惟庸、蓝玉等所谓叛逆朝臣的重要任务,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深受明朝皇帝信任。《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 株连且四万。”这其中的“罪证”搜集和罪名罗织还有人犯处置, 锦衣卫都立下了汗马功劳。锦衣卫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

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进行干扰。锦衣卫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且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所以, 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可以说锦衣卫在明朝属于特权群体并且深受皇帝信任。有明一代, 锦衣卫都是皇权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锦衣卫与后来设置的东厂、西厂共同构成了整个明朝的情报机构, 三者在职能上互有重叠, 又相互制衡,相当典型地体现了明朝特色的政治制度。

锦衣卫最早是御用仪仗队,飞鱼服是历史上锦衣卫常备的服装,这种服饰质地特殊,利用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做成,服饰上有著名的飞鱼纹,飞鱼并非是会飞的鱼,这是一种幻想出来的生物,龙首鱼身,看起来比较奇怪。除了飞鱼服外,在锦衣卫里面还有一种蟒服,这种衣服要比飞鱼服更加珍贵,地位也更高一些,它并非是正常规制的官服。他们佩戴的绣春刀全为御赐,其他人不能擅自佩戴。但是如此服饰华美之下,你可能想不到锦衣卫的脚下通常是穿着一双草鞋。

实际上, 作为国法礼制都较为完备的朝代, 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以来, 就对官员的言行举止有了严格的规定, 某些规定甚至达到了严苛的程度。这些规定不仅指导和约束着官员的一言一行, 同时也对官员衣食住行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明朝为官, 从服饰上就能看出官阶品级, 鞋履是服饰的一部分, 做几品官, 穿什么鞋, 极其等级分明。由于明法残酷, 加之明朝历代皇帝都格外重视法度, 所以对于明朝的官员们而言, 若是没有按照规定擅自穿了不该穿的鞋子, 或者是在错误的时间穿了错误的鞋子, 轻则入狱, 重则性命难保。

明太祖朱元璋就对官员的靴子做了详细的规定, 譬如:文武百官并同籍父兄伯叔弟侄子壻, 及儒士、生员、吏典、知印、承差、钦天监天文生、太医院医士、瑜伽僧、正一道士、将军、散骑舍人带刀之人、正伍马军并马军总小旗、教读《大诰》师生许穿靴, 然不许用红扇面、黑下桩, 与内官内使靴同;北平、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并直隶徐州地寒, 人民许穿牛皮直缝靴;校尉、力士遇上直, 乐工当承应, 许穿, 出外不许;庶民、商贾、技艺、步军及军下余丁、管步军总小旗、官下家人、火者、皂隶、伴当、在外医、卜、阴阳人, 皆不许。

由此可见, 锦衣卫军官在平时是允许穿靴的, 但不可以穿和宦官同款的靴子;普通的校尉, 比如说平时担任缉拿任务的锦衣卫、力士等人员只有在“上直”, 也就是随驾参加仪仗时可以穿靴, 否则是不可以穿的, 尤其点出了“外出”办案时, 不能穿靴。所以说对于锦衣卫而言,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时穿靴子的。毕竟在整个中国古代靴子都是朝廷之上的官方鞋履样式, 特别是明清两代皂靴几乎是朝廷官员的标配。若是行走于朝堂之上的官靴, 被一般低级官员或者士兵堂而皇之地穿着满大街的乱走, 确实有辱朝廷脸面。当然了, 作为皇帝身边心腹的锦衣卫自然是不敢随便破坏朝廷礼制的。况且, 在特殊情况之下, 锦衣卫外出办案, 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 也往往会故意穿上草鞋, 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同时也符合当时的朝廷要求。最后, 不得不说的是, 对于负责缉拿任务的力士和锦衣卫而言, 轻便而又不惧雨水的草鞋才是真正耐用的鞋子。至于行走于朝堂之上的官靴, 多少有些华而不实。

一双草鞋,一双官靴,对于明朝锦衣卫来说,伴君如伴虎,衣饰稍有不慎,最后的结果是,一时舒服了双脚,反却搭上了性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