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战役:清朝过万骑兵 怎么就打不赢几千洋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八里桥战役:清朝过万骑兵 怎么就打不赢几千洋人?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马靖红

有这样一句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古往今来,葬身战场的将士数不胜数,能够安安稳稳寿终正寝的,确实很幸运。一般而言,排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类惨烈的打法,胜利的一方伤亡总归要少于战败一方的。而通常情况下,兵马更多的一方胜算也更大。

但是,在1860年发生的这场八里桥战役中,清军明明有几万余人,仍然败给了只有几千人的英法联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八里桥之战

自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实力大增,国内生产力也迅速发展。然而本国国内狭小的市场却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产品,也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材料。于是,英国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就成了它眼中的“香饽饽”。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原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的大清败了,清高自大的清王朝不得不向外国的坚船利炮低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之后,清王朝与英国也算“相安无事”。但十余年后,欲壑难填的英国又卷土重来了,还带上了另一个盟友——法国。

他们一路从广州打到北京,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直逼天子脚下。而英法联军想要攻入北京,就不得不经过一个地点,那就是八里桥。这里连接着北京和通州,是进京的必经之路。当然,英法联军也可以选择绕路,但那样会麻烦很多。

所以,节节败退的清军在失去离八里桥不远的张家湾这个军事要地以后,就决定退到八里桥,守住这道防线,不让这群外国人进京。

《著乌兰都迅带马队赴通》记载,“僧格林沁现扎八里桥,胜保现扎于家卫,防堵由通入京要隘,以截夷人前进。”僧格林沁就是此役的指挥首领,他根据自身多年的作战经验以及八里桥的地理位置做出部署,将军队分为三路,分别守住八里桥的南、东、西,堵截洋人,保卫京城。其中,又以据守正方的西路人马最多。

做好战略部署,他便开始带领士兵挖土筑战壕和土垒。士兵们刚刚经历了张家湾一战的惨败,又连夜赶路行军至八里桥,还没怎么休息就又要投入新的战争,说一点也不累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没有怨言,还是一心一意投入战斗。

天还未亮,筑好军事工程的清军就掩藏在八里桥附近的草丛和密林里,等待着那不足一万人的英法联军。每一个人心中都不平静,但他们都做好了为国献身的准备。

终于,七点一到,这场战役开始了。面对敌军先进的枪炮,清兵并未退缩,反而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来守护这最后的据点。这场战役持续了整整四个多小时,从黎明一直到中午。最后,三万清军被八千联军打败,八里桥没有守住。

在这场战役中,清军死伤超过1000人,而英法联军仅仅有五人死亡,47人受伤。《拿破仑三世和他权力的顶峰》记载,“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清军损失超过1200人。”

那么在这场战役中拥有三万士兵的大清为何会败给仅有八千人的英法联军呢?

抵不过的武器和错误的战略安排

其实,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见,先秦时期的牧野之战,秦汉时期的巨鹿之战都是很好的例子。而在八里桥之战中,英法联军仅凭八千人就取胜,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先进的军事武器以及清军将领僧格林沁错误的战略安排。

首先是军事武器。得益于工业革命,西方世界在枪炮弹药这类火器的制作上远远超越了中国。比起冷暖并起混用,枪支笨重,射程远,子弹少且威力小的清军,英法联军的武器就跟打游戏开了外挂一样,不仅威力和性能大大高于清军,连数量也很可观,人手一把不是问题。

在枪支子弹的发射速度这一点上,咱们可以用一种夸张的说法来表达,差不多就是,如果清军是正常的一倍速,那英法联军就是二点五倍速。虽然这个说法不算特别恰当,但是也说明了双方实力的差距。

其次就是战略部署。僧格林沁以为英法联军会主攻西路,故而在西路上安排的人马最多,但谁想到,联军主要进攻的却是南路。不仅如此,僧格林沁安排的军队布局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这就导致前方的马匹很容易因为敌军的枪炮而马惊,使自身阵列被打乱,士兵变成一团散沙,不利于进一步作战。

因此,虽然清军人多势众,但实际上英法联军的八千人军队实力不可小觑。故而才有了后来的战败。

真正的战士

虽然这一战清军失败了,但是大清士兵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精神却令人分外动容。当时的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比不过英法,士兵们在经历过多次战斗后,当然知道自己的武器比不上人家的,冲上去多半就是送死。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退缩,反而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身体与之搏斗。

《法兰西和中国》一书是这样评价他们的,“光荣应该属于这些好斗之士,确是应该属于他们!没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们甘愿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洒下自己的鲜血。”

笔者一直对“青山处处埋忠骨”这句诗感到震撼,为那些血染沙场、马革裹尸的战士而震撼。最初见到这句诗时,我的内心是辛酸和伤痛胜过骄傲与赞扬的,但渐渐地,这些情绪都因为这样的悲壮变为敬畏。八里桥之战中这些不畏生死的清军,他们虽然没有守住这里,但是他们不屈的牺牲精神已经足够叫我们震撼和钦佩了。

参考资料“八里桥战役”、“八里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