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有人画群虎图讽刺杜聿明 杜公开发言令人信服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建国后有人画群虎图讽刺杜聿明 杜公开发言令人信服

文/冯玄一

解放之后,国家加快对原国军战犯的改造工作。对战犯的改造,除了劳动改造、教育学习之外,还增加了实地参观。把这些战犯分批安排到北京、沈阳、上海等地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新中国的变化,让他们亲身感受国家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改造步伐。应该说,这是很有效果的方法。很多国军高级将领参观完鞍山钢铁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后,深受鼓舞,纷纷感叹,现在的新中国“正在做着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业”。

但是,战犯们外出参观,也容易出差错。这不,1957年9月的一次外出参观,就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1957年9月,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管理人员组织战犯们到沈阳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当天安排战犯住在辽宁省政府招待所。那是一栋临街的四层楼房。有一天早晨,王耀武起床后在临街的窗前做深呼吸锻炼,他本能地将目光望向窗外,深深呼吸新鲜空气。突然,他看到什么东西,于是,他伸出头向窗外凝视了一阵。然后,他惊疑不已地走到和同住一间宿舍的文强床前,对他说:“你快来看!”说完,便拉着文强起来向窗外看。一看才发现临街窗外一处变电站的水泥地上,不知何人用粉笔画了一个高大的铁笼子,铁笼子里面,关锁着大大小小的群虎,其中有一只特大的母虎,还在张牙舞爪。

这幅画画得惟妙惟肖,显然作画的人颇有才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讽刺战犯,而那只最大的老虎,就是在暗指杜聿明。

这件事迅速传播开来,像一阵风一样,惊动了楼上楼下各个房间的战犯们,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注视到那幅画上,纷纷解读它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他们也很担忧。大多数战犯对这幅“群虎图”抱有抵触情绪。他们觉得,这幅画就是有意侮辱正在改造的战犯,大家都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

很快,画的周围围上了围观的群众,大家对这幅画指指点点。战犯中有人说应该尽快将画涂抹掉,也有人说还应该尽快驱散围观的百姓。大家都紧张不安,纷纷猜测,这会不会是另一场批判的开始。

王耀武是最先发现画的,此时,他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由这间房间走到那间,不停地询问大家的看法,不知如何是好。

很快,组织参观的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得知了这件事。他没有给这件事定性,而是在早餐后布置了一次座谈会,讨论如何正确地对待“群虎图”的出现。开始座谈时,有的人并不掩盖自己思想上的抵触情绪,将这样那样的想法都说了出来。有的则转了许多弯子来表达,不外乎是认为在参观学习中不应该出现如此不愉快的事。还有一些人不愿意发言,守口如瓶,害怕言多必失。

最后,轮到杜聿明发言了。大家都知道,那只张牙舞爪的老虎是在暗讽他自己。所以,到他发言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地听着。杜聿明说:

“我看到马路水泥地上这幅群虎图,最初也同大家说的一样,但仔细一想,才意识到这幅画画得好。我不懂艺术,艺术价值怎样,我做不出结论。所以说画得好,是好在它针对我们的思想改造敲响了警钟,可以告诫我们正确对待历史罪行,永远也不要忘记过去给人民造成的危害。尤其是我过去在东北疯狂地打仗,造成了东北人民的灾难,难道不是比老虎还要凶恶吗?当年我们穷凶极恶,今天,我们到这里,难道还应该怨天尤人地抵触吗?连日本战犯都能通过思想改造,匍匐认罪,痛哭流涕地忏悔不尽,难道我们都是铁石心肠,毫无人性吗?”

杜聿明说完这段话后,两眼含着泪水,鸣咽不已,没能再继续说下去。在场的战犯对此都十分感动。原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参谋长、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当时也在场,日后他回忆当年听了杜聿明的发言的感触,他说:“此事过后,我曾一再地追忆杜聿明的发言,确实句句都是发自他内心深处的话,不但感人,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可惜当时没有照相机,否则,拍下群虎图和杜聿明发言时的感人情景,将是很珍贵的历史镜头。”

杜聿明的发言相当于是给这次“群虎图”事件定了性,抵触的人不再抵触,都赞同杜聿明的观点。至于这幅图到底是谁画的,管理所的人员也没有追究,大家都不好再问了。

参考资料:原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参谋长、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文强回忆录:《在北京接受改造》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