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去世前,和珅为何不提前讨好嘉庆,保住自己的小命?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乾隆去世前,和珅为何不提前讨好嘉庆,保住自己的小命?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圆脸兔

1799年正月十三日,嘉庆帝在乾隆死后,下旨彻查权臣和珅,抄其家,没收其财产。自此,一代权臣和珅彻底落马。

今儿个已经十八了,仔细算算,已入狱五日了,想这权倾朝野的一品大员竟落得如此地步,任谁也是没有想到的。和珅心里想着这些个事,却也不知这嘉庆皇帝要如何处死他。

不过,这皇帝怎么想是不知道,但这朝臣定是提议凌迟的,毕竟这贪污罪名可不小。和珅当时只觉得肯定是凌迟而死了,但没想到,这固伦和孝公主竟替这公公求情,嘉庆帝最终给了这和珅恩典,赐他自尽在自己府邸。

这日,京城下了大雪,寒风凛冽,两个狱卒押着和珅前往自己府邸,远远看去这三人行,竟然有点萧瑟凄凉。不过须臾,这狱卒为了早交差,白绫很快就挂上了这正堂房梁,和珅被推攘着站上这方凳,面色悲凉,千言万语最后只化做绝句一首:

“五十年来幻梦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说完,便将脖子伸进这白绫,自缢而死了。一代权臣就此死去。

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和珅深得乾隆皇帝宠信,一度是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但这只限于乾隆帝在世之时。对于嘉庆帝来说,一个臣子权力太大,只会威胁到他的皇权,自然是要把这和珅从这朝中连根拔起的。

那么在乾隆皇帝去世之前,和珅明知道皇权不可侵犯,明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又为何不提前讨好嘉庆皇帝,以此保住自己的地位呢?

说起这和珅,也是个家喻户晓的一代名人了。但谁又知道这在乾隆朝中呼风唤雨的大臣,曾经也只是个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求存的小人物呢?

和坤在少时父母双亡,幸得他父亲的两位忠仆保护,才与其弟弟勉强在家族中生存下去,免去被赶出家族的命运。后来和珅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终于考上当时的咸安宫。

1769年,当时正是乾隆皇帝登基的三十四年,和珅想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很可惜,他并没有考上。就这样一直籍籍无名下去。一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和珅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年的和珅偶然间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被调任为乾隆身边的一个贴身侍从。有了近距离接近皇帝的机会,这就是一代权臣和珅,飞黄腾达的起点。

此后他的仕途,异常的顺遂,在1773年-1779年的六年间,和珅仅仅只被惩罚过一次,这次的惩罚也只是连降两级官位而已。

而他升官的次数竟然多达12次,每次升官的间隔时间往往只是一个月,或者几个月而已。对于辛辛苦苦通过科考当上官的其他人来说,皇帝的宠信,这是多么大的殊荣啊,但这偏偏就降临在和珅的身上。

和珅的殊荣引得多人羡慕,也引出他自己的私心。

在和坤坐上这户部侍郎位子之后,就不停地收受贿赂,此后,权势与利欲越发熏心,他在贪污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再没有回头。奇怪的是,贪得越多,这官职居然就如他贪的钱财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后居然盖住了尚未登基的嘉庆帝。

起初这种现象,让和珅十分害怕。于是他频频向嘉庆的靠拢,想借此保住自己的权力与财富。

和珅当年深得乾隆帝宠信,因此提前得知了皇位继任人选就是当时的十五皇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于是和珅就将这个消息提前告知了嘉庆,想要借此来向未来的皇帝靠拢。和珅认为自己这个举动是帮助嘉庆登基的一个大功,他有点得意了,得意的忘形了。他完全不知道收敛,认定嘉庆肯定会像他老子一样离不开他。殊不知,他已经把嘉庆得罪惨了。

寒冬时节,一代权臣在自己的府邸悄然死去,死时身边仅仅只有两个狱卒,一根白绫,死时仅四十九岁。

和珅一直觉得自己已经讨好了嘉庆,但其实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注定是要在嘉庆这朝失败的,与他是否讨好嘉庆无关。

对于嘉庆来说,父皇的宠臣就像是他的眼睛、监视器,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皇权就像从没到过自己手上一样,他绝不允许这种情况久存,所以和珅这个“监视器”必须死。

参考资料:和珅这么聪明,为何不提早讨好嘉庆找靠山?其实我们想的太简单了——考察解说历史

和珅临死前 在狱中写下三首诗 皇帝读后淡淡说了一句话——搞哥读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