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次刊载于《舰载武器》2018年第7期
1940年11月15日,“十三试舰爆”试制一号机出厂,此时装备的发动机还是德国DB600G的仿制版本“热田”11型。由于日本液冷发动机质量不佳,“十三试舰爆”在试飞期间经常遭遇发动机故障。即使发动机故障频频,在众多新技术的加成之下,新式舰爆的极速可达551.9km/h、以侦察任务配置的搭载状况在4750米高度飞行时拥有3780公里的航程。在显而易见的技术优势下,日本海军对“十三试舰爆”的表现相当满意。
然而,作为舰载俯冲轰炸机而生的新式舰爆,最初却是作为一种侦察机服役的。当时的日本海军十分缺乏远程高速侦察机,舰队的侦察任务一般要交给零式水上侦察机、九七式舰载攻击机和从陆军那里借来的“百式司侦”(陆军还以此交换要走了不少零式水上观测机,让海军军官们愤愤不已),此时海军看上了“十三试舰爆”优秀的高速飞行性能和长距离航程,还没等到飞机测试全部完成就于1941年11月向空技厂先行订购了40架“十三试舰爆”,并要走了第2、3、4号原型机,通过将原有的内置弹舱改为安装3架航空侦察相机和燃料舱的配置,转职成为舰载侦察机使用。第2、3号原型机被分配到了“苍龙”号正规航母上,而4号机于1942年1月编入海军第三航空队,后来转调到翔鹤号正规航母上担负侦察值勤任务。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战役期间,一架十三试舰爆原型机从苍龙上起飞执行侦察任务,这架侦察机先是按照利根号巡洋舰4号侦察机提供的方位寻找美军舰队,但什么也没有找到。后来又开始自行搜索,最后成功发现美军航母“约克城”号,但由于机上无线电故障,未能及时通知日军机动部队本队。由于此时“苍龙”已经被击沉,这架侦察机只能降落到友舰“飞龙”上,为“飞龙”提供了美军航母的大概方位,也为后来“飞龙”号舰载机向美军航母发起反击并重创“约克城”号提供了重要的情报。随着“飞龙”被美军击沉,这架仅存的原型机也与舰同沉,但日方对其在战役中的表现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此役之后,这些被改造成侦察机的“十三试舰爆”也获得了日本海军的制式型号“二式舰载侦察机”,开始量产服役,并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和著名的“彩云”式高速舰载侦察机一起,成为了日本海军重要的“舰队之眼”。
量产服役的“二式舰侦”11型
更换“热田”32型发动机的“二式舰侦”12型
1942年8月15日,“十三试舰爆”的试制5号机在俯冲飞行试验中出现了空中解体的事故,表明其机体结构强度存在严重问题。为此,空技厂的设计师们重新对飞机结构进行了设计。1943年6月,完成机体结构强度加强设计的“十三试舰爆”终于开始量产装备部队,日本海军也赋予了其正式名称“彗星”。首批下线的为装备热田21型发动机的“彗星”11型(D4Y1),于1943年下半年开始投入战场。而同期装备更大功率的“热田”32型改进发动机的“彗星”12型(D4Y2)也完成了试制工作开始量产,空技厂和下属合作工厂也逐渐将生产重点转移到“彗星”12型的生产上来。
正在生产车间内组装的“彗星”舰爆机体
在海军第11航空厂下线的“彗星”11型量产1号机,装备“热田”21型1200马力液冷发动机
然而由于“热田”32型的产能极其有限,直接影响了“彗星”12型的生产效率,出现了大量机体生产出来之后却没有发动机可装的尴尬局面。为了提升飞机产量,日本海军决定为这些机体改装“金星”62型风冷发动机,这批型号被称为彗星33型(D4Y3)。
装备“金星”62型风冷发动机(1560马力)的“彗星”33型
除了这些主力型号的“彗星”以外,海军航空技术厂还研制了一些生产数量不大,以及未能实现量产,仅存于图纸或者计划中的子型号。
