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路支省: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为什么一直想独立出去?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俾路支省: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为什么一直想独立出去?

俾路支省独立

作者|Jean

责编|Thomas

二战后,英国利用《蒙巴顿方案》,简单地按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划分为两个国家。然而,南亚在历史上经过雅利安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异族的统治后,民族成分俨然十分复杂。宗教信仰并非这些民族和谐共处的理由,伊斯兰国家(巴基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隔着一个印度,就是简单粗暴划分下的产物。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原属一个国家

即便是相同信仰下,各民族亦是纷争不断,在伊斯兰国家的东西两部分,西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旁遮普人,与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的矛盾,导致东巴基斯坦在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而同属西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与俾支路人也是矛盾重重。在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省份—俾路支省(面积约占全国44%),恐怖分子为了追求独立频频制造恐怖袭击。

▲俾路支省在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

俾路支人是当今居住在南亚和中东的跨多国少数民族群体,人口总数900多万,多数分布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少数分布在伊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约有750万俾路支人,尽管俾路支省的面积占全国近半,但俾路支人仅占全国人口的3.6%。伊朗的俾路支人约为140万(全国人口总数的2%),阿富汗的俾路支人约为4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是什么导致他们无法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

一、一分为三的俾路支斯坦

俾路支人起源于伊朗高原,属于伊朗民族,因此俾路支语被划分到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他们主要生活在伊朗高原的东部,生活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貌以沙漠为主,长期以来自然条件的恶劣。

▲俾路支省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貌主要为沙漠

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当波斯人、马其顿人、阿拉伯人、突厥人等诸多异族先后从西亚和中亚入侵南亚时,俾路支人因为偏居山区,时常免受入侵者打扰,当地人一直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入侵者的统治确立之后,俾路支地区因位于中央权力辐射能力最弱且人烟稀少的边缘地带,游离于王朝政权管辖之外,所以可以一直保持独立自治的状态。

长期的封闭导致俾路支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当周边纷纷进入封建社会时,俾路支人的社会结构依旧是氏族部落制,经济和文化落后于周边地区。即便是在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影响下,伊斯兰教成为俾路支人的宗教信仰,但其社会结构因为地缘环境的封闭而一直保持稳定。

受到周边强权国家的影响,到了公元17世纪,一个实力最强的部落首领艾哈迈德一世建立“卡拉特汗国”,所有萨达尔(部落首领)听从汗王的命令。卡拉特汗国随后改名“俾路支斯坦”,这可谓是俾路支民族的高光时刻。

▲粉红色部分为俾路支斯坦,横跨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三国

好景不长,英国逐渐开始在南亚地区殖民扩张,而俄国在完成了向东在太平洋沿岸的扩张后,也逐渐向地中海和印度洋渗透。俄国企图通过伊朗和阿富汗进一步掌控俾路支地区,打开一条南下印度洋的陆上通道。英俄博弈一触即发,打破了俾路支地区平静的局面。

此时,英国已经建立起南亚次大陆的殖民统治。为了让俄国放弃对南亚的觊觎,以绝后患,英国殖民势力来到俾路支地区。1837年,英国占领了卡拉特汗国,随后向背靠俄国的阿富汗、波斯发动战争。

1838年10月,英印总督乔治公开发表了《西拉姆宣言》,企图给英军入侵阿富汗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宣言表示英军此举是为了帮助阿富汗人建立合法政府,反对俄国干涉及国内乱党。同年12月,英军向阿富汗进军,大败阿富汗军队。

▲英俄博弈,俾路支斯坦为关键地带

俄国与阿富汗结盟谈崩了之后,随即将橄榄枝递给了波斯。波斯联合俄国军队占领了阿富汗的赫特拉。英国于1856年12月向波斯开战,波斯军队节节败退,国王有了求和之意。

此时恰逢印度民族起义,英国在南亚大本营失火,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大国博弈之下,牺牲了俾路支人的利益。战后,英国主持划定的“戈德史密斯线”和“杜兰线”确立了印度西北部、阿富汗西南部和伊朗东南部的边界,俾路支族群被划分到三个国家,由此确立了俾路支族群的跨界属性。

▲杜兰线地图(红色)

随后,英国将属于自己的那块俾路支地区划入英属印度。鉴于俾路支地区的特殊性,英国人没有让英印政府管理俾路支地区,而是划分为四个较大的部落,由萨达尔(部落首领)管理部落。这样一来,萨达尔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部落制度在英国人的撑腰下越来越牢固。

20世纪20年代,受伊朗立宪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以及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俾路支民族主义运动迅速兴起,俾路支人渴望重建俾路支斯坦。

▲俄国十月革命

二战后英国简单地根据宗教信仰划分国家,伊斯兰教一个国家,印度教一个国家,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混居的克什米尔成为划分的争议地区。在这样的划分标准之下,信仰伊斯兰教的俾路支地区顺理成章的成为伊斯兰国家(即巴基斯坦)的一个省份。

然而,这样的划分依据的仅仅是宗教信仰,忽视了民族成分的复杂性。以西巴基斯坦为例,主体民族旁遮普人与少数民族俾路支人都有各自的民族诉求,共同的宗教信仰并不能让两者和平共处。

▲根据宗教信仰去相应的国家,因此造成了许多难民

社会发展的缓慢和长期以来的自治状态,导致俾路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较低,通常是以部落为效忠对象。殖民时期,英国将属于自己的那块俾路支地区划分为四个土邦。

在伊斯兰国家独立时,卡拉特土邦拒绝加入巴基斯坦,并希望可以自治。后来卡拉特土邦宣布成立俾路支斯坦独立国。 由于与巴基斯坦政府(主体民族是旁遮普人)相差悬殊,这次独立很快就被暴力镇压。

