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在河东,也非悍妇大吼:“河东狮吼”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既不在河东,也非悍妇大吼:“河东狮吼”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到“河东狮吼”,你会想到什么?

是刁蛮妇人对自己的丈夫指手恶骂,声震雷霆?

还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狮吼功?

或者是周星驰电影《功夫》里包租婆的绝招?

电影《功夫》中的河东狮吼

“河东狮吼”这个成语,现在主要形容悍妇发怒,常用于调侃怕老婆的男性。而究其来历,还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轶事——

北宋人士陈慥,字季常,自号龙丘居士,乃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好友。此人年轻时怀才不遇,晚年则爱好佛理,隐居于光州、黄州一带叫岐亭的地方 (今属湖北) 。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于黄州,期间便多与他来往。

陈季常平素喜欢宴饮宾客,谈笑纵酒,每纵酒便召歌妓。然而其妻柳氏凶悍善妒,对丈夫严加监管。一日,陈慥又同朋友们宴饮畅聊至深夜。柳氏见席上有歌妓伴唱陪饮,丈夫又彻夜不眠高谈阔论个没完,心下恼火,于是以杖击打墙壁,如狮吼一般大声斥骂,将客人全都赶走。

苏轼在诗中,便有此四句,以“河东狮吼”戏称陈季常惧内: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从此以后,河东狮吼成为一个典故,陈季常也成了“妻管严”的代表,后人更是直接用“季常癖”来戏称丈夫惧内。

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

历史上,苏轼确有此诗。但是这则故事最早见于南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最先说陈慥妻柳氏“绝凶妒”的也是洪迈。洪迈这么一写,陈季常怕老婆的故事便传开了。后来,明代人汪廷讷写出了《狮吼记》的剧本,之后剧本又被改编成昆曲和京剧,登上舞台,故事越写越曲折离奇。2002年,中国香港更是拍了部电影《河东狮吼》。这下可好,陈季常惧内和柳月娥凶妒的名声,算是人尽皆知了。

电影《河东狮吼》

但我们要知道,在“段子手”一抓一把的宋代,名人逸闻遍地皆是,与苏轼相关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故事真真假假辨认不清,民间却对此口耳相传不亦乐乎。

那么陈季常的故事,会不会也只是洪迈对苏轼这四句诗想当然的猜测呢?“河东狮吼”背后又究竟有何含义呢?

“河东”不一定在河东

一个小小的成语,就藏了两个大大的疑问。

其一,陈季常的故事发生在湖北,为什么却要点明是“河东”呢?

其二,狮子吼真的只是比喻柳氏怒骂时嗓门大且凶悍如狮吗?

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河东在哪?

河东,顾名思义是指黄河以东。战国时期,秦国始设河东郡。秦统一天下以后,将国土重新划分为三十六郡,河东亦为其中之一,其治所在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唐朝始设道,河东道几经废立重划,治所也由太原迁蒲州。到唐玄宗时期,河东的范围已经包括了除大同以外的今日整个山西省。后朝基本沿用前制。而在今天,河东则主要指山西南部、黄河以东的地区,即运城一带。

秦设三十六郡,河东位于天下之中

陈季常是苏轼老乡,四川眉州人,其妻柳氏出身未有太多记载,不过二人后来是住在黄州一带无疑。在地理上,山西和四川、湖北可扯不到一块儿去。

不过,地域是固定的,人却是流动的。中国人不仅记得自己一辈子的流动路线,还会把祖上的流动路线记忆千年之久。追根溯源,一直记到祖宗家族发端的地方去。这就是“郡望”的来历。

所谓“郡望”,指显贵的家族世居某郡,为当地人所敬慕的风尚。它最早产生于魏晋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主要靠门第取仕,豪门世族愈发声名显赫,自然对于世居之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人们仰慕这些世家子弟之风流,连带着他们的居处,也变得名噪一时。

有趣的是,郡望的风尚发展到后来,便不是某地区因为当地世家的风流人物而声名鹊起了,反倒是人们纷纷攀附起郡望,期望在自己名字里加上的这个地名可以助自己仕途平坦。魏晋以后,社会上形成一股“郡望热”,人们言姓则必称郡望,无论是不是出身于豪门,是不是出生于郡望所在地,只要同姓便要往上靠靠,以图提高自己的身价。所谓“魏晋以门第取士,单寒之族,屏弃弗齿,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12) 隋唐以后,虽然九品中正制被取消,但人们仍热衷于以郡望夸耀身世,自我标榜。

王羲之《兰亭集序》。 琅琊王氏可谓两晋第一名门望族,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我们所熟悉的名气颇大的郡望,有琅琊王氏,陇西李氏等等。而在众多郡望之中,就有一个河东柳氏。

河东柳氏出自姬姓,先祖为鲁国人柳下惠,“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 (《新唐书》卷73) 。秦并天下以后,柳氏迁往河东,就此定居。晋永嘉之乱以后,北方进入了北朝十六国时期,中原名门望族纷纷随皇室南迁,所谓“衣冠南渡”。柳氏也在其中。到唐朝时,柳氏与裴氏和薛氏并称河东三姓,名满天下。

