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雄主奥勒良,将罗马带入银本位时代,被称为“世界光复者”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一带雄主奥勒良,将罗马带入银本位时代,被称为“世界光复者”

伟大属于罗马

伟大属于罗马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一位力挽狂澜的皇帝,此人就是奥勒良。他战胜了同时期的另一位领袖昆体良,之后就着手整顿濒临分崩离析的罗马帝国。他的一切功绩,担得起“大帝”这个称号。

一、昆体良死亡之谜

公元269年,罗马帝国境内实际上有两个“最高领袖”。其中一位叫奥勒良,他占领着帝国的西部,以意大利半岛为根基,以军事力量称雄。在帝国的东部,被元老院看重的克劳狄二世代理行使着国家领袖的职能。但是,克氏不幸死于瘟疫,他的权威被元老院寄托给了克氏的胞弟昆体良。

奥勒良

奥勒良

当时愿意同元老院合作的军人毕竟还是少数,各地的士兵眼看克氏已死,便叫嚣着反对起昆体良来。就连他身边的亲兵也都劝他放弃领袖之位,转投奥勒良帐下。这样的局面下,元老院不得不放弃支持昆体良,来保持自己纸面上的权威。在各方力量的运作之下,昆体良成了第一个因罗马内部力量胁迫而死的皇帝。

昆体良是怎么死的?一种说法是他自杀了。按照吉本的说法,克劳狄在病榻前就已经指定要将帝国的统治大位让与奥勒良。昆体良继位本不是奉命行事,而是肆意篡权。因此,在军队与元老院中间,昆体良两头不捞好。遇到两边“反水”的情况,他便不得不自杀谢罪。

还有一种说法,昆体良在向北外逃的过程中遇到了奥勒良派来的刺客。刺客假扮亲兵,割开了他手腕的血管。可怜的昆体良只享受了不到20天的“皇位”,就这么草草归西了。

在混乱中遇害的昆体良

在混乱中遇害的昆体良

二、奥勒良的身世与功绩

奥勒良的历史功绩足以让人称他为“大帝”。他同样出生于帝国边境行省,家世本为寒门。传说,他的父亲从军团退休后,在一名叫奥勒良的元老家里做佃农,他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而他的母亲,也并非哪位将军或贵族的后代,据记载,母亲是一位太阳神庙的女巫。总之,这位大帝显赫的声名与其卑贱的出身仿佛不成正比。

雕刻着太阳神头像和标志性“光环”的瓷板

雕刻着太阳神头像和标志性“光环”的瓷板

奥勒良的发迹,还是和他的军旅生涯有关。他一生曾服从过三位皇帝:瓦勒良、加利恩努斯和克劳狄。但奥勒良并不是一个阴谋篡位的人。相反,他在跟从前三位皇帝任职期间,一直都兢兢业业。如在瓦列良兵败被俘时,或高卢地区明确表示分离时,抑或北方蛮族入侵边境时,他都没有在危急关头表现出不忠。

可能是昆体良本人确有篡位的嫌疑,也可能是昆体良的众叛亲离挑起勒奥勒良的野心。无论怎样,这位强悍的军人皇帝做罗马皇帝要比“鸠占鹊巢”的昆体良占帝位要好上太多。奥勒良皇帝在位大约有4年零9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不仅成功收尾了哥特战争,成功地惩治了入侵罗马的蛮族,而且还从奇诺比娅手中收复了帕拉米拉。

战功卓越的“世界光复者”奥勒良大帝

战功卓越的“世界光复者”奥勒良大帝

三、奥勒良的货币政策

“大帝”践位伊始,便着手整治罗马币值混乱的问题。三世纪危机期间,国家权威不稳,各种粗制滥造的货币愈发变得不足值。奥勒良上任后,打击了市场上私自铸币和损害货币的无良商人。除此之外,他还将触手伸向了负责铸币的国家官员,弹劾了一批渎职者和盗窃国家财务者。

