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可信吗?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会成为悬案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司马迁的《史记》可信吗?如果可信,“共和行政”怎会成为悬案

影视剧中的周天子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一年前后发生的事件,诞生了“共和”这个举足轻重的词。在此之前,周厉王因行政暴虐,遭国人驱逐,出逃到“彘”。厉王出奔后,太子年幼,朝中出现了长达14年没有国君在位的局面。此间,大臣联合行政,维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这就是著名的“共和行政”。

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事件,史书记载却出现巨大的冲突,导致疑点重重,成了一桩千年悬案。

一、共和行政的三个版本

今天我们了解“共和行政”其事,主要是从两本经典的史书开始的。一本是司马迁的《史记》,另一本则是晋国、魏国的官修史书古本《竹书纪年》。可是,两书本对这件事的记载完全不同。

先看《史记》的描述,在这桩政治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只有召公、周公两人。在太子被围攻时,召公更是以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太子才得以脱身。此后的14年间,就一直是召公和周公联合行政。14年后,周厉王在一个叫“彘”的地方去世,太子姬静被周、召二相重新立为周王。简单来说,司马迁认为的共和行政,是召公、周公的“二相共和

《汉武大帝》中的司马迁

再看古本《竹书纪年》,在《史记》的周公、召公“二相”之外,又参与进来第三个人——共伯和

真相扑朔迷离。

首先,《史记索引》中引用的《竹书纪年》“共伯和干王位”,就是说共伯和乘机篡位。《清华简》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共伯和立”。14年后,姬静成年,共伯和在众人的逼迫下,将王位还给了姬静。

竹书纪年

晋人束晳在引用《竹书纪年》时却有了另外的说法,共伯和只是“摄行天子事”。战国文献《鲁连子》中亦有类似记载“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这里的“摄天子事”,和篡夺王位大不相同,周宣王姬静的拥立更是共伯和的功劳。可见,后世在引用《竹书纪年》的内容时,便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原本的内容是怎样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影视剧中的西周大臣

同一件事有了三个版本:第一种如同《史记》记载,共和行政是周公、召公的二相行政。第二种是共伯和乘机篡夺了厉王的王位。第三种则是共伯和暂时摄行王政,而并未被立为王。

《史记》的记载似乎是一处孤证,“共和”二字更无法解释,所以不被大众采纳。但在国君缺位时,由公卿执政却是有先例的,例如伊尹放逐太甲后执政、鲁昭公出逃后三桓共同执政。

第二种篡夺王位的说法,虽然给它打call的文献较多,但仔细分析似乎也有不妥。周代严格的继承制度下,共伯和不是王位的继承人,他如何能够篡夺王位?周公召公既然可以保护太子,又为何不阻止这种篡逆之举?于情于理,第二种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说法也很奇怪,共伯和摄行王政,是否改元共和呢?三桓执政之时,并没有改变鲁昭公之号,如果共伯和只是摄行王政,没有改元,那这段历史为什么又被称为“共和行政”?

三种说法,各有道理,但也各有疑点,又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那真相是什么呢?

清华简

二、共伯和是谁

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我们就得知道共伯和是谁。与“共和行政”一样,共伯和的身份也有两个版本,同样迷雾重重。

一种说法是,共伯和就是卫武公。首先,卫武公的名字就叫和。其次,卫武公的兄长被称为“共伯余”,所以卫武公也可以被叫作“共伯和”。最后,便是《鲁连子》中所说“共伯和复归国于卫”,似乎更加证明了共伯和就是卫武公。

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卫武公与共伯和不是一个人。卫武公活到95岁,去世时是周平王十三年(前758年),也就是说,共和元年(前841年)时,卫武公才十二三岁。如此重要的政治事件,怎么会让一个小孩参与呢?

再有,卫武公的兄长的确被称为“共伯余”,但“共伯”是他的谥号,兄弟两人共用一个谥号似乎说不过去。所以可以断定,共伯和与卫武公是两个人。

还有一个说法,共伯和是共伯国的国君,“伯”是他的爵位,“和”是他的名字。那么共伯国在哪呢?这个国家就在河南省辉县,汉唐以来这里一直被称为“共县”,今天这里还有共城的城墙遗址。共伯国原本是周王室的畿内国,但因靠近卫国,加上周王室逐步衰落,后来就被卫国吞并,成为一个别邑。

今日共城遗址

关于共伯国的国君的记载比较少,那他为什么能参与这么重要的政治事件呢?主要还得看人品。共伯和是一位有修养的国君,又有名望,周厉王的暴虐更突显了他的仁义贤德。厉王是国人暴动而出奔到彘,共伯国又是畿内的诸侯国,国人找到国内的一位长者来执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更何况,其他诸侯国也都认可共伯和的人品,支持他执政,否则以共伯国的实力很难参与周朝大事。

三、真相是什么?或许是这样

周厉王重用荣夷公、卫巫等人,施政遭到了国人的不满。国人暴动更有公卿大夫的参与,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厉王不得已被流放到彘。国内无君,而太子又年少,恰逢共伯和名声享誉内外,于是被推举为三公中的首席执政,代行王政。

厉王止谤

在此期间,厉王的地位与名号较为敏感。虽然仍然沿用厉王的年号,但政命已经不由厉王发出,当时的青铜器上的册命颁布都是用“唯王元年”、“伯龢父(即共伯和)若曰”等开头。

14年后,厉王去世,太子姬静也已经成年,共伯和代行王政的基础已经失去,便带领群臣拥立太子姬静为王,自己则回到共伯国,逍遥于共山之上。历时14年的共和行政,以和平交接权力的方式结束。

周宣王

共伯和入朝为首席执政,更多地是顺应国人与诸侯意见的权宜之计。共伯和扮演的是一个温和中立的角色,他的权力或许并不如周公、召公,只是因其名望而获得代行王政的地位。

既然如此,司马迁为什么不在《史记》中记载三卿共同执政呢?

司马迁看到了共和行政的本质,但由于他尊周的立场,三卿共同执政便被有所取舍地改为周公、召公联合执政。相应地,厉王被流放到彘,也被他说成是主动逃到彘。这是司马迁的判断与取舍,更是他“成一家之言”的“春秋笔法”。

司马迁雕像

相反,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就简单得多,一句“共伯和干王位”,体现的是成书于战国的古本《竹书纪年》的价值取向。在“陪臣执国命”,权移与公卿的战国时代,臣下摄行王政便被放大成了篡夺王位。《竹书纪年》是魏国官修史书,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历史就在眼前,对周王室内政的这种描述,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辩护。所以诸子中的《鲁连子》所说“行天子事”,似乎更接近事情的真相。

文史君说

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是我们想看到的历史。在探寻不可重演的历史时,我们总会有所选择,有所倾向。历史事件是复杂多样的,任何迥异的记载,都只能体现出历史的狭窄一面。虽然不能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今天所看到的历史,无一不是前人与今人选择、判断与描述的结果。而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各种说法之间,通过仔细的比对取舍,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也正是史家的责任。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8年版。

杜勇:《西周“共和行政”历史真相新探》,《人文杂志》2019年第9期。

王红亮:《由清华简〈系年〉论“共和行政”的相关问题》,《史学史研究》2016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