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秦攻百越的统一之战
公元前218年,在统一六国仅三年后,五十万秦军跨越五岭,向楚国以南的岭南百越大地发起了统一大战。百越族顽强抵抗,不断骚扰秦军的补给线,同时发动起各部落联盟,在密林深处伏击了秦军,统帅屠睢被杀,秦军流血漂橹,战争陷入困境和僵局。
图2. 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秦军在百越之地还是遭遇了滑铁卢
自统一以来,秦军未尝遭遇如此大败,秦始皇震怒,追问失败原因,自然是补给不畅,兵力不足之类的客观理由,再有就是已战死疆场的屠睢轻兵冒进。统一后的秦王朝已经据有全中原之力,秦始皇不会善罢甘休,路不通修路,兵不够派兵,将不行换将,于是,任嚣赵佗被任命为新的统帅,监御史禄被任命为灵渠修建总管,打通中原到岭南的水路交通喉结-灵渠古运河。
图3. 岭南三郡范围推断图
有必要先补充一下秦朝的地方官制。秦朝的郡县通常设立守、尉、监御史三种官员。郡守管理政事,郡尉管理军事,郡监御史负责监督官员的权力,同时还有推荐人才、代理政事或领兵打仗等临时任务。郡守、郡尉、监御史三种类型的官员实际上体现了军政分离、权力监督和干部储备等一系列的因素,在两千多年前就体现出划时代的先进性。
当然,三权分立的弊端也是明显的,权力的分散和相互制约造成效率的低下,只有在现代化通讯技术的前提下,才便于采用。后来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便在岭南三郡只设置了一名南海尉来统领军政大权,便于在新征服地区实行高度集权的军管状态,可惜在结束军管之前,秦王朝就遭遇了灭顶之灾,南海尉任嚣和心腹赵佗对秦王朝没有什么血浓于水的感情,干脆划山而治建立南越国,当了岭南的土霸王,此为后话,本节不表。
图4. 灵渠全景图
经历大败后,秦军在漓江的美丽山水边驻扎下来,舔舐伤口,恢复气力。一边新任主帅任嚣赵佗率领新到之军日夜枕戈待旦,加强操练,三年不敢解甲,另一边在监御史禄的带领下,数万秦人开始在今粤桂交界广西兴安县老城区,越城岭以南的丘陵地带,开凿伟大的灵渠。
秦人开发治水的经验悠久而丰富,早在灵渠开凿四十年前的秦昭襄王时期,即委派当时的蜀郡太守韩国人李冰,开凿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的建成,让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都江堰的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做“揃山”,而当时都江堰周围主要居住的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在秦建造初期就叫做“揃堋”。都江堰所筑在的河流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为多雨地区,岷江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岷江上游,都江堰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故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图5. 都江堰全景图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离成都50公里,落差竟达273米。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险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发展的一大障碍。
传说在古蜀国时期,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了一条人工河道,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蜀王鳌灵时期也有开凿一定基础水利设施。
图6.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公元前300年(秦惠文王40年),惠文王赢驷派大将司马错平定蜀国,建立蜀郡。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51年,昭襄王派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郡守。李冰上任后,主要工作就是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发动蜀郡民众,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李冰父子邀请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进行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便采用上古时期的老办法,以火烧石再浇冷水使岩石快速热胀冷缩而爆裂,最后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做“离堆”。
图7. 都江堰宝瓶口
