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妙峰山庙为何会复活?民间信仰经久不衰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北京妙峰山庙为何会复活?民间信仰经久不衰

北京妙峰山

“政治中心在北京,宗教中心在妙峰山。”这一言论道出了妙峰山作为宗教信仰圣地在北方民众心中的地位。1920年代,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在妙峰山进行民俗风情调查,凭借社会科学家的敏锐眼光,顾先生指出庙会将会消亡,但庙会又有很重要的未来。这一看似矛盾的判断,在此后9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得到印证。

一、妙峰山妙会的发展史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处占据地盘立庙树像,道教及其他宗教信仰试图与之分庭抗礼,因此纷纷效仿佛教的做法。由于庙宇所在的场所风景甚好,因而当时流行“借佛游春”。妙峰山位于北京西郊,又称“妙高峰”,是一个以尊奉道教碧霞元君为主神,融合佛教和民间宗教于一身的多神崇拜场所。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大家很熟悉,但其起源没有定论,有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也有说是华山玉女,还有说是凡人得道成仙等等,但碧霞元君在我国女神信仰中的突出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她主管人间生育,信众尊称她为“老娘娘”,这一称呼蕴含着子孙繁多的寓意。

在元朝,一些北方信众就开始了对碧霞元君的崇拜。妙峰山上碧霞元君香会大概起源于明代崇祯皇帝时期,但这里人气并不盛。当时占据鳌头的是通州、涿州和蓝靛厂三地香会,此外还有五座比较出名的娘娘庙,即“五顶”,但妙峰山并不在此列。

碧霞元君塑像

直至清代道光时期,因受到皇家青睐,妙峰山碧霞元君香会才逐渐鼎盛起来,吸引了华北地区的绝大部分信众。它也因此后来者居上,一跃成为“五顶”之上的“金顶”。

妙峰山山口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妙峰山渐渐形成了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举办香会的传统。明代《玉女卷》记载碧霞元君诞生于农历四月十八,在清代这一说法受到政府的认同,在宫廷当中形成定制。

你可能会疑问,为什么香会的时间没有把碧霞元君的诞辰包含在内呢?

《职方典》中记载:“四月一日至八日,为浴佛会,民间散盐豆结缘。十日至十八日,庆碧霞元君诞。”这里的浴佛会是指庆祝释迦牟尼诞辰,十日之后紧接着是碧霞元君的诞辰,所以香会直接持续18天。但渐渐地,两个诞辰慢慢混合,就缩短为半个月。至于现在香会中的设棚施茶、粥,就是起源于之前的“散盐豆结缘”吧。

恭贺碧霞元君圣诞

二、妙峰山庙会的组织仪式

尽管妙峰山的主神是碧霞元君,但此地的香火并不由碧霞元君独享。妙峰山的信仰是多元格局的,并且这种格局并非人为划定,而是根据民众的喜好与需要构建起来的。妙峰山庙会的参与人群的组织因为是以给“老娘娘”进香为名义成立起来,因此这些参与组织也被称为“香会”。在庙会中,这些香会往往担任主角,为上山朝觐的公众组织活动,提供便利。

香会组织的活动需要涵盖祀神与娱神的双重功效,因此他们举行的活动主要包括宗教仪式和休闲娱乐两个方面。宗教仪式是很严肃庄重的,但也有一些生活消遣性质的,如“借佛游春”。而文娱活动,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百戏”,宋元时期的“社火”,诸如舞狮、舞幡、秧歌等项目,再融入一些武术、乐曲等要素,进而构成一种民间艺术。

信众们通过各种实践仪式来伺候老娘娘,其中最虔诚的就是朝顶进香。信众们上山进香离不开香会的服务。香会呢,又分为文会和武会,文会主要是为香客和碧霞元君提供服务,如直接服务老娘娘的有掸尘会,专门给娘娘塑像扫灰,也有服务进香的香客吃饭的,如馒头会、舍粥会,为了让香客能顺利上山,有专门修整道路的修道会等等。武会主要负责在庙会中给老娘娘表演献艺。香会有文有武,分工合作,有服务老娘娘的,也有服务香客的,但说到底都是为了伺候好老娘娘。

妙峰山庙会

除了上山朝顶进香,在家中供奉碧霞元君的神像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信众们将这种行为也称为伺候老娘娘。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给老娘娘上香,家中有新鲜吃食也要首先给老娘娘供着。家中供奉的老娘娘更像是一位长辈,能庇护全家安宁,同时在供奉老娘娘的地方,一言一行都要格外谨慎,不能有丝毫亵渎之情。

如今,上山进香与供奉神像已成为民间最具普遍意义的信仰活动。在对碧霞元君的崇拜活动中,信众们往往用伺候老娘娘来指代自己进行的活动仪式。利用亲属交往来比拟宗教活动,在民间信仰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山东,女性香客去碧霞元君祠进香说是回娘家;在江西,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被称作是观音婆婆的生日……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与神灵建立形式上的亲属关系,继而用亲属之间的道德交往来确保神灵的灵验。

妙峰山庙会

三、妙峰山庙会的沉浮

顾颉刚先生在1920年代到妙峰山考察时,就已经注意到庙会即将走向颓势,果不其然,妙峰山庙会在1950年代末消失。其消失并非单纯是新政权建立所导致的结果,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弘扬科学的价值理念时,这一结局就已注定了。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50年代,经济文化都要求进行大整改,庙会作为封建迷信活动的代表受到严厉的打击。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更是整改的重中之重。

破除迷信活动

当时各类香会组织都不复存在,但香会的信众还在,信众在香会中习得的技艺也还在,因而他们偶尔以“花会”的形式发挥一点余热。“花会”一词源于“百花齐放”,意为他们也是新社会百花园中的一朵花。从香会改名为“花会”,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也是香会主动弱化自身宗教内涵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的一种方式。

到80年代后期,妙峰山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进香的香会,但很快被取缔。直到1993年,妙峰山庙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潜力被发掘,这也为它迎来了大转机。进香活动尽管是以花会的名义进行,但花会在事实层面上已经承担起香会的职能。各香会严遵“车笼自备、茶水不扰”的原则,凭借精湛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一直到2008年,妙峰山庙会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曾经被定性为迷信的活动此后再无被毁灭的忧扰。

文史君说

顾颉刚先生看到了民间信仰的活力,也道出了民间信仰的脆弱。他的预期是准确的,但改革开放以后民间信仰有幸等来了它们的春天,北京妙峰山庙会的复活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传统印象中,人们对北京的第一印象是宏伟的紫禁城和束之高阁的文物,总给人一种距离感,但妙峰山庙会无疑给北京城注入了活力,让人们知道北京也有接地气的信仰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由文物堆积起来的古城遗址。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