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角:甲午之战后晚清海军重建,我们认为其比战前更务实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日本视角:甲午之战后晚清海军重建,我们认为其比战前更务实

编者按:本文的上篇(中日海军同时从零开始,日本如何分析甲午之战中国惨败?)简述了甲午战争前清朝海军的发展,中日海军的交往以及从日本视角分析了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本文的下篇将关注于甲午战败后晚清政府重建海军的努力、举措和影响海军重建的内外因素,同时还探讨了建设海军的意义,某些观点颇为新颖,值得思考。

1、清末海军的重建

甲午战争之后,作为清朝海军主力的北洋舰队不复存在,海军衙门被撤除,北洋舰队的管理机构也随之解散,但清政府并非放弃海军的重建,从福建舰队借调数艘舰艇,又向英国和德国订购了5艘巡洋舰,至1899年北洋舰队恢复到13艘舰船、2万吨以上的阵容。

■"海圻"号巡洋舰,该舰是中国在甲午战败后向欧美求购的主力战舰之一,题图即为"海圻"号在1898年1月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下水时的留影。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海军的重建得到了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列强的背后推动。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列强虽然踏足中国,但仍对拿破仑口中的"睡狮"怀有戒心。但是,清朝在甲午战争败北后,其腐朽羸弱暴露无遗,列强纷至沓来,在中国获取了巨大的利益。1900年,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席卷北方京畿地区,清政府不仅不予镇压,还企图趁乱驱逐列强势力,与各国交恶,致八国联军进占京津。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期间,中国国土沦为他国的战场,清政府却无能为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之际,参战的各国士兵并排合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刻。

看到清政府国权沦丧、无力自主的状况后,各国列强为了保全在华既得利益,不再逼迫清政府,转而帮助其通过局部改革维持统治能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1907年开始的兵制改革。在此次改革中,自古就负责国防事务但早已名存实亡的兵部改为陆军部,下设海军处。相比之前的海军衙门,海军处拥有更明确和更集中的权限,在组织职能上相当于日本的海军省。可是,从甲午战争败北后裁撤海军衙门到设立海军处,清政府竟然用了12年时间才完成海军组织机构的改组和统一,而且还是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进行制度改革是何等困难。

在海军重建时期,清政府由中央朝廷主导的政治改革也同时推进,由于没有外国列强的干涉,进展顺利。1908年末,宣统帝溥仪登基,实权掌握在摄政王,即其父载沣手中。载沣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曾访问德国,举止持重,维护国体,甚至令德皇威廉二世都深为感佩。掌权后的载沣决定压制汉族官僚势力,将权力集中于以皇族为中心的满族权贵手中。

■1908年担任摄政王总揽朝政的醇亲王载沣。

首先,载沣决定将海军处脱离陆军部,扶植其弟载洵出任海军大臣,作为主导海军重建的实权贵族。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将涉及海军的一切事务都从陆军部及其官僚阶层剥离,确立了海军独立的人事权和决策权,从而推动了军令军政的组织化进程。

在制度上确立了海军独立性的同时,载沣也着手舰队和基地体系的整顿。在以北洋舰队为核心的时期,清朝海军只重视武器装备的购置,忽视后方基础保障,甚至在甲午战争开战前夕还耗费巨资筹办慈禧太后的寿宴,拖延海军装备的添置增补,不得不说这是造成战争失败的一大原因。

军港的重整是当务之急。以1897年德国租借胶州湾为开端,广州、威海卫、大连、旅顺等良港接连被列强占据。为此,载洵在1909年8月下旬视察全国海军军力状况时,顺带寻找适合新设军港的地点。

■摄政王载沣之弟载洵,他于1909年被其兄任命为筹办海军大臣,成为晚清海军重建的领导人物。

清朝在大沽、上海、福州、黄埔四地建有可修理舰船的船坞,其中大沽规模较小,处于废弃状态;福州马尾港的水深和宽度都很理想,建有中国最大的船坞,但湾口潮流湍急,不适合舰艇出入,加上规模较大,设施修整和设备更新都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上海和黄埔也条件优良,但船坞都无法容纳新购入的4000吨级巡洋舰;最后决定在视察途中经过的浙江象山兴建大型船坞,还计划在此设立军港司令部等基地设施。

在海军人才方面,从甲午战争之前在职的海军人员中重新选择录用优秀人才作为补救之策,此外重建船政学堂,同时设置了六个海军实习学堂,作为类似日本海兵团的基层水兵培训机构。

