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之亡:大和的极速覆灭和一群打飞机直到灭亡的男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巨兽之亡:大和的极速覆灭和一群打飞机直到灭亡的男人

大和是日本古国名,这个名字的地位几乎可与中国战国时期的“秦”相比,和武藏、扶桑、日向、山城一样成为日本民族的别名(武藏等国名同理也可类比中国的楚、齐、燕、赵)。在这些古国名里,大和的名气最大、地位最高,经常被倭人用来自封,因此这个名字也被用来命名了旧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新最大的一艘战舰。

图1. 大和古国在日本列岛地图上的位置

在海军条约即将失效时,日本海军开始建造世界上最疯狂的战列舰大和级,并在1941年12月正式加入联合舰队。搞笑的是,就在大和号正式服役前十几天,日本海军刚刚用航母舰载机在珍珠港击沉了4艘美国战列舰,用携带鱼雷的陆基攻击机在南中国海击沉了英国海军同期建造的最新最强大的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详见巨兽之亡(2)!一艘战舰的沉没终结了一个帝国的百年海权),吓住英国人的同时也把自己吓住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前两年基本不敢出动大和级两舰参与实战,多数时间大和号都成为驻地最舒适的“大和宾馆”,让全场苦斗的海军航空兵们哭笑不得,羡慕嫉妒恨!

图2. 《男人的大和》剧照:1941年刚服役时期的大和号,注意两侧副炮的原始布局

到了1944年,曾经风头无限的日本海军航空兵已经被美军打断了脊梁,日造飞机“皮薄弹少容易烧”的缺点显露出来(详见敲小黑板了,以零式战斗机来说明日造武器的特点(上)、零战第二部:鬼舞忍者与重甲骑士之斗!、零战的末日:吊打日本飞机的正确方式),使得日本飞行员损失的速度远超培养速度,经历了1944年6月“马里亚纳猎火鸡”后,日本海航彻底放弃了治疗,不得不将一直雪藏的战列舰部队推上死亡第一线!

图3. 1944年10月26日,在锡布延海东部参加莱特湾大海战的大和号,舰身前部刚好中弹一枚

1944年10月,在驶向莱特湾美军登陆场的途中,大和号的姐妹舰武藏号于锡布延海被20条鱼雷和36颗炸弹光顾,仅经过9小时就沉入海底(详见巨兽之亡(1)!武藏号在锡布延海的最后9小时)。大和号也全程参战,虽侥幸逃过一劫,但也被命中三弹。由于没有被鱼雷击中,大和号能够维持正常速度,并最终逃脱了惩罚。

图4. 1944年10月24日,吃了20条鱼雷18颗炸弹后舰首下沉的武藏号最后时刻

1944年11月24日,大和号返回到日本本土。第二天,最后一任舰长有贺信作大佐到任。同时,大和号进入船坞进行损伤修理和防空升级改造。

图5. 1944年初的防空升级改造示意图,注意三座带防盾的127mm高射炮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随着美军飞机威胁的加大,大和号进行了数次改造。1944年2月25日至3月18日的防空升级动作最大,包括拆除两舷的155mm副炮,加装6座双联八九式40倍径127mm高射炮(每边3座),4.5米高炮测距仪以及大量的九六式25mm机关炮。1944年6月底,大和号进一步加装了15座25mm机关炮。

图6. 1945年最后一次防空升级改造的加装示意图

1945年初在本土军港大和号进行了最后的防空改造后,舰体中部已经密布防空炮,凡是能够加装的部位都加上了防空武器,混如一只竖起毛发的刺猬。共有八九式127mm双联装高射炮12座24门,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三联装45座135门,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单装21座21门,13.2mm高射机枪双联装2座4门。除此之外,460mm主炮9门和155mm副炮6门也可以发射防空专用的三式弹。

图7. 1945年4月7日沉没前的大和号状态,注意舰体中部密集的防空火炮

八九式40倍径高射炮设计于1931年,炮口初速每秒720米,最大仰角90度,最大射高8100米,射速可达到每分钟14发,可发射榴弹、三式开花弹和照明弹等多种弹种。通常以双联装形态安装,理论上每座炮塔可以两秒钟一发的速度发射炮弹。

图8. 大和号舰体中部高射炮群,注意炮管较粗的127mm八九式高射炮

可悲的是,大和级中口径高射炮只有一款设计于1931年的八九式(127mm),在此以下只有25mm高射机关炮,导致远距离防空密度不够,中距离防空火力空缺,近距离防空威力不足,这一点在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被击沉时已暴露无遗。

