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是异民族征服?姜子牙:从周易到周礼,哪个不算华夏文明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牧野之战是异民族征服?姜子牙:从周易到周礼,哪个不算华夏文明

编者按:“牧野之后再无华夏”,是网络史圈的一句流行语,用于反讽激烈民族主义者提出的“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固然,“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显得过于偏激。但是,元灭宋和周灭商究竟有哪些区别呢?本文作为《少杀奴隶,就不认真祭祀?《姜子牙》背后的武王伐纣真没这么简单》一文的续文,继续从国漫电影《姜子牙》入手,为大家解答。

▲牧野之战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肯定不对,非常偏激,这是否认了汉文化自身的恢复能力。元灭宋(也包括灭金,因为金汉化程度较高)的野蛮入侵确实对于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但汉文化后来又恢复并继续发展直到今天。但把崖山之战和牧野之战混同起来,却是完完全全的胡说八道,因为商周易代与秦灭六国、唐代隋没有任何不同,是中国历史上标准而普通的易代,生产力和文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姜子牙》海报

《少杀奴隶,就不认真祭祀?《姜子牙》背后的武王伐纣真没这么简单》一文指出了周灭商并不那么正义。但与此同时,周灭商是有合理性的,因为大商内部矛盾重重,气数已尽,纣王又不具备力挽狂澜的才能。这时候,周人打破原有的格局,开辟新局,对于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周朝的统治下,由甲骨文发展出了以竹简承载的成熟文字,由周公旦制定了礼乐制度,诞生了周易(周易一般认为产生于西周初年),而且人殉人祭制度也逐渐削弱(西周时代人殉数量远少于商代,不过考古发现仍有用西戎东夷人口进行祭祀或殉葬的记录),奴隶数量逐步减少,奴隶制开始瓦解。周的文化成就在西周时代就已经大大超越了商王朝,周武革命经过周公旦等人的延续,是代表了生产力的进步发展方向的。

▲商代的金文在周代也得到了发展

尤其重要的是,经过周人发扬的华夏文明体系更有吸引力,促进了周边的蛮族迅速文明化加入周王朝的畿服制体系当中,因此周代华夏文化圈的扩展速度也远超商代,对后世中华畛域的构建起到了奠基作用。

▲周文王姬昌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七年。也有姬昌事实上被纣王杀死的观点,动画《哪吒传奇》就采此说,但学界主流对此是反对的

另外,姬昌被纣王囚于羑里且不说,文王姬昌的父亲,武王姬发的祖父季历是怎样去世的?正是因为代商王讨伐西戎建功,势力膨胀遭忌,遂被商王文丁(纣王的祖父)诱入朝歌杀害。这点上,周灭商至少有一个为先人报仇的大义。

▲动画《哪吒传奇》中的西伯侯姬昌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论证周灭商不是异民族入侵的战争呢?诸位都知道,汉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汉代才真正定型。作为其前身的华夏民族,概念也是在周朝稳定下来的。在商代,虽然已经有华夏文化的圈子,但并不存在“华夏”这个说法(至少甲骨文中未曾发现),只存在戎、夷、方这些蛮族与文明人之间的区别(不过,轩辕黄帝的传说在商代就有了。根据学者考证,轩辕黄帝为姬姓是周人的构建,此前只有公孙轩辕的说法。则轩辕传说必存在于商代,周人才有如此构建的必要,否则公孙轩辕这个名字不会流传下来。由此而言,华夏民族的框架在商代已经完成搭建了)。

▲周国在季历时代正式崛起

显然,周作为商王亲封的西伯,无疑是中原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根据考古发掘,发现周人和商人的文化也是较为相近的,其差异属于中原文化圈的内部差异。商人和周人的主要装备都是战车、戈、矛、楯、弓箭和短兵(包括剑),形制也是接近的。

▲商代与周代的短剑形制相似

▲西周晚期,人们开始通过缩小车轴的长度和轮轨的宽度来提高战车的灵活性

至于商人的器具风格较为明丽奢华,是因为其长期作为天下共主,风气渐渐奢靡所致。而周人到古公亶父时代才成为诸侯,不过三四代就灭商,又地处西陲,风气刚健质朴并不奇怪,到西周后期,周人的风气也是向精致奢靡发展的。又有人说周祖先可能出自戎狄,且地近戎狄,种族掺杂。然而当时华夏民族还在形成过程中,文明民族和蛮族的边界是模糊的。接受商王权的管理,加入中原文明体系,接受中原文化,就是文明民族的一部分。周国无论源流如何,其作为大商西伯的身份是无可置疑的,周灭商是华夏文明内部的战争,当然不是异民族入侵战争。

▲商代司母戊鼎

而且,周灭商之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以存商祀。虽然武庚参与三监之乱而遭到国除,但微子一脉的宋国仍然奉商朝祭祀到战国时代,这是典型的文明人做法。在周的统治下,商代的中原文化也得到了延续和开拓发展。相比之下,犬戎灭西周不但充满了破坏,直到秦国驱逐犬戎收复关西之地,犬戎人也未能在关中建设任何值得一提的文化,因为这是野蛮对于文明的入侵。可以同情纣王并非昏君而身死国灭,遭到抹黑,但历史的车轮终究要滚滚向前。至于那个时代奴隶制的残酷和血腥,是历史的局限,终让我们喟叹又无可奈何。

▲国漫《武庚纪》中的武庚,需要指出这玩意洗白纣王太过头了

还有,《少杀奴隶,就不认真祭祀?《姜子牙》背后的武王伐纣真没这么简单》一文发表后,有读者发表评论说——纣王解放整个奴隶阶级,任用奴隶做官,这严重损害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导致整个奴隶主阶级都反对他。所以他失败了。然后,奴隶主阶级颠倒黑白,大肆丑化他。

▲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这种言论,就是犯了典型的非黑即白的谬误了。纣王如果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牧野倒戈的那数万奴隶又是哪里来的呢?我们既要还原历史的真相,又要肯定周代商的进步性,站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这两者是不矛盾的。另外有读者提出,姜尚姓姜,应是出身西羌。然而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博物志》说“太公望所出,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即姜尚的氏代表其出身之地;《史记》说他“东海上人”,吕氏春秋也说他“东夷之士也”,则姜尚出身东夷并无疑义。其实这也很好解释,姜尚的祖辈可能确实出自西羌,但迁移到东方,到他这一代已经彻底融入东夷了。在上古时代也存在大量的人口流动,对于周人祖辈是否出自西戎其实不必深究,民族更多还是文化认同而非血统的聚集体。

▲打神鞭模型

现在如果有人穿越回去对姜子牙老先生说武王伐纣是蛮族推翻文明民族,出身东夷亲商部族却文武双全的姜尚老先生定然会掣出打神鞭(喔不对,拐杖),打得来人脑血横流。而《姜子牙》一剧的导演对于周灭商再质疑,也不可能有认为周人不是文明民族一员的意思。无论如何,经过西周和春秋战国诸雄的开拓经营,到了秦灭六国之后,也不再有东夷和戎狄,都归入华夏之中,这就是周代商的意义所在。

▲《姜子牙》电影中的姜子牙和四不像

最后,祝国漫崛起,封神宇宙越做越好。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辰昕之尘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