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创伤:纳粹给苏联带去的伤痛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战争的创伤:纳粹给苏联带去的伤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尤其是东线的陆战。相比西线与太平洋以海空为主的战争,东线的陆地对决无疑更为惨烈。其牺牲人数之多,经济民生破坏之巨,史无前例。

同时,二战也是最被军迷津津乐道的历史之一。作为战胜国的苏联,损失远比德国大——无论是战争中的战损比,亦或者是战争导致的死亡人数,都是如此。其实这场战争对苏联的伤害远不止纸面上的“数字”,它甚至间接导致40多年后的苏联解体。

二战导致苏联的民族隔阂加剧,强化少数族裔的离心力

德军在入侵苏联后,俘获了数以百万计的苏军士兵。他们中有一部分被拉去纳粹建立的集中营,为国家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另一部则被纳粹收编成为“俄罗斯人民解放军”,调转枪口攻打自己原先的同志。

【巴巴罗萨计划的入侵示意图】

许多国人都将俄罗斯人民解放军视为“俄奸”,并将他们与抗战时期的“皇协军”相提并论。事实上,双方并不能完全等同,因为俄罗斯有着远比中国复杂的民族矛盾与种族仇恨。

众所周知,苏联并没有完全继承沙俄的领土。红军在波兰的溃败,不但让苏维埃失去了天主之剑,还导致西半个乌克兰被波军夺走,甚至基辅都一度失陷。对于乌克兰人而言,波兰人十分可恨,双方的矛盾也有好几百年,但是他们更厌恶俄罗斯,连带厌恶“新沙皇”斯大林。这点在波兰统治的西乌克兰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目睹苏联为了筹措工业化的资金,强制征收东乌克兰农民赖以生存的口粮,并将自耕农的土地集体化,导致东乌克兰农民集体起义,整个地区烽火连天。虽然西乌乃是亲波派,但作为一奶同胞的乌克兰兄弟,东部的惨剧让他们十分仇恨苏联。

【在乌克兰饥荒中,饿得瘦骨嶙峋的儿童们】

随着波兰战败,苏联按照协定,得到了西乌克兰。可是,苏联统治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对西乌建立系统统治。许多乌克兰农民自发组建游击队,到处袭击苏联人。最后一个西乌克兰的游击队成员,甚至抵抗到了70年代。诚然苏军的强势压制住了西乌克兰的不满,但当这股压制力量消失时,西乌克兰人的不满情绪便会瞬间点燃。德军入侵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纳粹攻入乌克兰初期,德军并没有遭到来自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相反许多西乌人愿意为德军指出苏联游击队的下落,乃至加入德军为“解放乌克兰”流血。希特勒作为种族主义者,看不上这些东斯拉夫的劣等民族,但送上门的人力资源没人会嫌弃。德军将西乌人,其他被斯大林迫害的少数民族士兵,在大清洗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俄罗斯人编制在一起,组成“俄罗斯人民解放军”送上东线战场。

【在德军中,他们被称之为“东方营”】

后期纳粹种族主义的真面目被俄罗斯人民解放军看清后,其战斗力直线下滑。1943年9月,许多俄罗斯人民解放军的部队成建制哗变,使得德军最高统帅部得出结论:“那些自称反布尔什维克的志愿军基本上是不可靠的,他们已不能安排在东线作战,否则将会动摇我军防御的稳定。”随后,剩余的俄罗斯人民解放军被调往波兰镇压当地的反德游击队,被称之为“东方营”。

战争结束后,这些人被当做苏联的叛国者,引渡回莫斯科,头目被绞死。可是,对于乌克兰人,或者说对于不愿意臣服苏联的西乌克兰人而言,他们都是烈士。现代乌克兰有许多人会膜拜一张乌克兰人被英军围攻的油画。(哥萨克是乌克兰的一大象征)这幅画创作背景乃是真实历史,取材自跟随德军的哥萨克们被英军击败,随后引渡至苏联的故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死在西伯利亚的劳改营。

【被引渡回苏联的哥萨克】

战后苏联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于战后征收乌克兰人粮食送往波兰,彰显苏联领导下的东欧各国“不需要马歇尔”。此举使得乌克兰遭遇第二次大饥荒,刚过去不久的反抗立刻被地下抵抗组织树立成典型。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间隙,也在因此变得更大。这也解释了为何苏东剧变后,乌克兰为首的欧洲加盟国会拥有如此强大的离心力。

二战使得苏联发生第三次大饥荒,并让苏联农民彻底失望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在战争状态下会实行许多紧急措施:例如无条件或者低于市场价地征用农民的口粮;要求所有企业优先生产战争所需的各种物资;征发所有适龄青年入伍,抗击入侵的敌军等等。从某种程度来说,从和平状态切换到战争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便越能证明这个国家动员机制的高效。这点从学术界到民间爱好者都以达成共识。

【死于饥荒的苏联人不少于战争】

苏联模式脱胎于德国,是总体战的好手。巴巴罗萨开始后,斯大林便下达动员令,在短短数月时间内,苏联便完成过渡阶段。可是,进入这个状态很容易,出来却很困难。为腾出更多的财力支援前线,当局拼尽全力压制农作物的价格,将财力尽可能地投入军工产业中。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时,苏联各地的农庄义务交售的谷物价格仅相当于其成本的13.2%,土豆价格仅相当于其成本的7.5%。苏联在将粮食出售给农民们的时候价格高得惊人。利用这种中间商的模式,苏联成功得到足以与纳粹抗衡的财力。须知,当时纳粹已经攻占大半个欧陆,在经济实力上远胜于苏联。若非苏联农民的贡献,哪怕英美支援物资再多,也难逃败亡结局。