图9. 无防盾的127毫米八九式双联高射炮A1型,安装于舰桥上部

其实日军也有另外两款中口径高射炮,一款是安装在秋月级防空驱逐舰上的九八式60倍径100mm高射炮,在射高和炮身俯仰速度上都有提升,另一款是安装在阿贺野号轻巡上的九八式76mm高射炮,但一直没有在大和级的历次改造中加装,原因一说是炮管库存不足,但更有可能是不愿意在一艘战舰上同时安装两种型号的中口径高射炮,以免造成弹药存储和输送的困难。

图10. 有防盾的八九式双联高射炮A2型,安装于舰桥中下部

大和号一共安装有12座八九式高射炮,每边6座,舰桥上部3座为无防盾的A1型,舰桥下部为有防盾的A2型,共同构成大和号的中距离防空火力网。

图11. 无防盾的25毫米九六式高射炮,炮手完全暴露在枪林弹雨下

数量最大的防空武器是九六式25mm三联装轻型机关炮,该炮是1920年代引进法国哈奇开斯机关炮的山寨版。这是一种气冷式机关炮,射速达每分钟220发。但即使安装在电动三联装架上,它的转动和升降还是太迟钝,射击时的振动也太剧烈而影响精度(日本炮手不得不使劲按住炮身以减轻振动)。由于使用的是15发固定弹药匣供弹,每次换弹药时必须停止射击,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

图12. 三联装齐射的情况往往只存在于理论上,只需4秒钟就能射光弹匣

理论上三联装九六式可以三门齐射,但是因为再装填会导致火力中断,因此日本人发明了一种奇葩的射击方式——即三门机炮依次射击,每门炮发射完15发弹匣需要4秒钟,然后换相邻的炮发射(刚才那门炮趁机更换新弹匣)。

图13. 三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炮班组,每门机炮都有一个换弹夹的弹药手伺候

虽号称是三联装机炮,但同时只能有一门炮在射击,火力密度完全体现不出三联装的优势,反而增加了炮手被命中的几率(都挤在一起)。为了维持不间断火力,每个弹匣的更换时间必须严格控制在8秒之内(双联装更是必须在4秒内)。在无干扰情况下,训练有素的弹药手或许能做到,但在激烈的战斗中老兵伤亡后,替补的新手往往无法保持射速。

图14. 有防盾的三联装25毫米九六式60倍径高射炮,大和号舰体四周安装了不少

除了多达156门的25mm九六式机关炮,还有一种同为法国货的13.2mm九三式高射机枪,初速800m/s,射速450发/分,弹重52克,有效射程1000米。这种机枪的装备数量不多,主要是填补没有足够空间安装更大型高射炮的情况。

图15. 盟军缴获的日本造13.2mm九三式高射机枪

由于采用了法国人最喜欢的气冷式枪管,九三式重机枪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多种轻型枪架上,到战争后期主要用来防空,经常以联装方式安装在专用的防空底盘上。经过多轮的改造,最终状态的大和号拥有密集如刺猬一般的防空武器。可惜只是样子货,中看不中用。

图16. 大和号最终状态时的舰体中部高射炮群,注意每侧6座127mm双联和周围大量的25mm三联装机

根据美军的统计,许多美机都有在空袭中被击伤的经历,但往往能够返航幸存,这一方面与美机强调生存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九六式机关炮威力太弱,射速也太低,无法在短时间内投送更密集的弹药。与此相比,美英军装备的40mm博福斯高射炮无论是射速还是弹药连续性都要好得多。如此糟糕的防空武器给大和号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图17. 大和号的防空作战,红圈内是九六式三联装25mm机关炮

1945年4月6日下午,大和号和1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组成特攻舰队,从濑户内海西部的德山湾锚地出发前往冲绳,支持陆军抵抗美军的反攻,虽然明知此行是单程的送死,但是已经被打到毫无地位的日本海军为了寻找最后的存在感,做出了让5000人的舰队送死以振奋士气的疯狂决定。

图18. 大和号自杀式出击的路线图

4月7日凌晨,美军潜艇发现了这支舰队并向上通报。当时在冲绳本岛周围海域的美军舰船计有战列舰9艘、巡洋舰15艘、驱逐舰32艘、运输船64艘、其他舰船58艘,被编成史上最强大的第58特混编队(TF58)。经过一番简短的讨论,使用航空兵消灭大和的决定很快被敲定——若干次的战例已经充分证明了航空兵的高效和低损失(详见巨兽之亡(1)!武藏号在锡布延海的最后9小时),唯一需要关心的只是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击沉大和。

于是,一场击沉大和的空中竞赛开始了。

图19. PBM水手式水上飞机,这是PBY的后续机型

10时左右,2架美军PBM水手式水上飞机出现在了大和舰队的上空,开始尾随并持续汇报日本舰队的情报。

为了早点击沉大和,TF58甚至在大和号被精确定位前,便忙活着起飞15艘航空母舰上的386架飞机。TF58.1于10时整率先起飞113架飞机,包括52架战斗机、21架俯冲轰炸机和40架鱼雷攻击机。TF58.3的167架飞机,包括80架战斗机、29架俯冲轰炸机和58架鱼雷攻击机也紧跟着出发。约10时45分,TF58.4也起飞了106架飞机——48架战斗机、25架俯冲轰炸机和33架鱼雷攻击机。由于种种原因,有5艘航母的舰载机联队没能找到目标或来得太晚,最终参与了对大和的攻击的飞机数为227架。

