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后,女儿叫了一声“爸爸”廖汉生将军老泪纵横!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52年后,女儿叫了一声“爸爸”廖汉生将军老泪纵横!

自动播放

廖汉生的父亲廖兰湘是贺龙领导的桑植独立营书记。有一次,贺龙带领大队人马从廖汉生家附近经过。廖汉生跑到路边田埂上看“过兵”。他正看得入神,贺龙笑眯眯地问:“你是谁家的小孩子呀?胆子这么大。”

廖汉生大大方方地回答:“我是廖兰湘家的。”贺龙得知是廖家子弟,夸奖了几句,率队继续前进了。

一天,廖兰湘向贺龙请假回家,说要给儿子定亲。贺龙问:“是我见过的那个敢看‘过兵’的孩子吗?”

“不是,是给汉生的弟弟定亲。”

贺龙说:“那我也提个亲吧!”贺龙把二姐贺戊姐的女儿肖艮艮给廖汉生定了娃娃亲。贺廖两家结下了姻缘。

1921年廖汉生10岁时,父亲病逝于贺龙军中,贺龙的大姐贺民英夫妇把灵柩接回桑植,帮助安葬。此后,廖汉生全家经常得到贺龙及其姊妹的关照。

1928年秋天,廖汉生与肖艮艮结婚。婚后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军来“清剿”。廖汉生跑到大山里躲了起来,住在岩洞里生活。

长征开始后,廖汉生忍痛告别了妻子,跟随大部队转移。抵达陕北后,廖汉生听小舅子肖庆云说,肖艮艮已经被敌人抓住,遭到了杀害。悲痛万分的廖汉生,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贺老总又让夫人薛明出面,把杨尚昆的九妹杨白琳介绍给廖汉生,1943年二人成婚。

建国后,廖汉生突然听到萧艮艮还活着的消息,但已改嫁他人,而且萧艮艮在廖汉生走后不久,就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起名廖春莲。

廖春莲得知生身父亲的下落后,长途跋涉1000多公里,找到了廖汉生,希望父亲能在城里给她找个工作。

父女重逢,廖汉生非常高兴,但女儿提的要求,他不能满足,廖汉生对春莲说:“我对不起你和你母亲,但如果我给你找了好工作,又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烈士和他们的家属呢?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你回家去种地,不也一样是为国家服务吗?”

廖春莲心里很委屈,但见父亲态度很坚决,含着泪回去了。

1979年6月21日,廖汉生第一次回到阔别44年的故乡,第一次在女儿家吃中饭,廖春莲焖了点红薯饭,炒了点腊肉和水酸菜,招待南京来的父亲,可能是心里还没有解开那块疙瘩,廖春莲一直不叫廖汉生爸爸。那天将军看着年龄不大却一脸沧桑的女儿,心痛不已。

1984年11月27日,廖汉生第二次回故乡,第二次在女儿家吃农家饭,女儿终于叫了“爸爸”。廖汉生顿时老泪纵横,这一声“爸爸”他等了52年。当地领导说,春莲这些年吃了不少的苦,让她来县里工作吧。廖汉生却说:“只有她吃过苦吗?吃过苦的人那么多,都能安排进县城?她是我的女儿,但她首先是个农民,老实种地比什么都强。”

临别前,廖汉生特地叮嘱女儿说:“你不要怪我太绝情,我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你,但我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为人民服务,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弟弟妹妹,都不能跟着我沾光。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即使过得苦一点,心里也踏实。”

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05日),土家族,湖南省桑植县人。1927年积极参加农民运动,1928年参加湘鄂边游击队,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师、纵队、军政治委员,西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军事学院院长,北京军区、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沈阳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国防部副部长,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先后参加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保卫延安和解放西北等战役战斗。他英勇顽强,临危不惧,秉公办事,为政清廉,坦荡如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