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被称为决战中的决战,是大决战三大战役中战果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战役,也是国民党军相对更占据优势,那么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到底有没有翻盘取胜的机会?
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有没有翻盘取胜的机会?
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被称为决战中的决战,是大决战三大战役中战果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战役,也是国民党军相对更占据优势的,那么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到底有没有翻盘取胜的机会?
相比三大战役的其他两场,辽沈战役解放军是90万对55万,国民党军几乎没有翻盘的可能,即便是在塔山,老周在以前的文章也介绍过,解放军还占有炮火上的压倒性优势,不但火炮数量更多,而且炮弹也更为充裕,在地形狭窄的塔山,占据了炮火优势,就意味着胜利。
退一步说,即便国民党军突破了解放军的塔山防线,但在塔山后面的高桥,林彪还有后手,部署了东北野战军的总预备队——1纵,这可是东野头号精锐主力,后来在朝鲜战场上赫赫有名的万岁军。试问,经过塔山激战后的国民党军,在野战条件下,面对军容齐整战力强悍,还是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1纵,又有几分取胜的把握?所以塔山之战其实根本没有悬念,就连塔山都是如此,就别说其他了,国民党军在辽沈也是毫无胜算的。
解放军在塔山之战中拥有炮火优势
平津战役就更不用说了,傅作义集团50万,面对解放军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总兵力超过100万,怎么打都是输。
只有在淮海,国民党军还可能有一丝翻盘的可能,毕竟是80万对60万,好 歹在兵力上还是国民党军占优势。但是,国民党军的80万只是纸面上的数字,是把徐州“剿总”作战序列中的部队全部都算了进去,而实际上有些部队并没有真正参战:
国民党军的80万是战役开始时,徐州“剿总”作战序列所属的6个兵团、2个绥靖区,31个军78个师,约70万人,再加上战役过程中,从华中“剿总”调来的1个兵团4个军11个师,约10万人,这样总共80万人。
这就来逐一盘点国民党军的实际参战兵力:
邱清泉第2兵团,5个军14个师,实际参战5个军13个师(74军57师还在浙江金华整训),约10万人;
李延年第6兵团,4个军10个师,全部参战,约8万人;
黄百韬第7兵团,5个军12个师,实际参战5个军11个师(第100军19师在江苏镇江整训),约10万人;
刘汝明第8兵团,2个军8个师,全部参战,约6万人;
黄维第12兵团,4个军12个师,实际参战4个军10个师(第14军303师又2个团留守武汉),约10万人;
李弥第13兵团,2个军6个师,全部参战,约5万人;
孙元良第16兵团,2个军4个师,全部参战,约2万人;
周碞第1绥靖区,5个军10个师,约8万人,全部都没有参战!
至于冯治安第3绥靖区,2个军4个师约3万人,在战役开始的第三天就有3个师又1个团约2.3万人起义了。
实际参战兵力只有24个军61个师,约51万人,即使算上第3绥靖区的全部兵力,满打满算也就54万人。
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实际参战兵力也就54万人
解放军方面,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40个师,共约36万人;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19个旅,共约15万人;以及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约9万人,合计60万人。
所以实际双方参战兵力是解放军60万对国民党军55万,国民党军虽然没有传说的80万之众,但比起辽沈和平津,兵力对比上的差距明显要小多了。这也就意味着,解放军淮海战役的难度肯定要比辽沈和平津大得多,事实也确实如此。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伤亡达到13.6万人(其中阵亡2.59万,失踪1.1万),超过了辽沈和平津的伤亡总和,辽沈伤亡6.9万人(其中阵亡1.4万人,失踪1800人),平津伤亡3.9万人(其中阵亡7000人,失踪才936人)!炮弹消耗淮海战役高达67.99万发,也超过了辽沈15.6万发和平津15.2万的总和。
同时,也意味着国民党军很可能会有翻盘的机会,那么到底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面对解放军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的夹击,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只有三种选择:战、守和撤。
战,战争初期国民党军在兵力装备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都以失败收场,如今,在兵力装备都已优势不再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取胜?
守,徐州“剿总”以陇海路和津浦路两条铁路干线为依托,兵力布阵呈十字架形态,完全是一副被动挨打的恶劣态势,即使全线收缩退守徐州,只要解放军截断徐州到蚌埠交通(战役开始后中野攻占宿县就是这样做的),那么数十万大军猬集于徐州弹丸之地,一旦粮食弹药消耗殆尽,就是全线崩溃的结局。
撤,才是国民党军唯一比较现实的可行战略,能够将徐州“剿总”的主力撤到蚌埠已经是上上大吉了,这也是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最好的结果。
如果国民党军从一开始就能很清醒地正确分析双方的实力对比,或许还有将徐州“剿总”主力大部安全撤到蚌埠的可能。
当1948年11月11日,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地区陷入解放军合围,蒋介石决定徐州主力东援黄百韬,与解放军在碾庄地区展开主力决战,显然是太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就算是双方硬碰硬地正面对决,国民党军也绝占不了便宜。
而有不少人对杜聿明以黄百韬第7兵团在碾庄坚守七天,以李弥第13兵团守备徐州,以邱清泉第2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会合黄维的第12兵团共三个兵团先击破刘伯承中原野战军6个纵队,然后回师向东,再同解放军华野决战的计划十分赞同,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国民党军是有可能实现翻盘的。
认同这个计划的前提是黄百韬兵团确实在碾庄坚持了十二天,看上去似乎杜聿明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但问题是,凭什么就能确定在这十二天里,国民党军的三个兵团就一定能击破中野的6个纵队?如果国民党军真有这样的能力,根本就不会出现大决战的局面了,早已将解放军主力消灭了。
实际上杜聿明这个计划是在耍花招,三个主力兵团寻歼中野就是个幌子,当黄百韬兵团被歼,而中野主力又没能捕捉到,徐州在华野主力的威胁下继续坚守已经毫无意义,那么三个主力兵团就可以撤到蚌埠,这才是杜聿明的真正想法,他的本意就是要放弃徐州,保全三个主力兵团,只是他很了解蒋介石,如果直接提出放弃徐州将三个兵团撤到蚌埠,蒋介石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所谓击破中野的计划。
杜聿明击破中野的计划就是个花招
应该说杜聿明是国民党军将领中头脑比较清醒的,将徐州主力撤到蚌埠才是最明智的。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的唯一机会就是当解放军在碾庄合围黄百韬兵团后,徐州主力就立即全力南撤,而从华中赶来的黄维兵团也不用去宿县,而是直接到蚌埠。这样,国民党军徐州三个兵团可能会遭到华野5个纵队(也就是徐东阻击的部队)的追击,而苏北兵团3个纵队还远在睢宁,距离较远已经无法赶上,徐州的三个兵团最多在撤退过程中损失一半,大约三到四个军,但还能有四五个军撤到蚌埠,加上黄维兵团、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至少还能保全十四五个军30万人。
以牺牲黄百韬兵团,壮士断腕弃车保帅,保全徐州主力的30万部队,就是国民党军最好的结果了。要是国民党军在蚌埠还能有30万主力部队(包括邱清泉和黄维两大王牌主力),那么还能有力量守淮河守长江,保有江南半壁,这已经是国民党军最乐观的结局了。
一句话来总结,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中,既不可能打得赢,也不可能守得住,能够将主力撤到蚌埠就已经是要烧高香的最好结果了。而蒋介石和国民党军高层显然没能清醒地认识到双方实力,先是想守,再是想打,最后输了个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