■今日重建的福建马尾船政衙门旧址,这里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

在远景规划方面,制定了一项"七年计划",预计在1915年完成。该计划首先用两年时间对现有的舰船设施进行彻底的调查,并重新配备到各地,建造小型舰艇,培养操舰等人才,从第三年起重组北洋、南洋等舰队,并整合为担负外海防卫的巡洋舰队和负责沿岸警备的长江舰队,逐步推进海军舰艇的统一指挥。虽然七年计划不如当年购入"定远"和"镇远"那样富于冲击力,但是一个稳步前进的长期计划,反倒更显示出清政府对于海军重建认真务实的程度。

2、以日本为范本的海军重建

在结束国内视察之后,载洵又组织海军考察团前往欧洲进行海外考察,以关系较为深厚的英国、德国为首,之后又游历了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和俄国。

1910年2月,载洵考察团回国,8月再赴日本考察。此前中日两国兵戎相见,此时通过日俄战争,日本已在中国东北立足。当时,日本的对华外交政策基本是通过融合的态度培养互信关系并笼络人心。日本以援助清朝海军重建为契机,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宫廷内外,并在中国订购舰船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8月末,海军考察团从上海开赴长崎,陆续前往三菱长崎造船厂、神户川崎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参观学习,与日本要员和高级军官会面,之后于9月上旬前往美国考察。10月23日,从美国返程的考察团再度抵达横滨,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访日之旅,拜访了皇宫,参观了海军省、海军大学和参议院,最后到吴和佐世保的海军工厂考察,于11月2日启程归国。考察团去程的参观为非正式活动,而返程时则为正式访问,日本方面的招待均细致入微,没有任何疏漏,考察团的行程一切顺利。

■1909年载洵率团访问欧洲时乘坐马车穿行在柏林街头的留影。

考察团回国后不久的1910年12月,海军部成立,取代了原有的海军处。同时,在海军大臣属下又设置了军制、军政、军学、军防、军医、军枢、军储、军法八部司以及主计处,分管各项业务,进一步强化了权力集中,使海军部成为更适合近代海军运行的组织。另外,在甲午战争之前人情关系横行的海军人事制度也通过三等九级的军衔制确定下来。访问日本期间获得的日本海军组织的相关资料对于海军部的组织构建起到了范本作用。

载沣的理想是将清帝国建成像德意志帝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已经先行确立了君主立宪体制,并且具备了击败沙皇俄国的实力,因此日本得到中国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海军重建过程中,清朝与日本主要在两个方面建立了协作、参与关系。首先是人才教育。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地理距离较近,而且物价远较欧美国家便宜,是各方面条件俱佳的留学目的地。之前,清朝派遣留学生多前往英法等国,但在甲午战争后将目光转向日本,在1899年曾向日本咨询能否接受五名留学生前往海军兵学校学习,日方以兵学校"仅限招收能够成为日本海军军官的学生"为由拒绝接受中国留学生。

■日本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红砖楼,中国曾希望派遣留学生前来学习,遭日方拒绝。

随着两国海军交流的逐步深入,日本商船学校最先接受中国留学生前来学习技术,之后经过多次协商,日本同意中国留学生首先在商船学校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可前往海军术科学校接受炮术或水雷的军事技能培训,并参加航海实习训练。

在清政府设立海军处时,日本方面主动提出可以协助清政府培养得力的海军军官,此后有134名中国海军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最终有78名留学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包括最后的航海训练。

这些留日海军留学生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辛亥革命后加入了中华民国海军,在北京政府的海军机关和海军学校里担任教官、教师,其中产生了不少高级军官,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建立的东北海防舰队中有很多留日学生的身影。

■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两广总督张之洞。

日本协助清朝海军重建的另一个方面是舰船整备。日本竟能独立建造战舰的事实让很多清朝高层官僚深受刺激,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面对中法战争的失败,他对清朝水师的贫弱哀叹不已,之后以一己之力创建了黄埔造船厂,于1885年建成4艘炮舰,将黄埔打造成洋务派官僚的重镇。

1902年,南洋舰队划入张之洞的管辖范围,他淘汰了丧失战力的老旧舰船,节约开支,筹措经费,计划新建6艘内河炮舰。为了迅速形成战斗力,其中4艘向海外订购,他选择的造船厂家就是日本神户川崎造船厂。1907年,由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的内河炮舰"江亨"、"江利"、"江贞"、"江元"号交付中国。通过此次交易,清朝海军与日本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有了这样的先例,载洵率领考察团访日期间,向三菱和川崎公司订购了900吨级炮舰"永丰"和"永翔"号。值得一提的是,"永丰"号是三菱长崎造船厂首次接到国外订单,该舰就是后来在中国海军史上大名鼎鼎的"中山"舰。