图20. 完成俯冲轰炸的美机,美军第一波攻击仍然是以杀伤甲板防空火力为主

12时30分,大和号发现了远方来袭的美军机群,并以主炮发射三式开花弹防空。美军则有了击沉武藏号时的经验,看到大和号主炮的火光就迅速分散开,因此三式弹的防空效果仍未得到验证。无论如何,这种消耗极大的重型炮弹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鸡肋兵器。

12时37分,来自本宁顿号航母(CV-20,埃塞克斯级12号舰)和大黄蜂号(CV-12,埃塞克斯级4号舰)的地狱俯冲者从防空火力最薄弱的舰艉方向接近大和,在主桅右舷3号主炮塔周围投弹。12时41分,3枚炸弹命中,摧毁了几具25mm轻型机关炮,美军有一架飞机被击落。12时46分,又有2枚炸弹命中,大和号后部的155mm副炮塔被摧毁,仅有一人幸存。

图21. 《男人的大和》剧照:2号主炮塔周围的25毫米轻型高炮群

12点43分,大黄蜂号的8架复仇者鱼雷机排好队形,从大和号的左舷接近投雷。与传统两舷夹击的鱼雷攻击战术不同,美军从击沉武藏号的战例中获得了经验——对付大和号这样的超级巨舰,应该集中攻击一侧以求造成更大更快的进水。8架飞机中有1架在投雷之前被击中坠海,其它7架成功投雷。12时45分,第一条鱼雷命中左舷前方,爆炸冲击波震撼了全舰。

图22. 《男人的大和》剧照:被围殴的大和号

紧接着又有2-3条鱼雷命中,一条击中引擎室附近,另一条击中锅炉房附近,第三条可能命中的鱼雷导致了大和号辅助操舵室的进水。到12时47分空袭结束时,大和号左倾达到5-6度,一个锅炉房报废,航速下降到22节。

除了轰炸机群以鱼雷和穿甲弹攻击之外,大量的美军F6F地狱猫也携带了火箭发射筒,对日军的轻型舰艇发起攻击。小口径的火箭弹虽然无法穿透装甲,但在杀伤软目标和引起火灾上是一把好手,直打得鬼子尸横遍野,鬼哭狼嚎。大量暴露在甲板上没有装甲保护的25mm九六式机关炮炮手被击毙,导致了防空效率的大大下降。

图23. 从约克城号舰载机拍摄的大和号,此时首轮空袭刚刚结束,大和号舰体中部中弹起火

12时59分,TF58.3发出的第二攻击波机群抵达战场。来自埃塞克斯、邦克山(CV-17,埃塞克斯级9号舰)和轻型航母卡伯特号(CVL-28、独立级7号舰)的鱼雷机在现场指挥员的引导下,继续朝大和号发动鱼雷攻击,发射鱼雷数量超过40条,一时间海面上到处都是鱼雷航迹,他们宣称获得了29次命中。

图24. 大和号最后时刻的战斗,前方可见防空驱逐舰冬月号,上方为美军的鱼雷机

实际上只有大约3-4条鱼雷命中左舷,1条命中右舷。左舷的锅炉室和引擎室再次被重创,进水进一步增加,大和号左倾达到15-18度,对右舷所有可用舱室的对等注水也只能将侧倾恢复到10度左右,如果要进一步向右舷注水,势必将淹没右舷仍然在工作的引擎室和锅炉房。10度的侧倾已经意味着主炮因无法装填而不能再发射三式弹防空(大和主炮此战一共只有3-4轮发射机会,战果可怜),速度也下降到18节。

在美机持续而猛烈的打击下,滨风、凉月、朝霜、矢矧、矶风、霞号等舰不是沉没就是受创掉队,只剩下冬月、雪风、初霜三艘驱逐舰还围绕在大和的周围,迎接最后的覆灭。

图25. 进行紧急转向躲避攻击的大和号

13时40分,来自TF58.4的美军第3攻击波飞机到达。13时42分,来自无畏号航母(CV-11,埃塞克斯级3号舰)上的14架地狱俯冲者发起攻击,3枚炸弹命中了大和号舰体舯部的上层建筑,导致了大量防空炮手的伤亡,许多的近失弹也破坏了外层防雷板,使大和号的抗雷能力进一步下降。一枚炸弹炸毁了水泵,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和注水作业。

