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不是只有中医,古印度灿烂的阿育吠陀医学了解下|文史宴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古代医学不是只有中医,古印度灿烂的阿育吠陀医学了解下|文史宴

文/史蒂夫·帕克

医学史专题中我们将会介绍各文明的传统医学,比如中医、印度医、阿拉伯医、西医(欧洲古代医学)等,对于一直被误称为“西医”的现代医学则不会涉及,也不涉及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之争,引起这方面争端的留言不予放出,大家不必徒劳留言引战。

开拓眼界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传统医学中,中医也不是一枝独秀,希腊、印度、阿拉伯医学都记录了不少神乎其神的妙技,当然其可信度跟中国史书的描述一样应当存疑,但如果我们一概采信的话,则绝不在扁鹊、华佗之下。本文先介绍古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其技巧比之中医似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文史宴尊重传统文化,也不会妄自菲薄,中医作为世界传统医学中重要的一支,也会有文章详谈,但不会涉及与现代医学的比较,大家当成历史文章来看就好。

医学史专题:

世界上大多数主要文明都有一位所谓的“医学之父”,他是现实中或者神话中的人物,为一个经久不衰的医疗体系打下基础,而古代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此人通常是男性。

在印度,遮罗迦(Charaka)扮演了这一角色。约2300年前(大司马按:与扁鹊、仓公大致同时),他搜集、记录了大量资料,并将其精炼成为一部经典著作,这部著作构建了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Ayurveda)医学的雏形。这就是《遮罗迦本集》(Charaka Samhita)。

“本集”(Samhitas)即文集或概略,一般的写作形式为诗歌、赞美诗或祷文。这个词最初是指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典籍或经文——四部《吠陀》(Vedas)本集,它们可以追溯到至少3000年前,是在更古老典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吠陀传统上衍生出了阿育吠陀[ 其中“ 阿育”(Ayur)意指“ 生命”,“吠陀”(Veda)意指“知识”],这套医疗体

系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内的其他传统体系有着相似之处。

阿育吠陀概念的核心是五种基本元素,即水(jala,又名ap)、火(tejas,又名agni)、土(prithvi,又名bhumi)、气(pavana,又名vayu)、空或以太(akasha)。这些元素以不同比例结合或相互竞争,就产生了三大主要“ 能量”(dosha)——大致对应于身体中的液态成分,欧洲人称之为“体液”。

印度的这三大“能量”分别是“风”(vata)、“ 胆汁”(pitta)和“黏液”(kapha)。与四体液说一样,“能量”间的稳定平衡会使身体保持健康,而“能量”间的失衡就会导致疾病(大司马按:三能量、四体液与中医的“五行”本质上是近似的)。

梵天(Brahma)

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据说阿育吠陀是由他赐予人类的

每一种“能量”的特性都与一种特定类型的疾病有关。“风”是以印度教风神的名字命名的,如果“风”过盛,就可能导致消化问题,如腹部绞痛、便秘、胀气等。

“黏液”则关系到痰和黏液,流动缓慢且具润滑性,因为“黏液”附着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体内通道上,所以有一定的保护功能。由于“黏液”控制这些湿气较重的组织,所以一旦不平衡就可能会导致感冒、咳嗽和哮喘。

这种“能量”沿着被称为“输管”(srotas)的通道在全身上下转移、流动。在某些形式的阿育吠陀中,“输管”还携带着营养和废料,甚至还有知识或者信息。

《遮罗迦本集》描述了13种“输管”。其中3种是身体和环境之间的接口,形成了一些管道,用于吸气、进食和饮水。另外7种与“组织”(dhatus,见下文)有关,其他3种则负责运走废料。其他阿育吠陀经典的作家又添加了3种“输管”——脑海中思维的流动、月经时血液的流动、哺乳期奶水的流动。这16种“ 输管”在很大程度上被如今的阿育吠陀所继承。

阿育吠陀的另外两个深层次的核心概念是“ 组织”和“ 阿耆尼”(agni)。

“组织”是结构部件,类似于身体组织。七大“组织”分别是血液、淋巴、肌肉、骨骼、骨髓、脂肪和生殖器官的分泌物(精液和卵子),并且每种“组织”都具有相应的“能量”通道。所以肌肉组织(mamsa)伴有携带营养和废物的“ 肌肉输管”,而骨髓组织(majja)对应着供应骨髓营养的“骨髓输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营养物质也会供给包括大脑在内的神经和神经组织。

“阿耆尼”的大致意思是“消化之火”,是阿育吠陀中的终极奥义。“阿耆尼”是印度教火神的名字,在阿育吠陀中指人体的吸收能力,以及对许多生理过程的处理能力,包括饮食和新陈代谢等综合生化反应,甚至包括经验和记忆,同时“ 阿耆尼”还可以点燃或焚烧废料以将其去除。

19世纪的印度药剂师

正在配制阿育吠陀药品

遮罗迦的经历鲜为人知。他可能出生于公元前300年到前200年之间,而且可能是一名宫廷医生。

根据传说,梵天(印度教的创造之神)将知识传授给另一位神——昙梵陀利(Dhanvantari),他希望借此来缓解人类的病痛。然后,昙梵陀利就将其传给人类,通过一些老师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包括阿提耶(Atreya)和阿格尼吠沙(Agnivesa),并最终传给遮罗迦,遮罗迦就将其撰写为一部开创性的著作——《遮罗迦本集》。

