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许多权威史学家视为世界史的转折点。旧有的君主制度在战争中被完全摧毁,西方世界彻底进入资本主义;欧洲诸多国家纷纷独立,过去的列强逐渐转变为我们今天看到的零散欧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正式建立,并开启了未来的对峙之路。
对于俄国而言,这三件事情可以算作同一件——统御沙俄几百年的罗曼诺夫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列宁的政变与苏维埃的建立。由于列宁本身的合法性很低(依靠政变推翻临时政府),再加上《布列斯特条约》让许多保守人士深感耻辱,内战就此爆发。内战过后,芬兰、波兰纷纷独立,若不是苏维埃的铁血政策,中亚与波罗的海也会提前70年离开。简而言之,一战末尾,俄罗斯算是把其他国家的承受的倒霉事全承受一遍。
【苏维埃早期过得如履薄冰】
苏维埃并不受工农的欢迎
无论唾弃也罢,称赞也好,苏维埃的建立本身也是奇迹——它的对手不乏高尔察克这样久经沙场的老将,兵力也曾只有白军的1/3。但是,笑到最后的一方,却是当初不被看好的红军。苏联时期的官方教材对此的解读是苏维埃“获得了工农的支持”。可是,随着赫鲁晓夫的解禁以及苏联的解体,许多尘封的档案也逐步被披露。
当时的俄国除莫斯科等少量地区外,大部分还维持着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虽然经过斯托雷平的改革,传统的封建公社已经解体,但相比西边的兄弟们,俄罗斯依旧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度。因此,苏维埃若是一个“受支持”的政权,农民们必须“心甘情愿”地支持苏维埃。
可列宁政权并没有做到让“农民支持他”,相反其对农民的盘剥远胜于沙俄。根据战时制度,农民们需要无条件地上交除必要口粮外的一切粮食储备,同时禁止农民们以任何形式自由贸易。1919年1月,列宁在回答历史学家尼古拉罗日科夫的信中称:“……不应当搞贸易自由、向后退,而应当通过改善国家垄断继续向社会主义前进……。”
哪怕是在战争结束后,这套强征体制依旧运行着。许多被征收的农村对苏维埃政权产生了抵触情绪,转化为不愿意种粮或者尽可能少种粮、故意缩减耕地的不合作行动。农业急剧萎缩,1920年的谷物总产量比战争前减少了一半,棉花产量仅为战前的6%。1918年春已发端的粮食危机开始放大,最终在1921年酿成一场波及苏联17个省份的大饥荒。
【美好的海报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1920年底至1921年春,乌克兰、俄罗斯东南部、中部、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沿岸先后都爆发了农民起义。零零碎碎的起义在1921年2、3月达到高峰期,西伯利亚伊施姆一县参加起义的农民就达6万多人,参加坦波夫省农民起义的有5万多人。
虽然有些人固执地声称,“只有富农”才会参加反对苏维埃的起义,也只有剥削阶级才会反对苏维埃。可通常来说,某地的富农人口一般不会超过5%,算上地主与小资,也很难超过1/10,理论上确确实实是“一小撮人”。但是,根据现代学者的估算,很多省份反对苏维埃的农民才是“多数”。以坦波夫省为例,当地农民自发组建民团与苏维埃的武装征粮队作战,被苏维埃的征粮队残酷镇压。大量坦波夫被迫在缴粮、流亡、枪毙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糟糕的。最终,2/3的坦波夫省农民死亡或者流亡,经济也掉到全国倒数第二。(原本是最富裕的省份之一)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研究所研究员季马·费奥多罗维奇在2008年撰文指出,整个俄罗斯“因饥饿和疾病死去了500多万人”。如此高的比例,如此众多的人口,没人会觉得他们都是富农了。这就是一场集体农民(包含富、中、贫)对决苏维埃的战争。
【余粮征集制,与随之而来的农民起义,让俄国陷入更深的灾难】
农民如此悲惨,工人则相对好不少,但也没有多么优越。因为,苏维埃借着战争时机,取缔了许多自发工会,并禁止工人们罢工。同时,列宁下令将所有中型以上的企业全部国有化,小型企业也全部接受严厉监督,还宣布私人企业全部非法。
如果说之前工人们可以用罢工的形式向资本家提出抗议,资本家就算要镇压也得想办法先联系警察,再慢慢地磨去工人耐性,实在不行大不了换一份工作。那么现在你抗议本身就是叛国,轻则禁闭,重则枪决,而且无论怎么换,东家都是一个人。可想而知,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的幸福指数不可能很高。大部分人的“支持”也是碍于目前“枪顶头”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是,列宁时期的干部们工资很低,并不比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高到哪里去,这也是工人们除枪支外,唯一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可惜,这点到斯大林时期,也被新官僚体制所取缔。
