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之亡(5)——两条鱼雷震散了离开庙堂的泥塑“金刚”
历史
历史 > 自媒体 > 正文

巨兽之亡(5)——两条鱼雷震散了离开庙堂的泥塑“金刚”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191篇原创文章,全文共3825字,配图23幅,阅读需要8分钟。本文曾于2019年9月6日首发于TTH。

图1. CG作品:向莱特湾出发的栗田健男主力舰队

1944年11月21日凌晨,台湾海峡风大浪涌,在漆黑一团的海面上,几个巨大的舰影保持着16节的航速以“之”字形折线行驶。本来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高速行驶的军舰哪用担心什么,放心大胆地开就是了。

图2. 出发参加莱特湾大海战之前的长门号

但是太平洋战争已经进行了接近三年,当初趾高气扬志得意满的那支联合舰队早已面目全非,就在刚刚结束的菲律宾海海战中,多达25艘一线军舰被送入海底,包括4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排水量高达30.6万吨。

图3. 小林晴久画作:出征的栗田舰队

在和平时期,这几乎是日本海军10年的造舰量,然而他们在仅持续4天的海战中就全部沉没了,1万多名水兵随舰溺亡,可以说,日本海军的脊梁骨已经被彻底打断!

图4. 小林晴久画作:莱特湾的鬼子被打出了翔,主力舰几乎全灭

为了保护南洋油田运输线而进行的菲律宾战役就这样草草结束,被栗田健男带回新加坡的残存舰队更加无力与美军对抗。在石油供应被彻底切断后,残存的军舰也将彻底失去作为海战兵器的功能,不过把舰队留在南中国海也毫无意义,联合舰队决定还是将其撤回本土,必要时作为搁浅的炮台战至最后一弹。

图5. 夕阳下的金刚号舰影,正预示了鬼子的日薄西山

在剩下的大舰中,只有“大和”、“长门”和“金刚”三艘受创轻微,尚可支撑起回航本土的折腾,另外还编入了1艘轻巡洋舰“矢矧”和6艘驱逐舰充作反潜力量。

图6. 伴随三艘战舰返航本土的“矢矧”号轻巡,后又陪伴“大和”号送死

值得一提的是,区区6艘驱逐舰要护航3艘战列舰基本上可谓漏洞百出。二战期间的反潜探测技术还比较原始,如果要保持反潜无死角,每艘主力舰最好能配置8-12艘驱逐舰。

图7. 1942年6月7日,伊-168号击沉约克城号,当时有4艘驱逐舰护航

1942年时,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海军都做不到这一点,其每个特混舰队中只能保持4-6艘驱逐舰,结果屡屡被日本潜艇钻了空子。典型如6月7日“约克城”号航母被伊-168号击沉,8月25日“萨拉托加”号航母被伊-26号击伤,9月15日“黄蜂”号航母被伊-19号击沉,都是因为护航兵力不足而导致的减员。

图8. 1942年9月15日,伊-19号击沉“黄蜂”号,当时她有多达6艘护航驱逐舰

更加可悲的是,这次编入的6艘驱逐舰里有两艘还是战争期间赶工出来的减配版——丁型驱逐舰“松”级——“桐”号和“梅”号,他们的总功率只有19000马力(甲型驱逐舰阳炎型有52000马力),排水量也才1200多吨,在这个风高浪急的晚上要跟上并保持编队非常困难。编队指挥官栗田健男(也就是在萨马岛当了“栗跑跑”的那位)这时反倒怜香惜玉起来,下令两艘“松”级就近行驶到马公港停泊。

图9. 1945年7月29日,伊-58号还击沉了孤舰“印第安纳波里斯”号

11月20日夜,栗田调整了舰队的航行次序,从原来“大和”领头改为“金刚”-“长门”-“大和”的次序,战舰前方是“矢矧”号轻巡,左侧是驱逐舰“滨风”和“矶风”,右侧是“浦风”和“雪风”。

图10. 1944年最终状态时的“金刚”号,经过两次近代化改装但舰体年龄已达30年

深夜,一艘负责在台湾海峡北口巡逻的美军“白鱼”级潜艇“海狮”号(SS-315)通过指挥塔上安装的SJ雷达发现了栗田编队的强烈回波。“白鱼”级潜艇是继“小鲨鱼”级之后开始编入美军的新型舰队潜艇,水下排水量2400吨左右,配备有前六后四共计十具鱼雷发射管,是设计上相当成功的一级艇,截止1946年共计完工120艘。

图11. 当晚美方的主角SS-315“海狮”号

插播一下广告:SJ雷达是一型专用于潜艇上的微波对海雷达,可以给鱼雷指挥仪和机电计算机提供测距和测角数据。配备A型示波器,后期升级到PPI平面显示器。SJ雷达有14台组件,总重1850磅,天线重35磅。天线安装于33英尺高度时,最远可发现5英里外的中型船只。

图12. 搭载于潜艇上的SJ对海搜索雷达,顶部箭头所指为天线

雷达这种神器是二战前由英国人发明并使用,1940年不列颠空战时已经为皇家空军提供了早期对空搜索预警。跟英国人穿一条裤子的美国自然不会漏了这种神器,迅速加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出能匹配从战列舰到潜艇的各种大小规格的S系列搜索雷达,和更加神奇的M系列火控雷达(M系列火控雷达在“扶桑”、“山城”、“比睿”和“雾岛”四舰被爆揍的过程中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13. 安装于战列舰和航母上的CXAM对海搜索雷达,顶部方形网格栅为天线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美方通过“约克城”号上安装的早期CXAM-1型搜索雷达提前发现了来袭日机,并有效引导了“野猫”战斗机的拦截,这才是美国人取胜最关键的情报因素,而非仅仅破译日舰队组成和攻击目标的“魔术”系统。

