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1989年改名,为何说它改得很成功呢?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1989年改名,为何说它改得很成功呢?

在福建省的西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武夷山市。武夷山市原名叫做崇安县,它的东部和浦城县接壤,南面和建阳县相接,西面又和光泽县相邻,北面则是与江西省铅山县交界,西北面的分水关是闽赣两省的重要通道。全市东西宽七十公里,南北长七十二公里,境内总面积将近2800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气候非常宜人、雨量也非常充足、四季常青,这些正适合了茶叶和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个地方是我国著名的茶区、粮区。同时,此地也是闽北地区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瑰丽、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

说起武夷山市的历史,它的原名叫做崇安县,我们查阅关于崇安的记载,最早的记载来自于《汉书·郊祀志》,书中记载:汉武帝祀“武夷君用干鱼”。

到了后唐时期,这个地方归属于当时的建平县,也就是现在的建阳市管辖;公元941年,也就是闽王永隆三年,王审知把建阳县的西北乡划分出来,设置了温岭镇,也就是今天的武夷山地区。

公元951年,也就是南唐保大九年,因为这个地方境内有崇山、崇溪,并且寓意着安宁的意思,所以把温岭镇改名为崇安场。到了公元994年,也就是宋淳化五年,崇安场升格,变成了崇安县。在宋代,崇安的辖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先后把当时建阳的13个里,都并入了崇安县,再加上崇安原来管辖的面积,最后形成了管辖19个里的县域。

在元、明、清这一段时期, 崇安县一直隶属于建宁路或者是建宁府。到了民国时期,崇安县隶属于第三行政区,在民国二十九年,崇安县的面积又一次扩大,并入了当时的建阳的部分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后,崇安县经历了一系列区划调整,一直到了1985年, ,崇安县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崇安县改名为武夷山市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人口不断发展,截止2016年,人口达到了将近25万人,境内交通便利,公路,铁路,高铁贯通,境内还有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武夷学院,这在一个县级市是不多见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