【相对于已经刀兵相向的农民们,工人已算得上驯服】
真正的胜利原因
苏维埃真正的优势,其实来源于斯托雷平的改革——莫斯科以及附近地区有着相对完备的工业系统。前文提到,彼时的俄罗斯依旧是一个保守的农业国度,但是少数地区不在此列。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民国时,大部分地区还维持着清末的生活状态,但是上海已然是远东第一大城市。莫斯科和附近地区就是“俄罗斯的上海”,也是斯托雷平改革的最大收益区。
【斯托雷平】
其原因也很简单,不同于农业,工业的引进、建设必须配套完备的社会体制与人才储备。相对于广袤的领土,俄罗斯的人口很少,而且波罗的海与波兰等地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罗斯人征服的民族,在斯托雷平这样俄罗斯大贵族看来,无疑十分不可靠。因此,无论是现实需求,亦或者政治需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才是重点。事实上,所有的工业国家,都是以大城市为起始点,开发出一个个的都市圈。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莫斯科和圣彼得的大学生最多】
斯托雷平先从农业改革开始。他认为“个人效率的提升”及“生产自由”是粮食产量提高的两个基础,如果继续走锁死农民或者约束农民的老路。斯托雷平在同贵族们协商过后,同意推行一份土地调整法令,该法令虽然没有提出强制解散村社,但提出在村社外部成立独立农场的意见。这份独立农场可以由国家划定区域,额外多出来的无主地可在同农民签订开垦条约后借租给农民,租税减半。这就大大满足了当时农民最基本的糊口需要。大量的粮食出口又为俄罗斯获取到宝贵的启动资金,再加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优质人才,工业化的脚步也在迈进。
【1910年,斯托雷平正在视察一间农场】
19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俄国的粮产量相比改革前增加了30%,农业产值年增量稳居世界第一;工业产值增加量为5%,人口增长率为1.5%分别为世界第一和欧洲第一。煤产量增长121%,棉花加工量增长62%,出口总额增长112%,国民收入增长78.8%。农业上,当时的俄罗斯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超过整个斯大林时期;工业上,截止到一战前,俄罗斯的工业产值跃升至世界第五,仅次于美、英、德、法,为“正在挤入一流的二流列强”。
随着“阿芙乐尔号的炮声”,苏维埃政权建立。斯托雷平的改革成果也被其全盘接受,包括大量的工业设施,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团队,以及莫斯科等知名大学和他们的学术成果。如果把初生的苏维埃算作一个“国家”,那么此刻它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工业国。白军虽然有着更多能征惯战的将领,但却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这也解释了,为何在高尔察克进攻初期,其兵力有红军的三倍左右,本人与手下军官都富有军事经验,但是却在半年内被接连击败。历史无数次证明了,“工业国”如果不能在初期被“一波拿下”,那么“农业国”就会后继乏力,最终战败。
【1919年,西伯利亚的白军】
值得一提的是,以当时人的视角看,波兰军队也是白军的一部分。(波兰此前属于俄罗斯)所以,苏维埃并不能算是全胜。
新时代的解读
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卷土重来。在去除阶级史观后,俄罗斯开始对苏联建国初期的一系列行为进行强烈地批判。原因很简单,因为内战不同于卫国战争。死于二战的苏联人再多,也是“为国捐躯”,俄罗斯人只会觉得光荣,就像儿子是烈士,父亲会悲伤,但不会怨恨。内战无论胜负,战死的人都是俄罗斯人,烧掉的是俄罗斯的农田,凌辱的是俄罗斯的妇女。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内战无疑是一笔“亏到死的买卖”。(他们崇拜的苏联也是1941年之后的苏联)
【今天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将红白双方放在一起】
或许有人觉得今天的俄罗斯“修”了,可无论如何,他们才是当年那批人的直系后裔。既然他们也选择对那段历史“再解读”,那么作为中国人,又何必去保卫一个“不攻自破的联盟”呢?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