这是因为“魔术”虽然掌握了日军战略动向,但美方仍然处于3:4的弱势地位,只是在海战当天提前发现日方舰队、提前起飞攻击机群、并提前拦截日方攻击机群,才取得先机并进而取得战斗的胜利,科技的力量在中途岛海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14. “海狮”号艇长埃里·赖克少校

回到当晚,“海狮”号发现栗田编队后并未潜入水下,因为测算日舰队航速保持在至少12节,下潜后潜艇速度太慢很可能跟丢目标,反正当晚风大浪高,日本人的探测水平又相对低下,“海狮”号选择直接在水面快速航行,并根据日舰航向计算出最佳拦截阵位。

图15. 安装于德军HE111轰炸机机头的FuG200雷达天线,可实现机载探测

此时栗田编队中的三艘战列舰都装备有从德国引进技术制造的“逆探”,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雷达波告警机,三艘战列舰的逆探先后发现了美方水面搜索雷达辐射的电磁波,不过由于逆探只能获得概略位置而无法精确定位,一开始甚至无法确定这是来自于潜艇还是飞机。没有办法的栗田,只能在最终确认附近有美军潜艇跟踪后命令舰队开始“之”字航线的航行,以期躲避美军潜艇可能的攻击。

图16. 莱特湾大海战中“大和”号实现了对美方“白平原”号航母的跨射已属不易

顺便说一句,得益于太平洋战争前的技术储备和大战中日德间的潜艇联系,日本海军也研制出性能较差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并在中途岛海战后陆续安装到主力舰上,但是高端神器火控雷达一直是日本海军的空白,直到菲律宾海战时,大和号主炮还是使用超大号的测距仪来计算和指挥炮击的,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双方技术差距之大堪比义和团跟洋鬼子之争!

图17. 日德之间进行了多次潜艇交流,德国给日本输送了大量技术

21日凌晨3点,“海狮”号使用前部的六具发射管进行了齐射——这是所有潜艇官兵都梦寐以求的一刻。6条鱼雷向大浪中的日舰队驶去,位于战列舰队最前面的“金刚”号前部和中部连中两雷,而舰队右翼的“浦风”号也命中一条鱼雷,很快沉没。“金刚”号遭到重创后,栗田留下“滨风”和“矶风”护卫“金刚”号,率领剩下的两艘巨舰在“雪风”号的护卫下加速逃离。

图18. 金刚级舰体纵切剖面图,注意外侧凸出的防鱼雷带

中雷后,舰上的第三战队司令官——6年前也曾担任“金刚”号舰长的铃木义尾与“金刚”号的最后一任舰长岛崎利雄大佐商量如何处置。两人一致认为“金刚”号虽然中了两条鱼雷,但距离最近的台北基隆港只有50多海里航程,设法控制住进水还是有机会支撑到基隆进港。

图19. 描绘日本伊-8号潜艇与前来迎接的德国潜艇会合的场景

在黑暗中雷达波告警机时常仍能截获到附近美军潜艇发出的探测雷达波,留下的两艘驱逐舰却完全无法定位潜艇,也就根本无从谈起进行反击。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为了防止美国潜艇再度发动鱼雷攻击,“金刚”号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

图20. 战舰世界里制作的金刚号,修长的舰体和强大动力赋予了其30节的高航速

在风大浪高的海峡里,受了重伤还保持十多节航速的“金刚”号突然再也无法承受海水的巨大压力,舱壁垮塌破裂,瞬间舰体内进水增加了上千吨,航速骤降的同时横倾角度也开始迅速增大到12度。虽然派出了潜水员冒死进行堵漏,但他们的措施无济于事,横倾很快增加到18度,铃木义尾下令全员弃舰,不过这个命令太晚了。

图21. 金刚号的高光期,1942年10月13日与榛名号共同炮击瓜岛机场

凌晨5点半,在轮机停止10分钟后,庞大的“金刚”号终于倾覆沉没,在这艘巨舰翻身过来时,弹药库发生了大爆炸,将舰体中部甲板上聚集的上百名日军炸飞。

图22. 1945年8月坐沉在吴港内海面的“榛名”号,这是金刚级最后的舰影

仅仅一分多钟后,1912年完工的这艘老战舰终于在基隆外海的海面上完全消失,沉没时带走了1300名官兵陪葬。在二战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一线战列舰中,“金刚”号是唯一被鱼雷击沉的战舰,虽然只有两条鱼雷命中,但已足以撕裂这条三十年前老舰,当晚的狂风巨浪也为“金刚”号划上一个不那么光彩的句号。

图23. 最后一艘战沉的老式战列舰“金刚”,她和大和号共同代表着战列舰的盖棺定论

仗打到这个份上,不用再想什么“武士道精神”、“大和魂”和“七生报国”了,关注一下火控雷达、VT无线电近爆引信、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和原子弹,就明白日本人为什么虽然在战争中偷跑了几步,但很快就被彪悍的美国人追上并甩出去十万八千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