几百年来,他的原始文本经过了人们反复的修订和校对。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有着诗一般的写作风格,包含8个主要部分,有120多章、8400 多节(一种方便学生记忆的表达方式)。它主要研究阿育吠陀医学中被称为内科医学(kaya-chikitsa,即“ 体内治疗”)的领域。

与希波克拉底的教学内容一样,《遮罗迦本集》介绍了一个医生所需具备的素质,并指导他应该如何检查病人以找到疾病的根源,以及如何预后和开具处方进行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对身体的伤害都很小,其中包括具体的饮食、锻炼以及超过2000种以草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法。整部《遮罗迦本集》的重点是通过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来预防疾病。

阿育吠陀的另一部开创性的伟大著作是《妙闻本集》(Susruta Samhita),这部著作可能是在《遮罗迦本集》几百年之前编写的(大司马按:在扁鹊、仓公之前)。它主要研究的领域是阿育吠陀的外科手术(shalya-chikitsa),作者据说是妙闻(Susruta),此人是与遮罗迦一样身份模糊不清的人物,其生平可以追溯到约2500 年前。

《妙闻本集》的作者妙闻

《妙闻本集》同样也经过后人的修订和扩充,而且考虑到其中有关创伤的内容,这本书中有一部分可能撰写于冲突和战乱时期。

《妙闻本集》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许多复杂而大胆的外科技术,也介绍了许多医疗器具和药物。尽管其中的细节在之后的许多版本中各不相同,但都包括拔牙,使用套管针(一种注射器)排液,修复疝气和骨折,静脉放血疗法,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切除手术),扩大狭窄的食道或尿道,使用强酸、强碱或烙铁灼烧痔疮,剖宫产等手术流程。

这本书还介绍了如何进行手术训练,包括在动物尸体和蔬菜上练习刀功;并且提供了处理并发症的方法,包括急性出血、腹泻、呕吐、咳嗽、勃起功能障碍和不孕不育。这本书总共描述了超过1000种医疗病例和800种治疗方法,其中大部分是草药治疗。

《妙闻本集》从主流阿育吠陀医学中的三大“ 能量”出发,提出了第四种“能量”——“ 血”(rakta),这一“ 能量”在标准体系中属于“ 组织”。这使阿育吠陀医学更接近于希腊的四体液说,但第四“能量”的概念,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在《妙闻本集》和《遮罗迦本集》之后,公元4~6 世纪时,《八支心要集》(Ashtanga Hridayam)和《八部功总集》(Ashtanga Sangraha)问世。这两部书可能是伐八他(Vagbhata)的著作,此人是佛教医师和医学权威,生活的地点可能在如今的巴基斯坦。

伐八他将《八支心要集》的内容组织为八个(ashta)部分:内科,妇幼科,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精神病学),头、眼、耳、鼻部位的疾病,普通外科,毒理学(如治疗服毒和蛇毒),复健学和包括催情药治疗在内的性医学。作者引用或借鉴了两部更早期作品,但更侧重于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并加入了最新的手术和药物知识。

阿育吠陀第四个令人崇敬的来源是《鲍尔古本》(Bower Manuscript),这部手稿是以英国军方情报官员汉密尔顿·鲍尔(Hamilton Bower)爵士的名字命名的,此人于1890 年在中国西北地区工作时发现了这本手稿。

《鲍尔古本》与《八支心要集》大致属于同一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甚至4世纪,手稿中包含大量有关药品尤其是阿育吠陀医学的信息,并且收录了很多食疗处方。

《鲍尔古本》开头详细引证的草本植物之一就是大蒜(Allium sativum,印地语为lahsun,梵文为lasuna)。这种最受崇敬的植物原本来自中亚,大概产自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兴都库什山脉。大蒜药用方法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至少5000年前,至今仍是阿育吠陀建议使用最多的草药疗法之一。

阿育吠陀医学的另一部开创性的著作——《迦叶波本集》(Kashyap Samhita)解释道:“大蒜的种味辛辣、茎味咸苦、叶味干涩,而它的“果报”(vipaka,阿育吠陀术语,表示消化后的效果)却芳香。”伐八他提出大蒜对于复健、“顺畅”消化和用作综合兴奋剂都很有帮助,此外它也被推荐在咳嗽和感冒时用于解除充血和祛痰,而且(因为具有我们现在所说抗菌功效)它可以缓解皮肤问题,包括鼠疫溃疡、瘰疬(结核病的一种形式)溃疡、天花出疹、麻风病病变、狂犬咬伤、口腔和阴道的鹅口疮等。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常常会使用两种香料,分别是肉桂和豆蔻。

肉桂皮,取自锡兰肉桂(Cinnamomum verum)及相关树木,因对“黏液”这一“能量”有着强大的疗效而闻名,这就使它有助于治疗呼吸系统的问题,如感冒、咳嗽、鼻塞、咽痛和呼吸道感染等,也有助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部灼热、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豆蔻,取自小豆蔻(Elettaria)及豆蔻属(Amomum)植物,被视为“ 温性”的,用于平衡“ 风”和“ 黏液”两大“ 能量”。同样,豆蔻通常用于解决肠胃疾病,如恶心、胃痉挛、胀气等,还可用于肺和呼吸道疾病,包括鼻炎等过敏问题。它也因可以促进食欲、刺激普通组织而闻名。

阿育吠陀医学是世界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