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神剧!一个手撕“原子弹”的男人,9天后死亡,他做了啥?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这不是神剧!一个手撕“原子弹”的男人,9天后死亡,他做了啥?

文 | 历史九点半

前几年频繁出现的神剧,让人不忍直视,诸如手撕鬼子、包子手雷等反常识桥段,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当然,也并非所有神剧都是杜撰,比如受到吐槽的步枪打下飞机,这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曾出现过。

咱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他的事迹听起来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神剧都不敢这么拍。主人公是加拿大籍科学家,靠手撕“原子弹”享誉美国的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

图: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

斯洛廷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和人们心目中,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形象截然不同。斯洛廷首先是一名业余拳击高手,在国王学院时期,他就曾拿下过轻量级拳击比赛。斯洛廷还曾是一位战斗机飞行员,参加过西班牙内战。

斯洛廷为何会手撕“原子弹”呢?这就要说到美国“曼哈顿计划”,即原子弹研究。1942年6月,美国正式启动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该计划动员了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10多万名科学家参与,耗资20亿美元,历时3年,终于在1945年7月,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2枚原子弹,随后在日本投入实战。

图:原子弹爆炸

而斯洛廷就是“曼哈顿计划”的参与科学家之一,他的工作是被称为“搔弄龙尾巴”、极其危险的核爆临界试验,以确立其临界质量的数值。

1945年7月16日,斯洛廷组装了三一试验用的核心,即第一枚被引爆的原子弹,由此成为原子武器组装专家,被人称为“美国首席军械工”,在“曼哈顿计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实验室中的斯洛廷

虽然美国成功造出了原子弹,但战后对于原子弹的改进研究一直没有停止,斯洛廷也一直参与其中。

1946年5月21日,斯洛廷和7名同事在实验室,进行一次裂变反应实验。他需要把两块铍制半球,置于一颗6.2千克钚制核心的周围,作为制造裂变反应的起始步骤。

图:斯洛廷裂变反应实验

实验开始后,斯洛廷用左手经姆指孔抓紧铍制的上半球,右手用螺丝刀维持着上下半球间的空隙,同一时间助手移走填隙片。然而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螺丝刀滑落,导致铍制上半球落下,随即引发临界反应,蓝色荧光充斥着实验室,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图:斯洛廷手撕“原子弹”

此时所释放出的辐射量,相当于斯洛廷站在离原子弹爆炸中心1463米处。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斯洛廷几乎是本能的向上急拉左手,瞬间将两个半球剥离开来,及时阻止了进一步反应,相当于完成了一次手撕“原子弹”的过程。

斯洛廷离开实验室后,就开始狂吐不止,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如果不是斯洛廷当场果断手撕“原子弹”,后果不堪设想,不但同实验室的8个人将无一幸免,也可能会造成实验室周围的灾难。

图:实验室8人站位

1946年5月30日,斯洛廷入院9天后因辐射死亡,成为史上第二名临界事故的遇难者。此后数年中,另3名同事也因辐射造成的疾病死亡,但是还有4人幸存下来,毕竟身处辐射中心,已经堪称奇迹了。

图:路易斯·亚历山大·斯洛廷

斯洛廷手撕“原子弹”,勇救同事的事迹,让他成为美国英雄,很多的影视剧,也将斯洛廷的事迹搬上舞台。不过,也有一些科学家对斯洛廷提出质疑,认为这场事故本可以避免的,正是斯洛廷的粗心大意,实验不规范,才酿成了惨剧,他非英雄,而是罪魁祸首。

这不是神剧!一个手撕“原子弹”的男人,9天后死亡,他做了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