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1937年9月下旬,针对雁北地区的平鲁、朔县、左云、右玉4 个县和怀仁、山阴等县的部分地区,以及绥远南部的丰镇、凉城、清水河等县的相继陷落。为了坚定上述区域人民的抗日信心,光复国土,八路军总部任命宋时轮为雁北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雁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雁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开国上将宋时轮]
在宋时轮率部出发之前,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亲自为雁北支队送行,并郑重的嘱咐宋司令员,此次由他独自率领雁北支队深入敌后,除了迟滞日军对山西的进攻,配合第二战区发动的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
更主要的是积极宜传八路军的抗日救亡主张,开展好统一战线工作,发展壮大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的抗日力量和抗日武装,最为关键的是必须依靠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雁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宋时轮牢记朱德总司令的重托,义无反顾的带领雁北支队一路向北开进。就在雁北支队按照既定计划的开进途中,不时遇到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军的部队。
他们见到雁北支队北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要比眼前他们看到的八路军装备好了许多,也无法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就凭你们这些武器,还有就1000多人还要上前线和日军战斗,趁早掉头和他们一块后撤,不然,那下场肯定会很惨的。
宋时轮笑着说道,关键的是要和日军怎么打。宋时轮对部队大声说道,我们有没有信心去雁北消灭日本侵略者,听到的回答就一个字“有”,无疑是雁北支队所有官兵立下的铮铮誓言。
虽然雁北支队始终是绕开大路,一直在小路和山路上急速前进,伴随越来越接近上述区域,特别是雁北支队到达平鲁县的井坪镇附近,宋时轮得知这里由部分日军驻扎在这里。
宋时轮认为既然绕不过去,那就把这股日军消灭掉,既可以打击日军的士气,又能让老百姓看到,中国军队并不是每战必败,更看到八路军和凶恶的日军战斗,就是要不惜牺牲,也要和日军血战到底的铁血精神。
驻守在平鲁县井坪镇的日军,根本没想到在他们自诩为安全的大后方,会遭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虽然士兵训练有素,但是,怎能防备得了宋时轮集中兵力的突然袭击,很快让这股日军丢下数十具尸体后被赶出了井坪镇。
虽然这一仗只是一个很小的遭遇战,但在当地的影响却非常大,因为老百姓终于看到日军并不是那么每战皆胜,中国军队同样可以打败它。
取得了第一个伏击战的胜利,宋时轮又一鼓作气指挥雁北支队,根据当地日军驻守情况,分别派出部队袭击驻扎在马邑、安荣桥,击阶和岱岳一线的日军。尤其出乎意料的是收复了平鲁县城,实现了八路军总部交给的第一项光荣任务。
就在雁北支队进驻平鲁县城后,此时,在山西战场,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日军的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和第五师团由河北张家口一路进犯,直指山西省会太原。由此,客观上造成了雁北地区日军的兵力处于相对空虚状态。
[向日军发起进攻的八路军]
宋时轮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战机,除了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日军,支持正面抗战的国民党军作战。同时,派出侦察人员围绕平鲁附近地区侦察日军的动静,一旦发现日军的破绽就坚决打击。
当宋时轮从侦察员的报告里了解到,日军为了保证忻口战役的武器装备供应,不分昼夜的从大同出动车队,向沂口地区运送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
宋时轮立即展开地图,他看到日军从大同出发到忻口一带,必须经过南辛庄。南辛庄位于怀仁、岱岳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宋时轮觉得有必要在南辛庄,给运输武器装备和物资的日军打一个伏击战。
为了保证这次伏击战能够成功,宋时轮亲自赶赴南辛庄进行实地察看,发现南辛庄的地形条件十分有利于打伏击。
尤其是通过南辛庄的公路上有l 座木桥,桥的北面是长达几里,高20多米的土包,一来便于隐蔽,二来还能更好的以居高临下的状态打击日军。
特别是这是一座木桥,只要在木桥上动一动手脚,在立柱那里搞掉几块榫头,做好伪装,让日军看不出破绽,日军汽车行驶到这里必定陷进去。
[向前线开拔的八路军]
一旦日军汽车陷进桥底,把支队仅有的一门迫击炮调到土包上,调定好方位,即刻开炮,就一定能给日军车队造成慌乱,使车队无法前行,更不能动弹,同时,只要各部到土包上埋伏好,一旦日军不能前进,就迅速对负责押运的日军进行猛烈射击。
宋时轮率部赶至南辛庄公路两边埋伏好,终于,日军一支庞大的汽车队出现在战士们的眼前,充当日军车队开路先锋的第1 辆汽车刚上大桥便陷了进去不能动弹。
面对这种情形,日军不知道即将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已经悄然逼近,都毫不在意,有的下车看风景,有的在帮忙推车,谁都没当一回事情。
宋时轮见此,立即下达打的命令,雁北支队战士手里的各种武器一起向日军的车队射去。迫击炮的炮弹和战士们扔出去的手榴弹,击中了车辆里的武器弹药,瞬间爆炸开来,火光伴随浓烈的硝烟向四处扩散。
日军车队终于知道被八路军伏击了,也很快缓过神来,向雁北支队的阵地组织反击,特别是位于日军车队后担任警戒任务的坦克和装甲车,绕过了日军的车队,向雁北官兵埋伏的土包展开进攻。不巧的是,在战斗最为激烈之时,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日军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虽然进攻节奏不快,但是,火力非常凶猛。
宋时轮和战士们一样坚守在土包上指挥部队战斗,只是随着战斗时间的延长,宋时轮感到已经取得了伏击的效果,特别是八路军武器装备差,再打下去得不偿失。
为此,他立即命令部队开始有序撤出战场。就在部队边打边撤中,宋时轮还亲自背下了一位受重伤的战士,充分说明了八路军官兵平等,团结友爱决不是做做样子,而是时时处处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
这次伏击战,虽然没有缴获战利品,但是取得了击毁日军汽车18 辆,毙伤日军200 余人,同时破坏了公路,炸毁了桥梁,截断了怀仁至朔县的交通有力的配合了第二战区的正面作战。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