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东北人烟稀少,却爆发一场巨大灾难,带走无数百姓的生命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晚清的东北人烟稀少,却爆发一场巨大灾难,带走无数百姓的生命

满洲里,鼠疫从此开始传播

鼠疫,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瘟疫,其传染速度之快,致死率之高在众多瘟疫中可以说是十分突出。而发生在东北的这场鼠疫又正处清朝末年,尽管谁也没有想到鼠疫发生的次年,清帝国便在武昌起义之后轰然倒塌,但这场鼠疫对风雨飘摇中的清廷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一、旱獭,鼠疫的病源所在

1910年10月25日,这对于清王朝来说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天,但在东北黑龙江的满洲里,在中国土地的最北端,一场席卷了整个东北乃至华北的部分地区,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的鼠疫由此爆发了。有意思的是这一场“鼠疫”却并不是由老鼠引发的“血案”,而是由生活在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种名为旱獭的小动物引发的。

旱獭

原来在20世纪初期,旱獭的皮毛就如同今日的“貂皮”一般,是一种十分流行且象征着“高贵”身份的毛皮,人们将其通过特殊的手艺加工后,成色堪比市场上一向盛行的貂皮,由此旱獭皮毛成为国际市场上非常受追捧的商品。1910年在国际市场上成交的旱獭皮毛竟达到了1907年的六倍还要多。在鼠疫爆发的满洲里地区,1910年的成交量甚至到了250万张。高昂的利润促使东北地方与俄罗斯地方官员以及两国商人为谋利而雇佣猎人大量捕杀旱獭以获取其皮毛,甚至许多没有捕猎经验的人从内地“闯关东”至东北参与到这场“全民捕杀狂欢”活动中去。

偷猎获得的旱獭皮毛

由于鼠疫是一种自然世界中的野生动物疾病,虽然经常出现,但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其破坏性不会如此巨大。但由于许多没有丝毫打猎经验的农民盲目猎杀旱獭,致使许多携带鼠疫病毒的旱獭也被猎杀并拿去贩卖,这就使得旱獭成为鼠疫得以迅速且大范围传播的重要媒介与疫源物,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鼠疫就此爆发了。

二、鼠疫在东北蔓延

此次鼠疫其实在俄罗斯最先发生,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员稀少,鼠疫爆发之后得到当地政府的迅速管控,情况很快便得以控制。但由于俄罗斯将有感染鼠疫嫌疑的中国人驱逐回中国领土,使得大量捕杀旱獭的工人将鼠疫带回到东北地区,1910年10月25日,刚从俄罗斯回国的一位中国捕猎者在满洲里因鼠疫死亡,继而他所居住房屋的同伴、房东及其家人都随着死去,鼠疫就此爆发。

鼠疫导致无数人死亡

由于东北地区人员稀少,大量居住者都是从华北内地前来“闯关东”的,这些困苦的人多居住在简陋密闭的客房里,且一屋往往有数十人拥挤在一起,一旦爆发鼠疫,一个房屋的人都会因感染传播速度极快的鼠疫而暴病身亡,在医疗条件十分落后的此时,鼠疫无药可救。11月8日,鼠疫迅速从满洲里扩散至北满地区的中心城市哈尔滨,时任东三省总督的锡良曾对鼠疫的蔓延进行如此形容:“如水泄地,似火燎原”,可谓是十分形象的表现了疫情蔓延的迅速且广泛。鼠疫沿着交通路线一路南下,由北向南,由城市至乡村,民众死伤惨重,整个东北笼罩在死亡的恐慌紧张氛围中。鼠疫扩散至整个东三省然后南下至华北地区,山东都开始出现鼠疫,据统计,这次鼠疫共造成60000余人死亡,这对于人口稀少的东北地区来说可谓是数量十分庞大。

老照片:闯关东前来东北的谋生者

三、清政府的积极应对

尽管此时的清政府已是风雨飘摇,但面对如此迅速且危害巨大的鼠疫,中央政府依旧采取积极的措施用以抵制这场瘟疫的继续蔓延。清政府首先在中央成立“中央卫生会”并督促地方政府成立专用于防疫的机关,东三省都纷纷设立省级防疫总局,下设医务科等各种用以防疫的机关,东北地方政府还派出数十名工作人员在属地范围内挨家挨户的稽查鼠疫的防治与传播情况。除成立相应机构之外,清政府还颁发了有关防疫的许多条规章程,例如在奉天地区,政府颁发了《奉天防疫事务处订定临时防疫规则》,对防疫工作作出细致的规划部署,使工作人员得以有章可循。

地方成立的防疫机构

在清政府作出的种种防疫举措中,最为关键的一招便是将著名防疫专家伍连德派往东北并令其总管东北防疫工作,伍连德是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的海外华侨,1896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位,190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伍连德回中国之后担任中国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在1910年的鼠疫中被清政府任命为东北鼠疫防治工作的总管和外务部医官。伍连德前往东北后要求地方政府立刻对病人进行隔离,随后阻断主要交通线,以防止疫情的无休止蔓延,对于病逝者伍连德主张施以火葬,将死难者尸体全部烧毁以彻底断绝鼠疫扩散。

我国著名防疫专家伍连德

种种措施使得疫情得以控制,不再像爆发之初那样传播的如此迅速,而此次防疫工作也成为政府与民间共同合力,推动防疫体制完善与宣传防疫知识的重要窗口。尽管清王朝在疫情结束的当年便宣告结束,但鼠疫所推动的防疫工作的进步依旧被民国政府所继承,成为后世治理瘟疫的宝贵经验。

前往东北的防疫人员

文史君说:

疫情的出现和蔓延可能是天灾,但其无休止的蔓延和扩散一定是人祸,当疫情出现,政府与民间如果不能通力合作反而互相推诿,疫情只会蔓延的更加迅速,死伤者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鼠疫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破坏自然生态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国家在面对疫情面前的处理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焦润明:《1910—1911年的东北大鼠疫及朝野应对措施》,《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03期。

2. 张春艳:《1910—1911年东北鼠疫灾害及应对措施》,《兰台世界》2014年第28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