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帝都,北京城原本是城墙包围。
然而,郭沫若等人提议要拆掉城墙,最后这种建议获得批准,以至于北境城墙被拆除。
地图
我们先说说北京城墙的历史。
北京古城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
1403年,明成祖朱棣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1406年,朱棣下诏迁都北京并下诏建宫殿,修城垣,1407年开始营建北京宫殿、坛庙。1419年,将北京南城墙南移500多米,建在今天的前三门一线。重建的宫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
我们看上图,北京城墙呈“凸”字形,城墙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2-14米,全部为板筑的夯土墙。
但是,如今这些城墙已经不复存在,而倡导拆除城墙的人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
如今,我们评价郭沫若时,都以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来称呼他。其实,文学造诣上,郭沫若确实很有两下子,但是在做人上,很多人都不敢恭维,他抛妻弃子,曾让两任女友自缢身亡。
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提出要拆除北京城墙。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当时国外都是高楼大厦,北京城四周都是城墙,显得土气,缺少现代化气息,所以要拆除。此外,他认为
郭沫若是提倡拆古城墙的。在郭沫若看来,古建筑漂亮不假,但其也妨碍了北京的发展,当时国外都是高楼大厦,北京固然漂亮,但也显得很朴实,缺少了现代化的气息,已经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了。
郭沫若认为,既然新中国已经建立,就要完全和旧中国失去联系,咱们重在一个新字, 解决的方法是一切老旧的东西都不再用了,象征着近代中国屈辱的旧城墙得拆 。
郭沫若的想法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其中一对。
林徽因和梁思成
当时,梁思成提出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而长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担,挑起北京新旧二城,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如果按照梁思成的想法那么做,今天我们去北京城看到周围的城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然而,郭沫若的提议占了上风,北京开始了拆掉城墙的运动。
从1952开始,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刚开始是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或动员各单位拆墙取砖取土。几年内,北京外城的墙被全部拆除,内城的墙被拆了一半,留下一半。
1953年5月,为改善交通决定把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拆掉,交通取直线通过。
1954年,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被拆除。
1956年,永定门城楼周围城墙被拆掉。
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掉,拆除的理由是“妨碍交通”。
1959年,修建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工程中,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
1965年7月,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
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
北京城墙
如今,当中外游客探索古都北京的城市历史时,这里仅余幸存的遗迹:在今广安门外的凤凰嘴村一带还保留了一点金代中都城的城墙的残迹;元大都城的城墙即上城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建成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明北京内城西城墙南端遗迹也进行了修复。
此外,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经过整修之后,也总算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些许实物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