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记者采访张学良问他为何抗日:父亲死那天我生日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日本记者采访张学良问他为何抗日:父亲死那天我生日

文/傅华轩

1990年12月9日、10日,随着日本NHK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该台在台北独家采录的专题片,《张学良现在开口诉说》和《张学良:我的中国和日本》,八十九岁高龄的张学良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这位历史老人,回眸往事,坦然说出了自己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

张学良同时还透露了自己生日的秘密:1990年5月31日,在台北圆山饭店,台湾八十位国民党党政要员为庆贺他6月3日九秩大寿(虚龄)举行仪式。这实际上是为他平反。新闻传媒广为报道,轰动海内外。然而,那一天并非他真正的生日!

张学良,字汉卿,乳名小六子,1901年6月4日(注意:不是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

1901年6月4日,张学良出生时,恰逢张作霖打了个胜仗,所以他给自己的长子取名"双喜"。后来,由于张学良小时候身体很糟糕,经常生病,所以按照当地习俗,他被送入庙里"当和尚",当然,不是"真和尚",而是"跳墙和尚"。何为"跳墙和尚"?就是先假装入庙当和尚,然后跳墙逃跑,留一个纸做的假人在庙里替"双喜"当和尚,跳墙出去的本尊则只能改名了,以逃脱病魔缠身。

而这个改名也是有规矩的,必须用跳墙出去后听到的第一个名字。张学良当时听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小六子",是一位母亲在高声喊她的儿子,所以从此以后张学良也就成了"小六子"。这个故事是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亲口讲述的,颇有趣味,他还开玩笑说:"如果我当时听到的第一个名字是'王八蛋',那我也只能叫'王八蛋'了。"

张学良真正的生日,是光绪二十七年辛丑阴历四月十七日。在1928年,阴历四月十七日,是公历6月4日。恰恰在这一天,皇姑屯一声猛烈的爆炸,他父亲张作霖的专列被日军炸毁,"大帅"死于非命。

"我父亲死的那一天正好是我生日。"张学良说道,"从此,真的生日我不要了,改为6月3日。我不能过真生日,因为这会使我想起父亲。"

日军杀父之仇,深深埋在他的心中。即便过了半个多世纪,他首次打破缄默,也选择了日本电视记者,以便通过日本传媒,使日本年轻的一代知道历史的真相。他在接受采访时,一开始便说起自己的"生日之谜",道出了那段血的历史。

张学良又说及了日军当年侵占东北三省。他说:"家仇国难集于我一身,同日本有不共戴天之仇。"正因为这样,他是非常坚决的抗日派。

张学良忆及父亲被炸死之前,日本政府曾派出特使、"中国通"林权助前来游说,希望父亲倒向日本。张学良当时这样对林权助说:"林老先生,你替我想的事情比我自己想的都周到,但是你有一件事情没替我想到。"林权助很惊讶,他说哪件事情没替你想到?张学良挺起胸膛,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个中国人呀!"

后来,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团结,为了消除国家的分裂局面,张学良下令东北易帜,挂起青天白日旗。张学良回忆道:"只用三天工夫,被服厂就把青天白日旗做好。我当时要求是很严的,下令做什么,必须要做到最好。"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东北易帜。12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从此,张学良开始了跟蒋介石的合作。张学良说:"我和蒋先生个人关系非常好,他死时我去看过他。我和他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说明——"说着,张学良拿过一张纸,提笔把这两句话写了下来: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

政见之争、宛若仇敌。

张学良对他与蒋介石的政见之争,作了说明:"我同蒋XX存在政见之争,就是蒋XX主要是安内攘外,我就主张攘外安内,就是攘外就能安内,那么蒋XX说先安内,以后再攘外。从开始我们两人就存在这方面的意见分歧,但没有后来这么尖锐。"

张学良谈及了关于红军的问题。他说:"我根本就不愿意剿共。东北军想回家乡是主题。他们要同日本人打。他们不愿意同红军作战失去力量,想保存力量同日本人作战。当时,中国抗日情绪高,政府不想抗日,红军主张一致对外,坚决抗日,顺应抗日民情,抓住了民心。"

这就是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的张学良先生的一段心酸往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