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怀化到松山——浅析地形因素对正面战场山地攻防作战的影响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从南怀化到松山——浅析地形因素对正面战场山地攻防作战的影响

1938年10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在总结前一阶段战事时表示,在太原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凭借外围山区的有利地形与来援之敌周旋了相当一段时间,甚至还小有斩获。在随后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到:今后战场,已由平原而转入山地……各级指挥官须有独对专行之胆识,与巧妙利用地形之能力,而部队爬山习惯之养成,尤为山地战之基本条件……期于山地战树立转败为胜之基础。作为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强调了山地作战的重要性,也下发了相关的战术教材。那么,实战效果如何?本文以太原保卫战和松山攻坚战为例,尝试从地形角度谈谈山地对那些发生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攻防作战的影响。

防御作战时的助力

“七七事变”后,华北和江南两大战场相继爆发了激烈战事。虽然后者因战场靠近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广受关注,但蒋介石拘数十万精锐于上海一隅饱受敌军炮火摧残的呆拙战法备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同时期围绕山西省而展开的一连串战事尤具研究价值。因为,那里连绵起伏的地形对中国军队有利。

可以高屋建瓴之势侧击河北平原之日军。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素有“华北屋脊”之誉。该省地形的最大特点是群山环绕:“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这意味着,只要山西不失,即便日军侵占了华北重镇北平和天津,甚至霸占了整个河北平原,中国军队仍有可能从高原上轰然而下,侧击其侵略据点和运输补给线。因此,对侵略者来说,只有攻下山西才算解除其心腹大患!

可以迟滞日军的进攻速度。山西保卫战之发轫,在太行山外延——燕山深处的南口、居庸关。1937年8月7日,华北日军为掩护南下华北平原之主力侧翼,以第5师团和关东军铃木旅团出北平,沿平(归)绥铁路进攻山西。虽然日军欲挟轻取平(天)津之势一鼓而下,但他们几乎刚一出发就遇到了麻烦。在居庸关下的南口镇,国民革命军第13军军长汤恩伯,将阻击阵地设在平绥铁路南北两侧的高山上。他们以正面阻击的战术,于日军飞机坦克大炮之下抢到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8月27日,位于13军背后的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被关东军察哈尔兵团抢占,汤恩伯部奉命撤离南口阵地。好不容易才得以继续前进的日军虽于9月上旬席卷察南,但他们很快将在山西的崇山峻岭中遭遇中国军队更为顽强的抵抗。

理论上提供了歼灭来犯日军一路的可能。1937年9月中旬,日军第5师团由察南向晋东北门户平型关逼近。与此同时,敌察哈尔兵团由张家口猛攻晋北大同。当日军迫近省界之际,中国军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判断,平型关方向之敌为主要威胁。他依据滹沱河谷的地形,制订了“把日军放进来再打”的作战计划:先在平型关下虚晃一枪,将敌诱至砂河以西,再以伏兵从南北两翼的恒山、五台山冲下钳击,并截断平型关要隘,最后歼敌于繁峙。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口袋阵”,在执行环节出了问题。由于担心日军会冲破“口袋嘴”,阎锡山在部将孙楚的建议下修改了计划:由原来的“诱敌深入”变成了“凭关据守,南北夹击,背后抄袭”。然而,新的计划并未得到认真贯彻。这就使得,虽然日军后路在平型关外遭遇八路军第115师的伏击,其前锋却抓住正面守军各部缺防不力这一弱点抢关成功。9月29日夜,繁峙城被从大同出发的日军混成第15旅团抢占。次日,中国军队全线后撤。

