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纠结的皇帝:一生历经“一废两立三让”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历史上最纠结的皇帝:一生历经“一废两立三让”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朝代,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皇帝“中途”让位者不少。如高祖让位于太宗,武则天让位于中宗,睿宗让位于玄宗,玄宗让位于肃宗,顺宗让位于宪宗等。其中唐睿宗的让位经历颇有特点,在唐代皇帝中非常少见。他身在朝堂近三十年,一生历经“一废两立三让”,可谓是历史上最纠结的皇帝。

唐睿宗李旦自出生以来,亲身经历了长兄李弘上元二年(675)猝死于合璧宫,二哥李贤永淳二年(682)被废流放巴州,死于贬所,三哥李显嗣圣元年(684)被拉下皇位贬黜至均州,后迁至房州。

当时的李旦心中应该有数,三位皇兄的悲惨命运都是前车之鉴:同为武则天嫡出,皆被立为皇太子,即将或已经即皇帝位参与朝政,且他们都曾对武则天的权势造成威胁。在李旦看来,皇兄们的遭遇都是母后为掌朝堂大权而为之,因此他便对权势、地位产生了畏惧心理。李旦在他们的悲惨遭遇中得到血的教训:要想保全性命,就不要参与朝政,不做太子,更不即皇帝位,从而不对母后掌权造成威胁,并逐渐远离政治,保持“素心”,在被动中明哲保身。

天授元年(690)李旦辞让皇位,求赐武姓以求保全,身为皇嗣的他向往自由、平静的生活,但命运并不能如他所愿。武则天统治时期,李旦的两位妃子被秘密杀害,李旦及儿女皆被幽闭于内宫,他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在偌大的后宫、朝堂中他孤独、无助,厌倦充斥着他的内心。武周末年,在皇位继承权的问题上朝臣议论纷纷,究竟归还李家还是立武家的子孙,就连武则天都难以抉择,李显、李旦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在武承嗣苦苦营求的同时,李旦却一直处于被动或任人摆布、随意宰割的境地。在多数朝臣极力劝谏下,武则天立李家子孙继承皇位,武承嗣也因此郁郁而终,这时李旦又请求让位于兄长李显。

庐陵王李显于神龙元年(705)发动神龙政变,一向沉默、追求无为的李旦也“参与”了这场宫廷政变,这是他对李家朝堂的责任,但也应是被逼无奈。此后“论功行赏”,李旦加号安国相王。对于此次封赏的真与假,李旦心知肚明,故李旦都一一推辞,身在后宫、朝堂,他或畏惧,或厌倦,抑或习惯明哲保身,种种可能皆表明李旦实际上是颇有政治头脑、心思缜密的人,这也是唐睿宗不为人知的一面。

唐睿宗夹在两位颇有政治建树的统治者之间,因而显得平庸。在母后武则天统治下,他被立为太子并取代哥哥中宗即皇帝位,但犹如傀儡,权归母后,其后降为皇嗣,武则天称帝,在废立之间,学会明哲保身;当其子李隆基及妹妹太平公主联合铲除韦后及安乐公主一党后,他再次被拥立为大唐天子。当政期间,“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当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凡朝廷大事均询问太子及公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最终他选择了退居上皇,太子隆基即皇帝位。李旦做了六年的傀儡皇帝,七年的皇嗣,那种处处受人压制、无权可用的经历,早已令他失去了对权力的渴望,掌握实权时,也不知如何运用。从政近三十年间,他经历了即位、废立,又退居上皇,其政治生涯可谓曲折多变。

唐睿宗对权位似乎并不看重,但他似乎又总是在放权中参政。他极力想逃离朝堂,摆脱政治,却从一出生,便被贴上“皇子”的标签。他面对父皇、母后、兄弟的封赏、贬斥,大臣的表请,他终究不能弃之不顾,都在“固辞”中接受。一方面是纠结心理的再现,另一方面也是他政治生活的反映。事实证明,唐睿宗虽多次辞让以逃避朝政,但其实并未完全脱离朝堂。

唐代宫廷变数不断,政治斗争、悲剧时有发生,武周代唐、神龙政变以及唐隆政变的发生,高宗之王皇后、萧淑妃,高宗之子李忠、李弘、素节、李贤的相继死亡,李旦之妃刘氏、窦氏的遇害,加之武则天在位期间实行的酷吏政治,诸如此类的事件都跟自己的亲人密切相关,稍有不慎,则天人相隔,残酷的政治现实令李旦内心产生了恐惧,对于朝堂政治畏而远之。不论是武则天、唐中宗时期的加封,还是唐隆政变后被拥立为天子,在政治任命上他一直都在极力辞让。

当初李世民由太子即位时也有过类似的“辞让”,但分析可知此二人的态度与心境完全不同。李世民是故意辞让,以此来显示其礼让和谦逊,换句话说,他是想立刻登基,但又要做戏,否则就不会在武德九年(626)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当月即被立为太子,八月即皇帝位,其速度之快表明他对皇位是觊觎已久的。而李旦“固辞”则是真心的,是多年的宫廷生活塑造的性格使然。在后宫,他深知宫廷内部的险恶,自出生以来,他见证了宫廷内的尔虞我诈。为了权势,父子、兄弟相残,他亲历哥哥弘、贤之死,显的废立,妃嫔的无辜被杀,更是亲历了自己在皇位上的废立,而这一切似乎都是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贪恋权势造成的,与其说是从小耳濡目染,不如说这种畏惧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李旦本人,历史资料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性格懦弱、没主见,心理不强大,政治手段不强硬……俨然一个与坐朝堂者不相符的形象。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李唐皇室子孙大都被武则天迫害过,又经历多次朝堂动乱,但李旦却独善其身,并从政近三十年,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资治通鉴》对此解释道:“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显而易见,李旦在惨烈的唐王室宫廷斗争中能够存活下来,与其“宽厚恭谨”“安恬好让”的性格、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旦久居后宫,临近朝堂,亲历眼见,悟出“与世无争”“明哲保身”的真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