可以说,南迁以后的各大士族,因为流散四方,居住地常常已不在远祖居处。又加上当时攀附郡望以抬高身价的社会风气,一时间籍贯考察变得混乱无比。需要注意的是,郡望和籍贯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某人或其父辈乃至祖辈出生之地,才是此人的籍贯;然而郡望只不过披了个地名的皮,实质是强调一个人的身世家族。

柳宗元画像

姓柳必称河东,对于唐宋间人来说,只是一种习惯。至于此柳姓人士实际去没去过河东,一点都不重要。比如说,历史上最著名的柳河东,当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然而,柳宗元出生于京城长安,且根据主流的观点,他一生都未曾回到过河东故地。学者们怀着热忱的乡情在柳宗元的文字间寻找他可能去过河东的蛛丝马迹,不过史事久远,我们已不得而知了。

所以我们说,名叫“河东”者,不一定身在河东。

再回到陈季常的故事。苏东坡在诗里点明“河东狮子吼”,很显然是说发出狮吼的乃是一位柳姓人士。然而不巧的是,陈季常身边还真不止他妻子一个柳氏,他恰好还有一精通佛道的友人,名字叫做柳真龄。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狮吼”到底吼了些什么?

“狮吼”不一定是狮吼

清人王文诰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里给陈季常翻了案:

据《狮子吼经》,佛氏但取其声宏亮,能警大众,无他旨也。河东,即柳真龄,谓柳尝以说经戏季常,并以铁柱杖为棒喝耳。此皆追述嬉笑之词也。……注家割截“狮吼”句,谓妒妇拄杖击壁,妄甚。

原来,这个“河东”不一定指柳氏,更可能是指陈季常的朋友柳真龄。所谓“拄杖落手”,所谓“狮子吼”,与悍妇无关,而与佛学有关。

所谓“棒喝”,源于佛家。禅宗祖师接待初学者时,对于其所提问题,往往不以语言回答,而是当头一棒,或者大喝一声,以考验学生的悟境。后世乃以“当头棒喝”表示警醒人们的迷误。

“狮子吼”同样是佛家譬喻,指的是佛法振聋发聩,有如狮吼一般威严,有警示人心的力量。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又比如《方广大庄严经》:“如来大法音。外道悉摧伏。譬如师子吼。百兽咸惊怖。”古今都有寺院名叫“大雄宝殿”,也是取“雄狮一吼,山鸣谷应”之意。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和核心建筑,其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大者,能包含万有;雄者,如雄狮摄伏群魔

所以说,“狮吼”不一定是指斥骂的嗓门响亮如狮吼,更可能指的是佛法威严。

再来看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全诗: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纵观全诗,写的主要是养生炼丹、谈佛悟道之事。

在开头,苏轼写他自己和陈季常,一个潦倒霜鬓,一个心下茫然,全然比不上吴德仁的淡泊自在。这个吴德仁,乃蕲春名士 (蕲春距离黄州很近) ,此人五十岁不到就致仕归隐,“饮酒食肉自得仙”苏轼写此诗相赠,是表达对吴看淡名利,洒脱自得生活的向往。“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可谓是得到了真正的养生之道。

结合上下文看,陈季常的故事必然也与佛法和养生相关。话说苏轼曾经戏称陈季常“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球黄门妾’也”。这是说他养生只讲形式主义,没有取得啥实际效果。

像这样,关于陈季常的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全然不同的画面——话说一日,龙丘居士与朋友柳真龄和苏轼畅聊佛理,谈空说有,彻夜不眠。怎奈这个龙丘居士对于佛学和养生之道是空有形式。于是,精通佛理的柳真龄在他高谈阔论正到兴头时,模仿禅宗棒喝来调侃他。龙丘居士当即一愣,有如听闻高人讲法,心下茫然。

这样看,似乎比唐突出现一个妇人凶妒恶骂的场景要通顺一些。

《方山子传》

又及,苏轼曾给陈季常写过传记,名为《方山子传》 (“方山子”亦是调侃陈喜好戴方耸而高的帽子,有古方山冠之遗象) 。在传记里,苏轼写了他在岐亭借住陈家时所见的情形,“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家中贫寒,然而妻子奴婢都怡然自在,安贫乐道。可见陈季常并非奢宴之人,其妻也应属淡泊平顺之类。

“河东狮吼”的典故,或许真是一个流传了千年的误会。

——

不过话说回来,自古坊间趣谈都要比文人心语流传得更快,更广。而且成语、习语的流行,也不过是由于人们在经年累月的使用过程中,对其约定俗成的含义形成了普遍相通的理解。至于这些词语的来源,感兴趣者刨根问底一探究竟,也是个颇为有意思的过程。

在今天,就算“河东狮吼”已经成为悍妇的代称,惧内的代表,也不见得不是褒义的。人们会调侃惧内的男性,本就因为传统社会中,男性似乎理应是家庭的主导者。然而,现代社会应当已不再有这些偏见。毕竟,所谓夫唱妇随的纲常伦理,早已是陈旧的过去了。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