地利与战术相结合,能够瓦解日军攻势。“平型关决战”流产后,中国军队在崞县和原平顽强抵抗,为阎锡山在忻口布置新防线争取了时间。忻口位于忻县县城以北25公里处,同蒲铁路贯通南北。其西北部有一红土梁,梁北的云中河于界河铺汇入滹沱河,后者则经此梁由南经灵山脚下折向东北。忻口被夹在红土梁与灵山之间,成为南北之间的要隘。过了忻口,直至太原和晋南都是无险可守的平原。鉴于这是太原北面最后一道防线,上世纪30年代初,阎锡山派人在村西南那条“红沟”里,构筑了30多孔具有军事用途的窑洞。现在,这些窑洞派上了用场!1937年10月13日,日军向忻口发起猛攻,守军凭借既设阵地沉着应战。白天,他们利用“高地、村落构成交叉火网,相互掩护,侧击敌军”,夜间则“派小部队到阵地前方袭扰敌军”。日军进攻的重点,是战线正中南怀化附近的204和1300高地。为防敌中央突破,中国军队集结重兵与其反复争夺。虽未能收复南怀化,但日军进攻节奏也就此被打乱。在随后的半个多月里,日军对忻口阵地的多次进攻均未奏效,后方兵站及交通线又屡屡被八路军袭扰,势难再战。11月2日,因从晋东娘子关突入的日军逼近太原,忻口守军奉命撤离阵地。11月9日,日军占领太原,历时三个月的太原保卫战宣告结束。

区别于淞沪会战,晋察冀的多山地形为保卫山西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中国军队在南口、平型关、忻口等地节节抵抗,凭借有利地形争取到了必要的时间。如果不是阎锡山的战略布防出现纰漏,太原的沦陷时间会更迟一些。太原会战之后,中国军队又在大别山、庐山及罗霄山等地凭险设防,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但就作战效果而言,除了爆发在雪峰山麓的芷江战役,山地并未从根本上帮助中国军队打破日军的战役进攻。

反攻战斗中的障碍

受国力与军力的制约,中国军队很少主动对日军进行战役级进攻作战。但在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为打通国际运输线,对盘踞滇西的日军发起反攻。这次战役期间,发生在松山的那场攻坚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战,兵力火力占据优势的中国军队耗时三个月,才攻下只有1000多日军据守的松山阵地。作战过程如此之尴尬,皆因日本人占据松山的地利。当我们结合松山的地理条件来回顾这场抗战史上最为艰苦的山地攻坚战时不难发现,其对战斗进程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松山位于龙陵县境内的腊勐乡,东距惠通桥约22公里,西到龙陵39公里。松山在古代因“高山夹箐,地险路狭,马不能并行”而被视为畏途。但近代交通的兴起,使其军事价值陡增。抗战爆发后,新筑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向西,依丘傍村,环绕松山后,经过宽不过三五十公尺的狭长起伏岗岭——滚龙坡、大垭口向西,公路自腊勐街出,经阴登山陡坡而下,延伸至松山脚”。具体到1944年滇西反攻战打响后,松山对于中国远征军还有着另外一重意义。当时,部队渡过怒江后呈Y字形展开,分别攻向腾冲和龙陵。而松山就像一把匕首刚好插向这个Y字形的缺口,也就是那个联接两路大军后勤输送线的交叉点。遗憾的是,在中国军队最初的作战方案中,并未体现出对松山的重视。5月中旬后,向腾冲方向进攻的第20集团军,在南北斋公房、江苴街等地遭遇日军阻击进展缓慢。为了策应该部作战,远征军指挥部调整部署,下令原在战线左翼担任牵制任务的第11集团军渡江夺取龙陵。接到出击命令后,第11集团军决定以部分兵力牵制腊勐、松山之敌,主力直取龙陵和芒市。6月1日,第11集团军按计划强渡怒江成功后,其右翼攻击军第71军即以新28师攻击腊勐、松山,主力,继续向前进攻龙陵。然而,当第71军主力10天后逼近龙陵时,新28师仍被挡在松山脚下动弹不得。

准要塞式的防御工事,易守难攻。收复松山的战斗之所以旷日持久,皆因日军结合松山地形修筑了一座准要塞式的防御工事。松山海拔在2200米以上,是高黎贡山在龙陵境内的最高峰。它就像一座天然桥头堡,控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打黑渡以北近20公里的怒江水面。为图继续阻断滇缅公路,日军第56师团1942年5月后开始营造松山阵地。在将近两年时间里,其工兵联队及被强征而来的数千民夫几乎挖空了整座松山,最终建成一座准要塞化的坚固阵地。他们在滚龙坡、大垭口、大小松山、大寨、黄家水井、黄土坡、马鹿塘建有7个据点群。每个据点群均以数个最坚固的母堡为核心,四周又有数个子堡拱卫。这样的子母堡垒共有40余座,彼此间可以火力相互支援,战车也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

