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明朝为何守不住辽东?别急着怪后金,先看大明自己如何断送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文章中,讲述了明朝为何会失去辽东的大片土地。不过也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明朝在辽东“丧地千里”后,却在明末名臣孙承宗的统筹下,很快在辽西走廊站稳脚跟。那么为何辽西走廊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明清对峙的战场呢?
要讲清楚明清的辽西对峙,就必须要提到明末一个重要人物——孙承宗。在广宁之战后,明朝辽东的局势可以说面临着一边倒的惨烈局面,不过受限于当时后金自身原因,并没有继续进攻,也因此明朝得以继续掌控狭长的辽西走廊。但是也就在这时,有关对后金的防务,却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声音,即以《三朝辽事实录》作者王在晋和王象乾为首的弃辽派,和以孙承宗、袁崇焕、孙元化等为首的守辽派。
▲后金的扩张局势
后面的历史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明廷最后选择孙承宗担任辽东经略,这也就此拉开了明朝与后金/清朝的多年对峙历史。不过有一说一,虽说大明“不割地不赔款”之类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是明朝在边境地区放弃难以防守的土地也不是一次两次,而且就像很多政治博弈一样,实际上决定“弃辽派”和“守辽派”胜负的,也不不只是简单的谁错谁对问题,这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明朝为何要坚守辽西走廊?
▲抵御后金军进攻的明军
首先从战略角度来说,辽西走廊就拥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地位。首先这里不仅是遏制后金继续扩张的前线,和避免后金军队直接冲击山海关的桥头堡,同时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牵制当时吞并了朵颜三卫的察哈尔/土蛮部,从而减轻北京方向的防御压力。
▲明末的蒙古依然是明朝边关重要的威胁
从战术上来说,在广宁之战后后金没有深入辽西,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时的后金暂时无力继续南下,因而从战术角度来说,守住辽西走廊是可行的选择。加之辽东沦陷造成了大量难民涌入辽西,他们无疑是用来守卫辽西走廊最好的人力资源,但是相对的,如果将放弃辽东,将这些难民悉数迁入关内,那么庞大数量的难民安置,稍有问题,就会像登莱地区一样,在京畿重地引发一场像“吴桥兵变”一样的辽民起事。
▲山海关
从这些角度来看,守卫辽西走廊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不过既然选择要守,那就必然要考虑一个问题,该如何守辽西?依照孙承宗和后来袁崇焕等一众“守辽派”的方阵,那便是在狭长的辽西走廊不断修建城池、屯田和操练新兵,然后逐步将明朝的控制区域向北扩展,从而挤压后金的生存空间。
▲孙承宗
从当时来看,孙承宗想要守卫辽西,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法,的确是最优或者说也是唯一的办法。新修建的城市和堡垒,不仅可以成功阻拦在当时攻城能力还并不高的后金军队,而且也安置了大量来自辽东难民,虽说还必须依赖内地对辽西物资运输,但是屯田却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辽西的物价,不至于出现之前辽东那样严重的通货膨胀。
▲赫赫有名的宁远城城墙就是在孙承宗主政时期修复,不过今天的宁远城墙是清代重建后的产物。
不过就像很多历史的事件,都证明了理论和实践之间,都存在这那么“一点点”差距。实际上明朝花费重金的辽西防御战略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却没能阻止后金的扩张和壮大。那么在理论上还算不错的辽西防御战略,在实践中,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
首先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明军在辽西走廊的部署。正如前面所说,虽然从孙承宗开始就在辽西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但是辽西地区的物资供应依然离不开内地的补给。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明军靠修建堡垒和城市逐渐向北推进,明朝的人力物力便处于一众递减状态,而与之相对的,由于更加接近后金的核心区域,因此反倒利于后金集结起力量打击明军。
在这种局势下,前线的明军无论怎样积极修筑和巩固城池,都无法避免自己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而且从宁远或山海关前来支援的后方明军,也很容易因为不了解实际战况,而陷入“葫芦娃救爷爷”地添油战术,而被在情报搜集方面有着压倒性优势地后金/清军各个击破。
▲后金军在大凌河之战的胜利,正是利用明军的添油战术和自己的情报收集能力。
不过除了前线的军事压力外,明朝在辽西的部署,还有一个重要死穴,那便是西面紧邻的察哈尔/土蛮部。就如同后来大名鼎鼎的蓟辽总督袁崇焕所规划的那样,在辽西地区的防务,可以利用蒙古和朝鲜对后金形成夹击之势。且不论袁崇焕的这个政策中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察哈尔部是否会配合明朝的行动,单说察哈尔部他们所在的位置,其实就已经构成对明朝巨大的危险。
察哈尔部所在的位置,不仅向南正对明朝的宣大和京畿重地。向东,狭长的辽西走廊在察哈尔部面前就如同一条展开的长蛇,换言之一旦后金和明朝开始在前线发生长期的拉锯战,控制察哈尔地区就能轻易对对方的后方进行迂回打击。然而不幸的是,虽然袁崇焕也意识到察哈尔部的重要性,不过却也并没有阻止后金完成对那一地区的控制,这一行为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后来后金军经由察哈尔部控制地区,多次突破长城关隘劫掠内地。
▲导致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己巳之变,正是他漠视察哈尔部被后金控制造成的恶果
说到这,可能有读者会想到皮岛的毛文龙和东江军还没说吧!没错,这就是要引出的最后一个点,围绕着辽西防务,其实明朝内部还存在相当多的政治博弈。虽然明朝与后金之间的对峙和战争,大部分都是围绕辽西站靠,但是针对后金的防务,却是包含了辽西、登莱、天津、蓟镇多地的复杂部署。
▲今天蓬莱的明代登州水城
当然为了调动这些地区,明朝也给孙承宗和后来的袁崇焕予以很大的权利,但是在明朝当时的信息和物资传递水平,以及政治权利结构,想要实现这样庞大和复杂的统筹,都是难度极高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又导致主政辽西防务的总督,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必须打压像登莱和蓟镇这样,同样拥有在战略战术上有着极大话语权的地区。
▲毛文龙被杀
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登莱巡抚的属下,毛文龙就很不幸的成为了袁崇焕试图夺取登莱巡抚兵权的牺牲品。同样惨遭削弱的,还有护卫京畿重要的战略要地蓟镇,而这也导致了后金军在己巳之变中,可以大摇大摆的经过这个原本的明代九边重镇,直袭京师。而这种削弱,不仅让后金在军事行动中失去了后顾之忧,更是让明朝高层产生一种错觉,夸大了后金的威胁,从而将更多本不必要的资源投入辽西。而这很快也形成了一个死循环,伴随着明朝在辽西投入的资源越多,在这里放弃任何一个城市或堡垒索要面对的政治压力就会越大,而这反过来又会逼着明朝继续往辽西投入资源,最终让明帝国死于失血……
▲明末辽西防务带来的财政负担最终导致了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