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江水的流量,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宝瓶水引水工程完成后,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决定在岷江中进一步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岷江上游来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外江宽而浅,内江窄而深,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六成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袭时,由于水位较高,大部分江水从江面宽阔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内江在风水期间遭到较大水量的冲击。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近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至于太大。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涡旋,由于离心作用,泥沙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堆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还命人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将青藏高原上汹涌而下的大江改造为成都平原的灌溉良水,造福了两千多年来的四川百姓,同时代也积累了丰富的治水设置建造经验,为四十余年后修建通往岭南的灵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8. 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水就是岭南古代的高速公路,灵渠就位于漓江上游
秦始皇30年(公元前217年),为了改变岭南战局的困境,秦始皇下令在今广西全州兴安县境内开凿灵渠。也有考证认为是在更早的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即战争开始前一年。
无论哪一个时间更准确,开凿灵渠这么个大事不是拍个脑袋就能干的,必然需要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可以理解为勘测、设计阶段从公元前219年起,施工阶段从公元前217年起。
图9.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灵渠
众多周知,中国南方两大水系长江和珠江,各自的支流枝根错节,古人由于生产力低下,修建地面道路代价巨大,而为了交通便利,更注重水路的勘探和开发。由珠江水系图可见,错综复杂的水系实际上扮演了古代铁路大动脉的角色。
图10. 灵渠在湘桂交界,越城岭和萌渚岭之间的丘陵地带
公元前214年的广西越城岭,经过长期的勘测,古人从长江的众多支流中,发现一条重要支流湘江,其源头之一就在零陵郡海阳山,即今广西兴安县境内的海阳山北麓的海洋河。而南方大河珠江的主要支流有东江、北江和西江。其中西江的上游为漓水(即今天的漓江),漓水的上游源于广西境内的猫儿山南麓,往南流经广西兴安县榕江镇,与灵河交汇而成漓水。
灵河有一条支流名为始安水,要流经兴安县境内的铁炉村而注入灵河。秦人经过勘测,发现铁炉村一带距离湘江上游的海洋河仅仅三里,水位高差也不大(今天的勘测精度为仅仅6米),两地之间的分水岭高差不大,具备开凿运河的可行性。
图11. 灵渠工程的总体示意图
秦始皇派监御史禄负责这一伟大工程,灵渠工程总长度达34公里,充分利用了海洋河、始安水、灵河及大榕江等天然河流,重点开凿了联通始安水与海洋河的人工河道。同时,对海洋河故道进行了改进,以便抬高水位,让海洋河上游来水,从灵渠主体工程铧嘴分为两股,分别注入灵渠的南北两渠,而达到沟通海洋河与灵河的目的。
灵渠的主体堤坝包括铧嘴和大小天平,作用是分离上游来水,同时将湘江故道改造为泄洪湖。由于湘江故道,也就是海洋河故道与南渠的高度差并不大,枯水期将无水可用,因此必须重新开凿南渠和北渠。
灵渠工程的设计非常巧妙,为了减缓流速并解决丰水和枯水期问题,秦人开凿北渠约3.25公里,自铧嘴起至高塘村汇入湘江故道,其目的是减缓北渠流速。南渠则分为四段,全长33.15公里。第一二段的4.1公里完全重新开凿并筑有秦堤,接受海洋河上游的三分来水以控制流速,第三第四段借助原有天然小河拓宽,称为灵河,灵河最终汇入大榕江再汇入漓水。
灵渠工程中需要重新开挖的工作量约7.35公里,另有改造天然河流的工程量约26.65公里,史禄率军约用时三年完成了这一工程量。从此秦军援军和后勤物资可以从湘江下游甚至长江的港口上船,逆流而上至海洋河到达铧嘴,再转入南渠顺流而下至灵河、漓水、西江和珠江,直至珠江出海口不远的番禺城。全程水运,物资和人员无需下船,节约了大量的损耗。
陡门,或称斗门,是在南、北渠上用于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闸作用的建筑物。据历史文献资料记载,陡门最早出现于唐宝历元年(825年),到唐咸通九年(868年)重修时,已有陡门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达到36座,为有记载以来最多的。经过历次增建及废弃,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陡门数仍有35座。解放后,据1975年调查,历史文献中先后有记载的陡门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体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余仅残存有几块条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断该处原曾设有陡门,但多数已无遗迹。
