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在古代遍布各地,是不是古人根本就不保守?比我们更开放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青楼在古代遍布各地,是不是古人根本就不保守?比我们更开放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青楼与妓院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地方,妓院才和所谓的开放挂钩,古代青楼虽然众多,与古代人是否开放其实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普通的来历

青楼最初的来历是非常普通单一的。据史籍资料记载,最开始出现的青楼,实际上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居住之所。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经说到:“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在楼体外表涂上青色的油漆,这栋楼就是青楼了。这样看来,青楼与后世误传下来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由于青楼在有的时候又可以指代奢华精美的屋舍,与后来出现的烟花之地同等奢华,后世的人就越来越将“青楼”看作是娱乐场所。

随着朝代的更替,社会生活的进步,古代社会上其实出现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娱乐场所,例如,戏院,勾栏,瓦肆,甚至是娼妓之所等,而青楼只是其中,比较为后人所熟知的一种罢了。

被人误会的青楼

其实,我们一直都误解了青楼的含义。

古往今来,多数人总是觉得“青楼”就是男子寻欢作乐的烟花之地,不正经女子做皮肉生意的地方。正经人家的女子或者是嫁人了的夫人,一听到“青楼”二字,这脸色必定是会变得不好看,甚至会毫不掩饰对青楼之地的厌恶与唾弃。

那么青楼真的就如同大家想的那样如此不堪吗?它与妓院是指的同一个地方的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青楼与妓院相差甚远,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古时候所说的青楼女子,其实并不是指从事皮肉生意的娼妓,而是指一些文化水平比较高,才华横溢又精通琴棋书画,格调比较高的女子群体,她们中的多数往往是因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才会坠入青楼。

例如柳如是。“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妙龄坠入青楼,文学书画与艺术才华却是“秦淮八艳”之首。

青楼女子与娼妓最本质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她们只卖艺不卖身,还在于她们的样貌比妓院女子要好看的多,接待的客人也多是高官士人、才子诗人等高雅人士,那时候的青楼就像现在的艺术馆。

只是因她们中的多数都会些技艺,且在古代时候,从事这种歌舞、琴棋等表演艺术的多为一些年轻美丽的女子,很少是有男子的,受这种原始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技”就被写成了“妓”,青楼女子就被传得如同娼妓女子一般无二了。但其实她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与青楼女子相反的是,正经人家的女子多数只擅长女红,并不擅长写诗或者作画,她们脑海中相夫教子,出嫁从夫的观念根深蒂固。

这样一来,在古代的包办婚姻制度下,这些正经人家的女子嫁人之后,与她们的相公的共同语言其实是比较少的,这样的情况之下,她们的丈夫则更愿意去青楼追求一种艺术,或者是找寻内心的知己,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而并不是去寻求身体上的愉悦。

这也就说明,古代人去青楼与他们开不开放其实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古代人依然就像我们从史籍资料中了解到的那样——非常保守。

去青楼与开放无关

古代男子爱去青楼其实与他们开不开放是不沾边的。他们去青楼往往都是有“目的”的。对于男子来说,成了亲与妻子志趣不合,就喜欢来青楼听歌看舞;不得志的诗人才子,就希望来青楼找寻知音,有些理想只在青楼可以短暂的实现。对于青楼女子来说,坠入青楼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些原因都可以说明,古代人去青楼并不是因为的思想开放。他们依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去青楼只是纯粹欣赏舞蹈,是一种艺术追求,就像现在的人喜欢听演唱会,赏画,这二者之间其实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古代青楼普遍,其实是古人对文化娱乐生活的一种体验与追求,他们在青楼可以暂时摆脱世俗的禁锢,暂时放下不得志的痛苦,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愉悦,。而这与他们的思想行为开不开放是完全粘不上边的。

参考资料:青楼文化:古代青楼普遍,是古代人没那么传统,还是另有隐情?——历史小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