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左肩右胁佩挂,枪柄朝前为哪般?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驳壳枪左肩右胁佩挂,枪柄朝前为哪般?

笔者以前发过关于驳壳枪的木壳如何佩挂的小文,话题是从一部电视剧中贺子珍携带的驳壳枪说起的。剧中的贺子珍左肩右胁地挎着一支驳壳枪,一条皮腰带,紧紧地扎住那好看的细腰,也紧紧地将枪的背带扎在其中。那枪背带调整的很短,被牢牢捆扎住的驳壳枪的枪盒几乎挨到了腰带上。

没能找到贺子珍那张剧照,找到这《狼毒花》的剧照,反正就是这么个背法。

笔者刚刚当兵时,我们很多新兵背五四式手枪,也喜欢把枪背带调整到最短,再用腰带紧紧地扎住。因为这样的背法,比长长的吊在屁股上显得精干、利索。但盒子炮这样背挎是错误的,它的致命之处在于:

第一,枪背带调整的太短,不方便抽枪。因为驳壳枪枪身特别长,达300毫米以上,所以,枪背带的长度应调整到当右大臂伸直或略弯曲时刚好方便地握住枪柄,然后弯曲大臂,才能把那长达300多毫米的手枪从盒套中抽出。二战时德军一般将手枪置于腰带左前侧,美国兵习惯将手枪斜挎到屁股上或固定在右大腿部,也都是为了右大臂伸直时方便握住枪柄抽枪的。

看上图,这是旧中国两名警察(或商会武装人员)背驳壳枪,看到他们的枪背带的长度没有?

这是解放初期我军三名官兵的照相,驳壳枪枪背带的长度也是同样。

十七年老电影中,片中背驳壳枪的镜头也很能说明史实,比如:

这是1955年出品的电影《董存瑞》中的截图,由老艺人张莹饰演的赵连长,看他的盒子炮那背带的长度,和今天的戏子背驳壳枪也是不一样。

像电视剧中贺子珍那样的携枪法,她要想握住紧挨着腰带的枪柄,大臂就已经弯到差不多极限了,她还能再怎么弯曲大臂才能将那300多毫米的驳壳枪从木盒子里抽出来呢?而且她的枪还是采取的左肩右胁的方式背挎的,而且那枪背带又让皮带给紧紧地束缚住纹丝动不了。我真为她担心,这要是遇到白狗子,人家哪怕就是远在一百米以外冲过来活捉了她,她的枪也未必能抽的出来。至于像《狼毒花》中那几个男戏子那样把枪背带调整得那么短,还要用九龙带(驳壳枪子弹袋)把驳壳枪的背带死死的箍住,遇敌时要想快速抽出枪来,就更是休想。

第二,枪背带被腰带甚至九龙带捆住,无法起到盒子的作用。盒子枪那大大的木盒子除了用于藏枪,还有一个功能,是用来结合到枪的握柄上作枪托使用的。

如果将其用腰带捆扎,势必就得先解下腰带才能移动枪盒,这就徒增了不必要的麻烦,而若是还要捆扎到九龙带里面,那要是想在敌人逼近时把它取到手,就等死后再说吧。

上图是一队国军的手枪兵正在进行瞄准训练,所有驳壳枪全部驳接了木头盒子做抵肩瞄准。

我至今仍然牢牢记得我们那位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团长亲自到警卫排给我们说的一句话:“不管你身上捆了多少条带子,枪的带子都得置于所有带子的最外侧,手枪是近战武器,就更是必须这样不可。”

对于五四式,用腰带捆住枪背带影响并不大。团长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他说的手枪背带必须置于最外侧,应该是用驳壳枪养成的习惯。因为要考虑用那木头盒子作枪托使用,驳壳枪的背带还就必须得置于最外侧。

上图系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等合影,除李本人外,其他每人一支盒子炮,全部置于九龙带和其他带子的最外侧,而不是像狼毒花那样把盒子炮的背带紧紧地箍在里面。

1958年拍摄的影片《粮食》中,有一场汉奸内讧的戏。由方辉饰演的伪军小队长在用腰带打过汉奸四秃子后,重新将腰带系回到腰间。此时,他的身上已经斜背了一支盒子炮,如果图省事,那么他只要将腰带直接扎在身上、把盒子枪的背带也扎在里面就行了,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撩开盒子炮的背带,将腰带扎在了盒子炮的背带里面。使盒子炮的背带置于腰带的外侧。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这也是经过长期军事养成后的动作。就这么一个并非特写的小动作,老艺人那种可贵的敬业精神淋漓尽现。