图12. 灵渠修建工程示意图
从现存的陡门看,其结构是:两岸的导墙采用浆砌条石,两边墩台高1.5~2米,形状有半圆、半椭圆、圆角方形、梯形、蚌壳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圆形的为多。陡门的过水宽度5.5~5.9米,设陡距离近的约60米,远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杠、杩槎(俗称马脚)、水拼、陡簟(陡杠,包括面杠、底杠和小陡杠,均系粗木棒;杩槎,由3条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编成的竹垫;陡簟,即竹席)等组成。
关闭陡门时,先将小陡杠的下端插入陡门一侧海漫的石孔内,上端倾斜地嵌入陡门另一侧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杠的一端置于墩台的鱼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杠下端;再架上面杠。然后将杩槎置于陡杠上,再铺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门。水位增高过船时,将小陡杠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开。
由于有了陡门这种设施,故能使灵渠能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载:“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可见其作用。
水涵,又称田涵、渠眼,或称塘孔。设于堤内,块石砌筑,用于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严震直修渠时,建有灌田水涵24处。解放后,由于灌溉渠道陆续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进水闸外,其余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湾陡以上尚有7处,北渠有2处。
堰坝是建筑在渠道里的一种栏河蓄水、引流入沟灌田、或积水推动筒车的设施。现今能见到堰坝有两种:一种是由石块砌成的半圆形堰坝,与石砌陡门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塞陡用的是陡杠、陡筚,而塞堰用7块长约5米,宽约0.3米的扁平方木作为闸板开关。
这种堰坝很少,南渠有2座:一在霞云桥附近今公路下边,一在十五陡与十六陡之间,即今兴安农药厂附近。这种堰坝没有引水沟,一般用法是,关堰时把渠水堵住,提高水位,以便龙骨水车提取渠水灌田。另一种堰坝,多建在河面较宽的渠道中,自赵家堰以下共有32座。它的结构,一般都用长木桩密排深钉,框架里堆砌鹅卵石,砌成高3~4米的斜面滚水堤坝。
较简单的,不用大小框架,而是用竹篓囊石,横亘江面,再用长木桩排列竹篓两边,密密钉固。堰坝上开有堰门,以便船舶往来。门有大松木桩4条分别竖在两侧,每边的两条又用横木串连,并与其它框架相接,以便稳固。堰门宽4~5米,一般都用直径约0.3米,长5~6米的大松木作堰杠,用来关堰门。在南渠32座堰坝中,堵水入沟,直接灌溉稻田的有下营村沟,江西坪村旁的堰沟,画眉塘村旁的黄埔堰,芋苗村附近的横头堰等。
图13. 灵渠上的大小分水天平
秦堤指从南陡口到兴安城区上水门街口灵渠和湘江故道之间约2公里长的堤岸。民国时就定名为秦堤风景区。
秦堤风景区大体可分为3段。
最初的一段由南陡口起至飞来石止,堤岸顶面较宽,一般都在5至10米之间,高出水面1米以下; 自飞来石至泄水天平一段,堤岸临近湘江的石堤 高悬水际,危如累卵,渗漏特别多,最易崩塌,称为“险工”,现用水泥巨石砌筑,堵塞了渗漏之处,堤基已经稳固; 由泄水天平至上水门口,堤顶一般宽约3米,底宽7米,高约2.5米,这段渠堤,原来只有巨石砌筑临河一面,现已不断修整加固,两面均用巨石砌筑,并以水泥铺路,在堤南对岸近几年来劈山筑成水泥公路。
广义的秦堤,是指从南陡口至大湾陡止,全长为3.25公里。从接龙桥至大湾陡一段,秦堤两边都用条石砌筑,宽为2米,高为1.5米。现保存完好。
灵渠建成后,历朝历代都对其进行了维护和修缮,时至今日,随着铁路、公路 和航空运输的发达,灵渠已逐渐失去交通运输的功能,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和意义的文化景点,留给后人凭吊和无限遐想。
图14. 合辑百越的赵佗和他的南越国官员们
修通南北水系是中国古人的一大创举。修建于两千多年前的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使水路成为古代的高速公路。时至今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仍在以改天换日的热情,打通中华大地上的水系,只是这一次的挑战更为艰巨,水路不再是交通运输的功能,而承担了改造气候、调节地区水资源平衡的伟大意义。灵渠沟通两大水系,使得中原和岭南的交通可以用最便利的方式通达,从此在灵渠顺通下的珠江水系沿线,再与中原大地密不可分。
中原文化对岭南大地的影响力,通过灵渠这条血管完成,灵渠的作用是输血管,是文化传播的通道,是中原和岭南紧密相连的纽带。灵渠建成后,秦始皇下令调集了大量的兵力粮草和物资,集结到岭南地区。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