图26. 后人创作的艺术画,但出击的舰载战斗机都是F6F地狱猫而非海盗式

13时44分,大和舰体左舷中部再被3条鱼雷命中,1枚鱼雷的命中点靠近烟囱,另1枚则在主桅附近,大和号左舷所有舱室几乎都被海水淹没,由于辅助操舵室被淹没,大和号已失去操纵能力,只能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以一个很大的半径向右偏转绕圈,大口径高炮也无法使用。另有一条鱼雷命中右舷,击中了外部机械室和附近的三个舱室,加速了右舷外侧发动机舱的进水,并困住了水线以下的不少水兵。

图27. 后景为已经进水倾斜的大和号,前方为冬月号防空驱逐舰

14时02分,大和号航速下降到10节并在加速侧倾,火势已经逐渐失去控制,主炮弹药库的温度升高到危险的临界点,这个时候本该是通过注水来避免弹药库的殉爆,然而十几分钟前的一次爆炸已经摧毁了水泵,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大和号的情况已经无法挽回,舰长有贺信作大佐下达了弃舰命令。

图28. 大和号的最后时刻,烟囱后部已经着火,舰首吃水大幅增加,前方冬月号驱逐舰仍在陪伴

14时07分,又有一条鱼雷击中大和号右舷。由于此时舰体左倾得太厉害,这条设定标深为6米的鱼雷实际上是打到了船底钢板上。大和号累计中雷已达11条(还有2条未获确认),左倾发展到22-23度,速度也降至7-8节,只剩下一根螺旋桨在运转,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的沉没了。

图29. 左倾翻覆的大和号,舰体中部2号炮塔的弹药库被诱爆,大和号被炸为两截

14时20分,“大和”号的船身猛然向左侧倾倒,3分钟后,横倾达到120度,此时舰体后部的主炮塔弹药库发生了剧烈爆炸,将军舰炸成两半,大殉爆产生了高达6000米的黑色烟柱,使位于200公里外的九州岛上的居民都能看到。

图30. 大和号倾覆爆炸的一瞬间,自远方的美机上拍摄

雪风、冬月等驱逐舰打捞起276名大和号上的幸存者,另外2498人随着这条巨舰沉入海中。

图31. 大和号最后的大爆炸,浓烟升上2000米高空

大和号最后的归宿地在北纬30度43分、东经128度04分,长崎县男女群岛女岛南方176公里,水下345米处。因为最后的大爆炸的缘故,大和号被炸裂为前后两截。舰桥从底部折断并被压在舰首之下,舰首朝北西(方位310度)、舰尾部朝东(方位90度)方向,约有一半被埋在泥中。

图32. 堆积在海底的大和号残骸,也有模型爱好者喜欢这个状态

大和号是人类曾建成的最大的战列舰,也是最后一艘在实战中被航空兵击沉的战列舰(一年后被原子弹击沉的长门号不计算在内)。鉴于二战中无论在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都有多艘战列舰被航空兵击沉的战例(日本人自己就击沉了6艘),大和号的最终结局日本人自己最清楚——一场毫无意义的自杀式攻击。在击沉大和号的过程中,唯一的悬念只是花费多大的代价?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是令人发笑的:花了3年时间设计,4年时间建造的最大号战列舰,在拙劣的防空和损管作业下,只坚持了区区两个小时就完蛋了。一共命中11-13条鱼雷(9-11条在左舷,2条在右舷),6-8枚炸弹。美军的损失微乎其微,一共只有10架飞机被击落,24架被击伤,这还不光是大和号一艘船的战果。

图33. 被美机击沉在吴军港内的榛名号,战后拆解,这本来也会成为大和号的命运

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没有把基本完好无损且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大和号派往冲绳送死,而是将其保存到本土作战。那么美军当然仍可以将其击毁并坐沉于海港的浅水(一如金刚级的最后一艘榛名号,其他三舰已经战沉,详见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让钢铁燃烧的铁底湾之夜),但是毫无疑问,在陆基高射炮群和航空兵可能的配合下,美军付出的代价显然会大得多。

图34. 位于九州鹿儿岛的战列舰大和号纪念塔

然而从战术意义上来说,大和号多拉几架垫背的飞机仍然毫无意义。从第一艘铁甲舰的建成算起,铁甲舰的历史其实只有短短100年(厉害了这一百年,小清新的帆船长成了吞金的钢铁巨兽)。作为有史以来人类建造过的最大型的水面战争工具,由于航空力量的迅速崛起,费效比极差的巨舰大炮迅速被淘汰,大和号成了最后的和最丰盛的祭品!

图35. 二战建成的三艘最强战列舰,俾斯麦-衣阿华-大和

大和对阵衣阿华,谁强谁弱?永远的谜!

YY一下:由于美方拥有火控雷达导致的差距,会让衣阿华拥有更高的几率命中大和,谁先命中?赌命吧!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