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党史上著名的“耿飚之问”的耿飚有何临终遗言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留下党史上著名的“耿飚之问”的耿飚有何临终遗言

中共党史上著名的“耿飚之问”

南方开讲:一样的军史,不一样的品读!

自动播放

1980年2月1日,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的耿飚召集军委办公会议。在研究会议预定的议程前,他临时增加了一个廉政建设议题。耿飚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月28日给他来函说:1月24日下午,总参为调进、调出的副总长在京西宾馆吃饭、看电影,违背《高级干部生活准则》。中纪委常务书记黄克诚知道此事后,还专门打来电话,严厉批评了这一做法,并明确指出,谁出主意谁拿钱。我已经向黄克诚同志表示承担责任。当事人也向军委写出了检讨,表示接受教训,并用自己的工资结算了饭费。耿飚最后严肃地说,通过这件事,我们不光是要接受教训,更要看到中央加强廉政建设、从严治党的具体行动。我们要自觉抓好廉政建设,从我做起,使其蔚然成风!

1991年7月9日至27日,已经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岗位上退下来的耿飚和夫人赵兰香经西安、六盘山到阔别50年的甘肃庆阳寻访八路军第三八五旅故地,重返半个世纪前出生入死的地方。晚饭后,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声鼎沸,黑压压来了一群“告状”的老百姓,诉说他们对一些县乡干部的不满,怎么劝说也不肯离开。耿飚随后召集当地的干部作了一次谈话。他没有批评也没有责备,却是讲了一件往事。

50年前,耿飚任副旅长的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就曾驻扎过这里。当时,一个战士损害了当地群众的利益,旅部决定按纪律枪毙他。老百姓知道后,也是黑压压来了一大群人,为这个违纪的战士求情。

耿飚对父老乡亲们说,纪律是必须坚决执行的。于是老百姓都跪下了,哭着说共产党都是好人,就饶了这个战士,让他戴罪立功,上前线多杀几个鬼子吧!耿飚反复说明八路军的军纪,可老百姓一个也不起来。

最后,耿飚只得流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讲到这里,耿飚激动地大声问道:“现在,我要问问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犯了事,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典故——“耿飚之问”。这一问可谓振聋发聩,撼人心弦。此后,“耿飚之问”也就成了党员干部在处理干群关系时时常会想起的一个问题。

那天临别时,耿飚拉住县委书记的手嘱咐:一定要管好庆阳的事,照顾好老百姓的生活……

2000年6月23日,91岁的耿飚在北京逝世,留下了要救助庆阳贫困失学儿童的遗言。2006年,耿飚的夫人赵兰香将耿飚生前收藏的字画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第二年又出资为庆城镇药王洞小学兴建了教学楼。2015年,耿飚的孙子耿巍来到庆阳参加慰问活动时,特意看望了一位93岁高龄的三八五旅老战士。老人得知是耿飚的后代来看望他时,激动地捧起耿飚的照片贴到脸边,颤抖着说:“老首长,您好啊……”

耿飚,(1909年8月26日-2000年6月23日),男,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北乡严家冲一户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随父母逃荒到湘南常宁县水口山。他13岁到铅锌矿当童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曾任红军团长和师、军参谋长,八路军副旅长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兼)、国防部部长(兼)、国务委员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收复张家口和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解放宁夏等战役战斗。他品德高尚,为人师表,革命战争年代能征善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和平时期恪尽职守,呕心沥血,为新中国的外交、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故事讲述人王南方,安徽岳西县人,1983年入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记者协会理事,《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原副主编,《解放军生活》杂志原主编,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报》专栏作家。现为少年特战兵训练营总指挥,志在为培养优秀少年做贡献。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语——走进名人的亲情世界》、《苦恋树》、《八荣八耻——辛勤劳动篇》、《中小学课本里的“星火燎原”》,报告文学集《神龙汽车团》(与人合著),绘本《捉迷藏》等。报告文学《星火燎原》曾获解放军文艺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