在苏联农民看来,战争时期为国尽力乃是本分,战争结束后应当恢复农民所有制,允许农民们过上富足安康的生活。可惜,国家的路径显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更改,苏联农民很快发现和平的岁月并没有提供好日子。这种幻灭感让苏联农民们纷纷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抗当局的农业政策。常见的手段有:1.缩小自己的耕地面积,尽可能少种粮食;2.与周围人串通,隐瞒自家收获数量;3.利用黑市偷偷地出售多余的农产品。

【苏联人拥有当时最棒的坦克,却无法收获足够的口粮】

与此同时,粮食相关的治安事件也层出不穷。仅1946年秋天就有5.3万人因为偷盗粮食而受到惩处,其中3.6万人被判处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

当赫鲁晓夫上台后,推行许多政策:一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取消农副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二是大规模开垦荒地,扩大播种面积,种植玉米,增加粮食产量;三是取消农业机器拖拉机站,把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些举措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苏联农民的压力,使得苏联的农业得以恢复。可是,二战导致的农民对当局的幻灭感以及生产的惰性却再也去除不掉了。截止至1991年为止,苏联1/3的粮食需要从外部进口,这也是美国得以“卡住苏联脖子”的关键。苏联人每一次出门排队购买食物,都会增加一分怨恨,这份怨恨也成功日后苏联解体的深层因素。

二战使得苏联青年人口锐减,性别对立加深

战争永远会吞噬青年人的生命,尤其是绞肉机般的陆战。根据统计,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2700万人口,占据当年总人口的1/7。(注:德国损失900万人,占据1/9)更糟糕的是,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乃是苏联工业的脊柱。青年人又是生育的主力军,大量人口的折损,直接导致苏联遭遇“生育滑铁卢”。

【50年代后,城市生育率直接跌破世代更迭线】

在美国迎接50年代“婴儿潮”的时候,苏联却在为工业人口(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停止增长而愁眉苦脸。面对与美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苏联需要大量的人口生产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可事与愿违,苏联在各种常规武器上基本都处于下风。以空军为例,古巴导弹危机前夕,苏联虽有10家飞机制造企业,但军用飞机总量不过6500架;反观对手美国,虽只有5、6家飞机制造企业,可在充裕的工业人口加持下,拥有1.9万架军用飞机,算上海军拥有的6800架战机,其数量超过苏军的4倍有余。纵然苏军有着绝对的陆地优势,但随着空对地攻击系统的日渐成熟,苏联仅有的陆军优势也如同水中之花,一旦开战根本不是对手。可以说赫鲁晓夫时期的导弹优势和核弹优势,完全是在常规战不可能获胜的前提下,被逼无奈的选择——只能用同归于尽威胁,不敢奢求大战中获胜。

【美国仅F4的数量都快赶上苏联所有的单发中型战斗机了】

另一方面,工业人口的缺失使得当局不得不颁布大量政策取悦女性,希望她们尽可能多地为国家生育后代。据生活在苏联的雷光汉回忆,苏联家庭的财产多由女性掌控:“夫妻离婚,除小汽车外,其余财产包括住房和别墅都会判给女方。”另外,60% 以上的家庭收入都要用以购买食物,而负责排队采购的都是女性,因此男性的收入统统要上交。憋屈的家庭地位,使得苏联男人成为“妻管严”的同时,也变成了“妈宝男”完全丧失了战前的男子气概。据苏联教育学家的说法:战争导致男性人口大量减少,使得青年人普遍没有父亲作为榜样,再加上强势的母亲,导致新生代丧失传统美德。如果在70年代,询问一个苏联女子对苏联男人的评价,得到的结果大概率为:1.没有男子气概,遇事畏畏缩缩;2.没有传统的绅士风度,既要妻子做家务,又要妻子挣钱养家;3.极度不负责任,生下孩子只会让女人带,自己出去喝酒,在家里仿佛是“透明人”。

【苏联漫画讽刺男人,图中男子对妈妈说“如果没有钱,你干嘛生下我?”】

苏联的男女对立远比今天网络上所谓“田园女权”对男人的抨击厉害得多。男人们只在意婚姻法对妇女的偏袒;女人们则怨恨丧偶教育,并鄙视只知道喝酒的男人。这种社会的撕裂,导致当局无论多努力都无法挽救苏联每况愈下的生育率。最后,没有足够工业人口的苏联,又要强行与美国玩军备竞赛,比拼“内功”,落得“爆体而亡”的下场。

结语

纳粹征发了大量乌克兰人从军,这些人被俄罗斯视为叛徒,又被乌克兰人视为英雄,造成严重的种族矛盾;苏联与纳粹的战争,让国民经济进入战时体制,却没能在战后及时调整,导致苏联农民彻底失望。最后让苏联的粮食自给率,直接跌破70%;纳粹杀死了2700万苏联青年,导致下一代苏联人的生育率遭遇滑铁卢,还间接夺走苏联男人的男子气概,深化了性别对立。这一切苦难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年的悲惨结局。当我们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只能感叹“蝴蝶效应”的威力诚不我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