1942年5月,在伊予滩进行主炮射击训练的“日向”号战列舰发生了第5炮塔内部发射药爆炸的事故,在造成55人的死伤的同时,也对军舰本身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毁。而在之后进行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一下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为了在短时间内补充海上航空力量,日本海军在急速推进“云龙”型航母的建造的同时,也打起了“伊势”、“日向”两舰的主意,趁着“日向”在维修的机会将这两舰改造成所谓的“航空战舰”,即前半段保持着战舰的高大的舰桥以及主炮,后半段则铺上飞行甲板,停放舰载机。
航空战舰“伊势”
被选为航空战舰舰载机的,则是“彗星”和后来研制的“瑞云”式水上侦察/轰炸机。由于航空战舰的甲板较短,不能像常规方式那样滑行起飞,日本海军的技术人员决定在舰上加装火药弹射器,舰载机弹射起飞。两舰的总搭载数为22架,其中在弹射器上随时待命起飞的2架,在弹射甲板上等待起飞的为11架,在机库中收纳的为9架。在海军的理想设计中,两舰的弹射器能每隔30秒就弹射一架舰载机,5分钟左右就能将全部舰载机弹射完毕。
为了能承受住弹射器所带来的加速度,空技厂对“彗星”12型专门进行了机体结构的加强改造,改造完成的“彗星”被称为“彗星”22型(D4Y2改),后期还为其在驾驶舱后部加装了一挺13毫米机枪,称为“彗星”22型甲(D4Y2a改)。日本海军为“伊势”、“日向”这两艘航空战舰专门成立了一支舰载机部队:第634海军航空队,但他们在战争后期基本没有从舰上起飞攻击敌军的机会,大多数转移到了陆地或者岛屿机场作战。
此外,“彗星”还有改造为夜间战斗机的特殊型号。当时的日本海军航空兵装备了以“月光”为代表的一批夜间战斗机,利用机身背部装备的20毫米倾斜机炮(类似于德国夜间战斗机上的“斜乐曲”系统),从下方接近夜晚进入日本领空的B-29轰炸机群,向上射击来击落敌方轰炸机。
日本海军 夜间战斗机 “月光”
但作为专用夜间战斗机的月光,在生产装备数量上较为稀少,满足不了日本海军对抗B-29的需求。于是,海军对零式战斗机和彗星12型舰爆进行了改造,在其座舱后部加装了一门以30度仰角固定的九九式20毫米机炮,被改成夜间战斗机的“彗星”被称为“彗星”一二戊型夜战(D4Y1-S),后期的“彗星”33型也被进行了夜战化改造,称为“彗星”三三戊型夜战(D4Y3-S)。
装备倾斜机炮的“彗星”一二戊型夜战(D4Y1-S)
在日本本土的夜间防空战斗中,装备着“彗星”夜战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在地面雷达和探照灯的指引下,与陆军飞行战队配合攻击进入日本领空的B-29轰炸机,其中由第302海军航空队的金泽久雄中尉和中芳光上飞曹机组驾驶的“彗星”夜战,累计击落5架B-29,击伤5架B-29。但“彗星”夜战在夜间防空战斗中表现十分有限,面对美军上百架B-29组成的庞大空袭机群也只能是无力回天,夜间战斗机飞行员们大多数时候也只能看着自己保卫的城市在烈火中化为一片废墟。
为了进一步提升“彗星”的飞行速度,空技厂还计划为“彗星”换装马力更大的“誉”12型发动机(1825马力),但只停留在计划层面,未能生产。
由于液冷发动机生产困难,爱知公司被迫于1944年8月停产热田系列液冷发动机。截至战争结束,一共有705架11型、710架12型、830架33型和43型被生产出来,总生产数不过2245架,大量新技术的使用使得飞机生产效率低下,使得前线日军航空部队在残酷的消耗战中难以及时得到补充,最终走向战败的深渊。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