什么事都不能绝对化、极端化,极少数老照片中,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以后的老照片中,有的警卫战士也将木壳的驳壳枪枪背带扎在腰带里,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一个原因,是如果不考虑驳壳枪木头盒子的枪托作用,只要将背带放得足够长,抽枪应该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另一个原因,那就仍然是年轻人照相时耍酷。

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老照片中,驳壳枪采取左肩右胁的方式背挂,枪的握柄朝前?是的,这也是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是不是照片印反了?还真不是。这样的照片很多,比如:

请注意看他们的驳壳枪,都背挎于右胁,枪柄都是朝前的。而从二人衣服双襟的朝向可知,这照片不是镜像,没有印反。

请回看前边那两个旧警察(或商会武装)的照片,右边那个,右挎的驳壳枪枪柄也是朝前的。而通过照片中显现的牌匾中的汉字可知,这照片同样也没有印反。

前边那张抗联四军人员的合影中,右挎的盒子枪枪柄也全是朝前的。

原来,当年的步兵操典,就是这么规范的。编写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的《步兵轻兵器教练》中规定:

“挂枪之法,先以手枪装于木盒内,木盒装于皮套中,两手握皮带挂左肩斜悬于右胁下,木柄向前,木盒后端垂于弹袋下约三指许(为便于操作,皮带不可太短),木盒贴于右胯骨上,木柄之枪绳,挂于颈部,右臂穿于绳内。”

还不仅仅是操典这样规范,更不可能是个人的爱好,驳壳枪那木盒子的设计,背在右胁的话,枪柄也只能朝前,没办法朝后。请看:

这是德国原装的盒子炮,看看它枪盒上背带的设计,你若将它左肩右胁的背在身上,它的枪柄不朝前朝哪?所以说,当你左肩右胁背挎驳壳枪时,枪柄朝前还是朝后,由不得你,那是枪套设计上的原因。

好长时间我搞不明白,枪挎右胁,枪柄朝前,抽枪多别扭哇!这是为什么呢?

直到后来,笔者看望一位髦耋老者,虽早知其起义人员的身份,交谈中,竟第一次得知老人家曾经在赵寿山38军手枪队当过兵,便把这一问题向他提出,没想到老人思路出奇的清晰。他告诉我,之所以在左肩右胁时要将盒子炮的握柄朝前,是为了左手很快的抓握。

我不解,于是又问:这是专门为左撇子设计的?

老人说,不是。没有专门为左撇子设计的枪。

那为什么要方便用左手抓握呢?老人告诉我,驳壳枪的正规打法,是必须要与枪盒结合在一起,做卡宾枪使用的。枪挂在右胁,握柄朝前,借助右手的前送,左手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抓住枪柄,抽出,而右手在前送时已经抓住了木盒的颈部,左右手共同动作,就能更快的完成木盒与驳壳枪的结合。

握柄朝后就不能这样做吗?也能,但那样就必须右手先把枪抽出,然后再交给左手,右手再去抓握木盒。或者在右手前送的时候将全枪扭转180度,以方便左手抓握。或者用右手握枪,左手抓握木壳,但仍然要将木壳扭转180度。反正不管怎样做,都会比枪柄朝前别扭,完成同样的结合可能就要慢那么零点几秒,而需要用驳壳枪射击时,往往敌情已经十分严重,就是0.1秒,也要争取。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人家的一席话,解开了困扰我几十年的谜团。

老人所说仅是孤证,迄今还没能找到其他资料给予印证,而且此说与国军的驳壳枪教范并不一致。但考虑此乃战技细节,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个人功过等并不相干,没有造假的必要,所以笔者选择基本相信。

不过又一个谜团出来了,即还有很多驳壳枪的枪盒,与上面讨论的正相反,即当你左肩右胁背挎时,它的枪柄不朝前,而是和皮制枪套、五四式枪套一样,朝后,而且从众多老照片中可见,这也绝不是少数。

请回看《董存瑞》剧照中赵连长的驳壳枪,左肩右胁,枪柄就是朝后的。

再回看前边第三图,图中两名解放军战士背着的驳壳枪,是右肩左胁的背挎,如果是左肩右胁,那么他们的枪柄,也同样就只能朝后。

(再次强调,当左肩右胁背挎驳壳枪时,枪柄朝前还是朝后,由不得个人选择,那是枪套的原因。)

请看这张老照片:

照片中两名背挎驳壳枪的红军(抗联)战士很有意思,即左边的战士右挎驳壳枪,枪柄朝前,而右边的战士左挎驳壳枪,枪柄也朝前。显然,这两人背挎的驳壳枪,其枪盒背带的设计是截然相反的。即右边那个战士,如果他左肩右胁的背挎驳壳枪,那么他的枪柄就也只能朝后,而不是朝前。

难道这样的木质枪盒就不需要与驳壳枪结合作枪托使用?亦或是改变为以照顾单手使用为主?待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