二、部落意识和国家意识

俾路支族群内部一直延续着部落为主的社会结构,萨达尔享有绝对的权威。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尚弱,考虑到部落制度特殊性和现实社会状况,决定让俾路支部落保持自治管理模式,并且延用1901年英印政府颁布的《边境犯罪条例》作为地方治理的法则。此时,俾路支部落和中央政府几乎没有大的冲突发生。

随着独立后国家的秩序趋于稳定,中央政府决定开始对俾路支省进行改革,因为动了萨达尔的蛋糕,双方表面上的和平难以继续维持。在英印时期,萨达尔作为英国在俾路支地区的代理人,长期享受权力独大带来的利益。

▲1889年的俾路支宿营地

在被划分到巴基斯坦后,他们已经不愿意改变传统社会的分层结构,更倾向于维护其在现有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对部落的认同感要高于对国家的认同感。当巴政府认为部落制度成为俾路支地区发展进步的障碍,对其进行改造时,极难得到这些萨达尔的配合,甚至会激起部落的武装反抗。

巴政府曾在1976年、2006年两次下令废除传统的部落制度,建立地区行政专员系统,但都以失败告终。部落制度的存废已经成为萨达尔与巴政府争夺的焦点。在萨达尔强烈的抵制之下,废除部落制度的想法不了了之。

随后俾路支族群为寻求更大的自治权,先后与中央政府发生5次大规模冲突。2012年后,双方一直处于低烈度的对抗之中。巴基斯坦的联邦制未能满足俾路支人的政治诉求,不管是俾省,亦或是中央政府,俾路支人担任的高级官员寥寥无几。

▲贫困的俾路支人

俾路支在历史上长期贫困,但该地区天然气资源却十分丰富,苏伊天然气田是世界十大气田之一。此外,巴基斯坦9个矿产带中,就有5个在俾路支省。巴基斯坦政府选择支付价款给俾路支省的部落,然而部落不满这笔费用。据统计,部落武装每年袭击天然气的暴力事件在200起左右。这催化了俾路支民族主义的崛起,尤其是民族分离主义日益凸显。

无独有偶,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的东巴基斯坦在1971年自立门户,独立为孟加拉国,这给了俾路支人极大的鼓舞。孟加拉人的境遇很大程度上与俾路支人相同,当时东巴基斯坦官员几乎全由中央政府派遣,孟加拉人认为自己在国家政权中受到排斥和歧视,政治诉求无法得到满足。

粮食、茶叶、药材等农作物丰收后,绝大部分农产品和农产品外汇收入用于补给旁遮普人,孟加拉人仅能得到15%左右。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矛盾亦随之加深。但俾路支省的问题比东巴基斯坦复杂得多。

三、分离主义崛起—恐怖主义的滋生

随着石油的开采和使用,在现代的地缘博弈中,俾路支地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对于美国而言,这里是其制衡俄罗斯、制裁伊朗的重要基地。对于印度而言,这里的不稳定可以给老冤家巴基斯坦添堵。对俄罗斯和中亚内陆国来说,位于俾路支省西南部的瓜达尔港,距离全球石油运输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很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出海口。

▲瓜达尔港位于俾路支省

在如此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这些国家或明或暗地支持巴基斯坦俾路支的独立。苏联利用俾路支地区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在巴境内成立一些专门从事破坏行动的组织,其中势力最大组织就是“俾路支解放军”。美国、印度、伊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都在暗地里为俾路支解放军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

▲俾路支解放军极端武装分子

当前影响范围广、活动频繁、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大俾路支斯坦”的组织有俾路支解放军、俾路支共和军、俾路支联合军、俾路支解放阵线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组织都被巴基斯坦政府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

恐怖袭击成了俾路支省的家常便饭,2018年7月13日,俾路支一天两起爆炸事件致128人死亡。俾路支地区沦为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大本营,叛乱组织多次攻击政府办公场所、铁路、公路、油气运输管道,绑架和袭击国家安全部队,甚至针对外国投资者开展自杀式爆炸袭击等恐怖主义活动。

▲7.13巴基斯坦炸弹袭击事件

民族分离主义是导致地区叛乱活动频发、人民流散、经济难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发酵的根源,而后者反过来又加剧了族群边缘化的处境,成为了一个不断往复的恶性循环。

▲汽车炸弹自杀式袭击

民族主义对于俾路支的人民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激进的民族分离主义分子往往以民众的不满情绪和独立建国的诉求为借口来煽动人心。巴政府对于极端恐怖分子通常采取军事镇压的方式。以独立为名的暴力活动不减反增,作为边缘化群体的俾路支人渴望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

俾路支人在其他两个国家的境遇也不容乐观。在以伊斯兰什叶派为主导的伊朗,信仰逊尼派的俾路支人不被宪法所承认,处境颇为尴尬。伊朗俾路支省处在国家权力辐射的最边缘地带,民众整体的政治参与度不高,国家核心行政部门很少有俾路支人担任重要职位。最高领袖和总统等高级职位的选举都将逊尼派俾路支人排除在外。在政治诉求方面与巴基斯坦俾路支人同病相怜。

阿富汗俾路支人聚居区长期受到塔利班的统治,连年战乱使得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政治权利更是奢求。

▲正在游行,反对暴力事件的俾路支人

人为划分的政治分界线,难以将三国俾路支民众完全分割开来。俾路支族群作为各国内部的少数群体,都面临政治参与度低、经济文化落后等一系列族群发展的本质性问题。俾路支民族分离主义主导下俾路支人跨界联合,对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的政治版图、地区安全都是极大的威胁与挑战,解决俾路支地区的难题,是三国的共同挑战。

作者|Jean

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读

责编|Thomas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