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曾经说,如果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本人和整个德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这句话确实没有说错,二战失败后的德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作为欧洲主战场,德国大量冲在前线的士兵死去,这使得整个德国的青壮年男性数量急剧下降,只留下些老弱病残妇,而战争带来的破坏还远不止此。劳动力减少的同时,各类建筑,包括工厂、房屋等在内都毁于一旦,甚至连政府所在地都成了一堆砖石瓦砾。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战争毁灭得几乎无处下脚的国家,却能在战后取得飞速发展,使经济快速恢复到了战前甚至超过战前的水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美国援助——马歇尔计划
1945年5月9日,德国签署了投降书,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战后的德国,经济水平急剧倒退,受战争影响,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绝大多数工厂被夷为平地,国内也因战争负债累累,失业、饥饿、无家可归萦绕在每个德国人心中,战争带来的伤害与恐惧像魔鬼一样,紧紧勒着他们的脖颈,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柏林什么也没剩下,没有住宅,没有商店,没有运输,没有政府建筑物,柏林如今只是一个碎砖破瓦堆积的地方。”这是当时德国的真实写照。
而不止德国,几乎整个欧洲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只是相较于德国,可能会好上一些,但也只是一些。战后的五六年时间,整个欧洲仍然没能从战争的阴影中缓过劲儿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出于担忧资本主义力量减弱,社会主义力量增强,从而影响自身称霸全球,美国展开了一场对欧洲的救援计划——马歇尔计划。
正是因为这个计划,德国才能从战后的打击中尽快恢复过来。
马歇尔计划启动后,美国开始向西欧各国提供援助,包括资金、物资、技术等等,而1961年成立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是推动该计划实施的一重要手段。这项计划前后耗时四年之久,共计援助131.5亿美元。
由于美国的援助,德国拥有了资金,可以重建废墟,可以保证百姓的食物供应,也才可以一步一步逃出战争的深渊。
德国政府的努力
内外因辩证原理曾指出,事物的内部矛盾,也就是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一件事物的发展变化,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它自身,而不是外部的因素,放在咱们这里也是如此。
德国之所以能取得飞速的发展,从战争的打击中走出来,还是因为它自身的努力,最明显的就是德国政府的努力,美国的援助计划确实重要,但绝对不是根本动力。
美国政府向德国提供了资金、物资、技术等的支持,要是德国政府没有将这些东西运用好,或者说根本不去运用,那德国肯定不会那么快就摆脱战争的阴影,也不会是如今这样的局面。
战后的德国改变了从前的经济政策,根据国内外状况,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这种模式,是将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方式,既不会过于让国家控制经济发展,也不会任由经济发展至垄断,实施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办法,保证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又使经济发展有规则有秩序。
除此之外,德国政府也十分重视教育。今天的中国也一直在强调这个东西,那就是“科教兴国”。想要让国家获得长久地持续地发展,就不能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和成就,而要将目光放长远,将注意力放在下一代,放在未来。当时的德国政府就看见了这一点。
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发展的两个重要部分,前者为国家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全方位人才,后者则为国家工业复兴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成为其“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
科技方面,德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引进它国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同时自己也进行研究,创造新的技术和设备。
正是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措施,正是因为德国政府担起了它战后应有的责任,德国才能在战后短时间内恢复,发展,甚至远远超过欧洲其它国家。
除了政府的努力以外,德国人民的努力也不可忽视。正是因为有在工厂前线奋斗的工人,有在后方进行学习、科研的人员,有无数为了德国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百姓,德国的经济才能快速恢复,才能成为欧洲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涅槃重生
战后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世界瞩目的,然而,对于这背后的艰辛与努力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国家,花费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几乎全国挨饿,经济体系完全崩塌的泥沼中挣脱出来,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值得我们去探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