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轩原名李汉光,1906年出生于湖南省宝庆(今邵东)龙陂(流泽镇龙建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9岁入私塾,两年后因贫困而辍学。12岁时给别人家放牛。17岁到沅江县阳罗州(镇)一家南货铺当学徒。
1926年时,20岁的李寿轩加入了国民革命军,跟随彭德怀参加了北伐战争。在军营里,他有幸结识了连长李灿,并在其引导下加入了“秘密士兵会”。李寿轩思想觉悟高,进步很快,深受李灿信任。
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时,李寿轩带领全班战士随连长李灿直冲县政府,不到两个小时就解除了反动政府武装,活捉了县长刘作柱和"清乡"队长,缴获枪支上千,一举摧毁了平江城的主要反动势力。随后,李寿轩带领全班战士冲向小西门外的监狱,解救了300多名被判死刑的同志。就在李寿轩解救他们前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已经让这些人吃了“送终饭”。假如李寿轩晚来一步,后果都不堪设想。
平江起义后,李寿轩加入了红军。曾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十二大队中队长、大队长,参加了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巩固扩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后又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三师第九团团长、红三军团第五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团长等职,曾率部参加两次攻打长沙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突围后,开始长征。11月28日,时任红三军团六师十六团团长李寿轩奉命在灌阳城阻击敌军。灌阳城距湘江80多里,是敌军围追“红星”纵队必经之地。李寿轩观看地形后下令伐木,就地构筑工事。
时入寒冬,战士们却穿着单衣,而且整整两天两夜几乎没合过眼。李寿轩身先士卒,两眼布满血丝,眉头拧成一团。在全团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由无数根尖刺的木桩交织而成的障碍工事终于筑成了,足有一里多路长,刚刚被柴刀砍过的木桩尖头白森森的,像一柄柄利剑。
李寿轩带领几个同志正察看工事,这时两个侦察兵气吁吁跑来说:“报告团长,桂军的两个师正向我们这里移动,离我们已经很近了。”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战士们来不及擦把汗,立即进入战斗准备状态。
几小时后,李寿轩从望远镜里看见了一群化了装的敌人,正杀气腾腾地向我方工事冲来,很快就占领了我阵地前面山上的路口,但没有发起攻击。这是敌人的侦察连。突然,一个连长模样的军官惊叫一声:“山上埋伏有红军!”话音未落,后面的士兵刷刷地卧倒在地,做射击状,一动不动。顿时,双方阵地上都静悄悄的,只有树枝偶尔被山风摇动,树叶沙沙作响,整个山坡上好像除了树,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了。
李寿轩十分沉着,根据他多次与桂军交战的经验,分析他们不会轻易拼命,一是因为我们工事牢固,难攻;二是他们跟蒋介石矛盾重重,无意消耗自己的实力。僵局是不会持久的,怎么办?李寿轩忽然想起《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在长坂坡阻击曹兵的“疑兵”计,于是立即命令部队在工事里活跃起来,战士们把枪栓拉得哗哗地响,阵地后面山上的部队也叫着号子扛木头,战壕里的部队来回不停地移动,蛮有声势。
敌人难以探知虚实,发懵了,侦察连退下了山,大队人马按兵不动。一时间,他们欲进不得,欲退不舍,山下的敌人抓耳挠腮。快到黄昏的时候,敌人阵地上突然响起了撤退的军号声。接着,只见敌人灰溜溜地掉转屁股“拉差”了。
就这样,李寿轩一枪未发,智退了敌人两个师。敌人刚走,八军团的部队奉命接替十六团任务,并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红星”纵队胜利渡过湘江。获此消息后,李寿轩立即下令收拢部队,向湘江方向撤走。
1949年后,李寿轩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解放军铁道兵副司令员,1957年9月至1968年6月任铁道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