但这么搞损害了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元老院的利益。

在元老院的资助下,利益受损的工人发起了大规模罢工,参与罢工的总人数大概有5000人到7000人之间。他们手持武器,登上罗马的阿凡登山丘上示威。这种行为触犯了罗马帝国的大忌,因为早在共和国时代的布匿战争期间,抗命者就曾打着罢工的名义同迦太基人里应外合。于是,奥勒良迅速派出士兵将罢工者当作叛党清剿,因此遇害和被折磨而死的工人不计其数。

罢工者向士兵求情

罢工者向士兵求情

在此之后,奥勒良大帝宣布了几项稳定市场和保持货币价值的措施。他首先按照票面价值的80%收缴了市场上不足值的货币,这样的行为无疑重振了货币市场和持币者的信心。另外,他还重铸了金币和银币,新币的重量严格按照奥古斯都时代规定的标准。由于铜币贬值太过厉害,奥勒良索性禁止帝国今后发行铜币。这在市场上又引发了一阵不小的骚动,罗马从此以后进入了银本位制时代。

经奥勒良重铸后的金币

经奥勒良重铸后的金币

四、奥勒良对帝国边疆的经略

在整顿经济过后,奥勒良仍旧要十分头疼地应对帝国分裂的局面。达西亚一带和意大利北部一带仍散居着哥特人和汪达尔人,他们随时都幻想征服罗马帝国。在帝国东疆,虽说哥特人已被克劳狄率军打垮,但后续需要协商的部分仍旧有待完成。

对罗马统治愈发不满的边境民们

对罗马统治愈发不满的边境民们

在奥勒良的组织下,哥特人和罗马人签订了一份长期友好条约,将此前对外关系的一致性和哥特人为罗马人做“雇佣军”的惯例纸面化了。哥特人各部落答应供应罗马军队每年2000人的服役协防军,并且服役钱也由哥特人出资。条件是换取哥特人在罗马边疆屯驻和互市的权利。

哥特人

哥特人

此后,奥氏又对盘踞在波河一带,直接威胁罗马的阿拉曼人进行清剿。在为期不长的数月进攻中,奥勒良成功将蛮族赶回东北方,元老院最终赠与奥勒良“世界光复者”的称号。

奥勒良大帝对罗马帝国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他通过东征成功地收复了帕拉米拉王国。帕拉米拉是罗马的东方属国,在罗马通往东部世界的道路上居重要地位。公元267年,帕拉米拉国王遇刺身亡之后,其子瓦巴拉图和国王遗孀奇诺比娅执掌大权。由于当时罗马正忙于对外战争,奇诺比娅便趁机夺取了叙利亚,甚至最终占领了罗马的谷仓埃及。

帕拉米拉王国疆域图

帕拉米拉王国疆域图

面对如此紧要的局面,奥勒良在处理好国内事务之后,连忙亲自率军东讨奇诺比娅。双方一开始还有友好的书信往来,但到最后态度均趋冷淡。大战的触发地是在安提阿郊野的一处平原上,奥勒良大帝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利用河谷和山间有利地形伏击了奇诺比娅的重骑兵。此后,奥勒良又在追击中数次战胜了敌方的军队,最终焚毁了这座叛逆的城市。

被俘的奇诺比娅与战车上的皇帝

被俘的奇诺比娅与战车上的皇帝

文史君说

奥勒良成功收复帕拉米拉后,整个罗马都为他举行了欢庆仪式。在荣耀无比的行军队伍中,奥勒良脚踩战车,威风凛凛。他的身前有一位被黄金锁链扣着的妇人,这正是被罗马军队俘获的奇诺比娅。据说,奇诺比娅在被捕获时仍然鼓动波斯加入对抗罗马的阵线里,一封出土的通往波斯的书信证实了这个说法。这也足以解释,为何奥勒良并未将这个商业王国收归己用,而是对其施以“焦土政策”,这很可能同当地居民对罗马根深蒂固的敌视有关。

参考文献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国边患》,《史学月刊》2009年第5期。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