到开战前夕,松山守敌为第56师团113联队及野炮第56联队第3大队(欠1个中队),另有少量加强分队,兵力约3400人。战斗打响后不久,第113联队主力被调到了腾冲方向的红木树一带。松山守敌只剩野炮第3大队及第113联队少量人员共1260人(算上由外围据点退来的残兵约2500人),但阵地火力结构尚属完整,粮弹储备也很充分。

对于当面的地形与敌情,最先发起攻击的新28师未能切实掌握。由于渡江以来的前期作战较为顺利,该师上下弥漫着一股轻敌情绪,以致对松山的首次进攻只投入一个团的兵力。如此草率的攻击,自然不会成功。此后至7月2日被第8军替下时,新28师数次攻击松山,以伤亡1700多人的巨大代价,只拿下了阴登山这个外围据点。7月5日,第8军荣1师、第82师、第103师,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从四个方向猛攻松山。其间,进攻部队几度冲入日军阵地,但随即陷入四面八方织就的火网之中,少数幸存者不得不在日军的疯狂反击下退回原地。反复的攻击整整持续了两个月,才于9月7日最后得手。

地形与气候限制了攻击者技战术的发挥。回顾松山攻击战的全部过程,我们发现,导致中国军队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地形不利。松山的地形特点是山高林密,南北绝壁,谷深万丈,沟壑纵横。时值雨季,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沿着泥泞而又陡峭的山坡攀爬而上,同时还要躲避迎面射来的子弹,异常地艰苦。久攻不下的另一原因,是远征军的火力优势受地形与气候限制。中国远征军在更换了美械装备后,达成了对日军理论上的火力优势。但在战斗中,山高坡陡使得中国炮兵转运困难,阴雨连绵又限制了支援作战的美国空军的出击次数,再就是日军阵地修得既隐蔽又坚固。整个工事深入地下,表面有巧妙的伪装;大小堡垒均为有掩盖之工事,材料为直径20至30厘米树干四五层,上铺30毫米厚的钢板数层,积土均在一米以上。为尽快结束战斗,远征军不断调整战法。他们通过对壕作业、用喷火器攻击日军火力点,又将火炮拆解后运上山以增强火力压制效果,最后通过坑道爆破完全占领松山。

人是致胜的关键因素

战争实践表明,山地对军事行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一支军队处于防御状态时, “便于依托高地构筑工事,凭险据守,但容易造成较大的间隙和暴露的侧翼,部队运动不便”;当其开始进攻时,虽可利用山地“隐蔽接近敌人,容易达成战斗的突然性,便于迂回、分割对方”,但也存在重武器机动困难,指挥、协同、观察和通信联络不便,易于迷失方向等弱点。换言之,山地对于攻防双方有利有弊,但一般来说对防御者更为有利。

地理条件使然,山地攻防作战几乎贯穿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始与终。然而,通过上文所提及的几个战例来看,正面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对地利条件的运用并不娴熟。

在防御作战中,中国军队虽然利用山地的有利地形,迟滞了日军的进攻节奏,还曾取得“万家岭大捷”这样的战术胜利。但是,因指挥者株守消极防御思想,各部缺乏协同甚至出现过不应有的疏忽大意,以致绝大部分战役未能达成作战目的,更有“中条山惨败”这样的奇耻大辱。而当部队转入进攻态势时,则暴露出缺乏进攻准备,地形侦察不力,无法压制守敌火力,技战术水平低下等诸多不足。虽然最后能够凭借兵力优势夺取敌阵,也是事倍功半。这再次证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张岩松)○

参考资料

《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

《读史方舆纪要》

《西线风云》

《抗日战史》

《晋绥抗战》

《松山战役笔记》

《远征印缅抗战》

《中日拉孟决战揭密:异国的鬼》

《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