■今日被打捞修复后陈列展示的"中山"舰,该舰是载洵访日期间向三菱长崎船厂订购的。

3、海军重建与美国

美国同样插手了清朝海军的重建。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后,美国开始将日本视为假想敌之一,但出于对欧洲列强的防备,美国不可能将海军力量全部集中于太平洋,故而美国希望通过支持清朝海军重建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以期对日本形成夹击之势。

美国计划向清朝海军重建提供的支援如下所示:

A、 美国政府出资建造清朝海军需要的舰艇,再视清朝的财政状况要求偿还;

B、 同样以政府贷款的方式协助中国进行军港的设计和建设;

C、 美国无偿派遣教官前往中国进行海军军官的教育,也接受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汉普顿锚地向"大白舰队"的官兵们发表演讲,这位"大棒总统"不仅派出舰队威慑日本,更试图参与中国海军重建,以为外交牵制。

与日本相比,美国的援助方案力度更大。这项军援政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对日本的强硬态度,也与继任的威廉·塔夫脱总统积极推行的"金元外交"有着密切关系,体现出对东亚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当时,美国已经结束国内市场的扩展,强烈渴望打开中国门户,作为其海外市场。在瓜分亚洲的殖民竞争中所得有限的美国为了排挤后起进入中国的日本进而取代其地位,不惜血本地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在结束欧洲的考察后,载洵又率团先后考察了日本和美国,这也反映出数年来中美的交往和合作。换而言之,清朝在重建海军之际,将日美置于外部援助的天平两端。载洵考察团于1910年9月4日离开日本之后,于9月19日开始正式访问美国。考察团成员与以塔夫脱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商界要人举行会谈,考察了军港、海军工厂和海军学校等地。不过,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载洵考察团此次访美只订购了一艘军舰。

■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他在任期间曾主动提出支持中国的海军重建。

1911年3月,塔夫脱总统再次提出支持中国的海军重建。经过两国协商,美国同意提供2500万两无抵押贷款用于中国订购军舰,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尔斯·施瓦布作为主要造船商代表将访问中国,之后启动借款程序。中美双方达成了一般性意向协议,此后将在具体协商计划的同时推进实施。然而,在两国继续协商的时候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清朝宣告灭亡,此项合作就此中止。

4、建设海军的意义

甲午战争战败之后,一度形同消亡的清朝海军在清末仍踏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与国力相符的战力缓慢复兴,但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海军重建的脚步暂时停止了。在此,大致梳理一下清朝灭亡之前中国建设近代海军的意义。

19世纪60年代,清帝国意识到本国没有强大的海军难以对抗欧洲列强,于是着手建设西式海军。对于由满族支配汉族的清朝来说,即便是经历了鸦片战争这样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败危机,清朝高层视西洋为蛮夷的观点仍然没有改变,他们认为只需将西欧先进的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移植到中国,即可重振国威,这也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主旨,李鸿章大力创建扶持的北洋舰队就是象征。

■后人通过电脑复原的北洋舰队鼎盛时期的舰队阵容。

不过,几乎在同一时期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的日本在进行近代化的努力上更为彻底,建立了更为统一的海军,并在战场上彻底击败了北洋舰队。通过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跻身帝国主义国家行列,并以朝鲜半岛为踏板强化在中国的利益。

失去海军的清帝国成为列强蚕食的绝佳对象。1901年义和团运动时,包括日本在内的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掳掠,清政府却只能仓皇出逃。日俄战争爆发时,本国国土成为他国相争的战场,清政府却为保持中立而拼尽全力。日俄议和时甚至没有请中国代表到场,这一切让之前对改革持消极慎重态度的保守派官僚也颇受触动,感到危机深重,转而支持进行政治改革。

■日本人绘制的表现1894年黄海海战的绘画,甲午之败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的最大挫折。

1906年,清政府制定了以君主立宪制为基础的宪政方针,列强出于保护在华权益的需要也希望清朝政治安定,纷纷支持改革。在外部压力缓和的情况下,清朝开始了海军重建和近代化改革。海军重建始自1907年海军处的设置,是与君主立宪制的整体改革密不可分的举措。就外部而言,通过重建海军显示出在军事订货、海军设施建设上的市场需求和获利机遇,从而吸引外来投资;就内部来说,将改革派的注意力引向近代海军的创建,从而避免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政治危机。总体而言,重建的清朝海军与甲午战争之前相比,虽然有坚实的计划,但没有明确的假想敌和国防策略,并因为辛亥革命的爆发而止步不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