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中的潜艇作战一直为某些网络文章诟病,声称与大西洋海战相比,与德国海军和美国海军在破交战上的巨大成就相比,日本海军对潜艇部队的使用似乎成了反例。虽然不可否认日军的潜艇战术在细节上的确有约束过多,灵活性较差的毛病,但是在战略上,将日本潜艇专注于配合舰队作战其实是日本海军舰队决战思路的产物,是符合日本海军特点,具体原因在本文本末再细述。
图1. “巡潜1型”伊-3号,艇艏数字表示隶属于第8潜水艇队
为了更好的理解日本潜艇发展和建设思路,有必要在这里简要回顾一下“巡潜”型潜艇的情况。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获得了德国U-142级的设计图,并进行了逆向工程研究和仿造,主要武器改为日本国产装备。
由于德国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不能进行潜艇的建造和研究,转而在国外秘密研究,日本海军聘请了大量德国专家为其服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日本在1926年完成了“巡潜1型”大型潜水艇,由川崎造船所制造。
图2. “巡潜1型”伊-3号,1942年12月9日被美国鱼雷艇PT-59号击沉于瓜岛附近
“巡潜1型”水上排水量2135吨,水下排水量2791吨,航速水上18节,水下8节,装备40倍口径140毫米舰炮两门(前后各一),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前6后2),备雷20条,续航能力超过2万海里,能够担负监视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的任务。
“巡潜1型”共建造完工伊-1,伊-2,伊-3,伊-4四艘,可谓是日本大型远洋潜艇之开始。
图3. “巡潜3型”伊-8号,本作反应的正是该艇远航欧洲的情景,注意艇艏的割网器
1932年完工的伊-5号被称为“巡潜1型改”,基本参数基本一致,取消了后向的140毫米炮,鱼雷发射管也减少到6具(前4后2),备雷20条,对于一向注重战斗力建设的日军来说,缩减主要武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增加一架可拆卸的水上飞机。
该机平时存放在指挥塔后方的两个储存筒里,一个筒存放机身和浮筒,另一个筒存放机翼,该艇也是第一艘携带水上飞机的日本潜艇,开创了艇载飞机使用的先河。顺便提一句,二战中频繁使用艇载飞机的也就是日本海军一家。
图4. 同时代的欧洲同行也在进行载机潜艇的研究
伊-5的水上飞机起降还需要在水面完成,实际操作条件可以用“恶劣”来形容。因此在1931年的“第一次舰艇补充计划”中,增加了一艘被定型为“巡潜2型”的伊-6号。相比于“巡潜1型”,提升了动力,艇壳略微延长,相应的航程缩短。鱼雷武器跟“巡潜1型改”类似,6具发射管,备雷17条,仅有一门前向140毫米主炮。最大的改进是增加一具后向弹射器,大大改善了恶劣海况下的艇载机起飞效率。
图5. “巡潜3型”伊-7号,注意指挥塔前方仅有一门甲板炮
“巡潜3型”是这个系列的终章,基本确定了日本远洋潜艇的模式,6具前向鱼雷发射管,备雷21条,1门140毫米甲板炮和一架水上飞机(带弹射器),一共建造两艘:伊-7和伊-8号。因为有着出色的远洋航行能力和航空侦察能力,“巡潜型”潜艇被用作远洋破交的主力,在夏威夷作战和印度洋作战时表现尤为抢眼。
图6. 反应伊-8号与德国潜艇U-161号在大西洋上会合的油画
顺便插一句,伊-8号是唯一完成了与纳粹德国战时海上交流的日本潜艇,并带回了大量德国军事物资和技术资料。
图7. 乙型潜艇伊-38号,装备一门后向甲板炮,艇库在指挥塔前面并带有弹射器
进入无条约时代后,在“巡潜型”基础上,日本海军加速建造了所谓的新型远洋潜艇,有司令部设施的为甲型,通用的为乙型和重鱼雷装备的为丙型。到战争结束,包括改进型在内的甲型完工6艘,乙型29艘,丙型11艘,共计46艘。
图8. 丙型潜艇伊-18号,装备一门前向甲板炮,注意艇艏锯齿状的割网器
新造的远洋潜艇水下排水量都超过3500吨,水面航速超过23节。甲型和乙型装备了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丙型装备了8具。甲型的伊-13和伊-14可以搭载2架特攻机,配合特攻潜艇作战。在这两艘的基础上,最后还发展出载机潜艇的终极篇——伊-400型潜艇,不过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图9. 终极载机潜艇“巡特型”伊-402号
本文的主角伊-6号正是在日本远洋潜艇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试作艇,正因为具备载机能力和高航程,成军服役又较早,伊-6号具备较高的战斗素养的。
11月16日,伊-6号作为参战的第8潜艇队的一员,与同队的伊-4、伊-5、伊-7(旗舰)一起离开横须贺基地,艇长为稻叶道宗海军少佐,第8潜艇队司令竹崎高茹大佐也登艇一共出战。
12月7日,伊-6号到达莫洛凯岛以上的指定海域巡逻,任务是侦察和攻击进出珍珠港的美军舰只,她的位置在伊-4和伊-5两艘姊妹艇之间。
12月9日8时40分,稻叶艇长发现一艘“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正以20节的速度向东北方向驶去。稻叶试图攻击航母,但被迫潜入水下,几个小时后浮出水面并报告了敌情。
图10. 伊-6号潜艇侧视图
位于夸贾林环礁的第六舰队司令清水光美中将因此下令附近的9艘日本潜艇围歼这艘航空母舰,伊-6号转向瓦胡岛南部。但是这次围歼并不成功,反倒是有一艘伊-70号被“企业”号舰载机击沉。伊-6仍然留在夏威夷海域,位置转向瓦胡岛以南。
12月27日,一名鱼雷兵因为几天前检查鱼雷时受了伤,死于血液中毒。
1942年1月9日,在约翰斯顿岛东北270英里处,一艘隶属于特别攻击部队(甲标的母艇)的伊-18号潜艇发现了一艘“列克星敦”级航母、一艘重型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第六舰队司令随即指挥附近的日本潜艇再次组成警戒线。
图11. 最有价值的目标美国航空母出现,图为列克星敦号航母
伊-6号因此离开之前的巡逻区域,加入搜寻这支美国航空母舰部队的行动。由于伊-1号发生柴油机故障后,伊-6随后接替她的位置,在约翰斯顿岛东北实施警戒。
1月10日,艇上了望员先后五次观察到美国飞机。领航员根据飞机的航线计算出敌方航母的可能位置。
1月11日18时41分,伊-6号在约翰斯顿岛东北270英里处发现了一艘驱逐舰并紧急潜入水中。此后不久,一艘列克星敦级航母、一艘重型巡洋舰和另一艘驱逐舰出现潜望镜中,这艘航母正是赫伯特·利里海军少将率领的第14特混舰队的萨拉托加号(CV-3),当时航速15节,正在赶去与哈尔西中将率领的“企业”号(CV-6)编队会合,然后掩护其前往袭击吉尔伯特群岛的日占岛屿。
图12. 1929年时的“列克星敦”号,注意此时仍有4座双联8英寸炮塔
稻叶艇长从4700码处间隔三秒连续发射了三条八九式鱼雷,19时15分,其中一条鱼雷命中“萨拉托加”号舰体中部,淹没了三个锅炉房,六名损管队员不幸身亡。中雷后的航空母舰先是向右舷偏航,然后又向左舷偏航,舰体内进水达到1100吨,动力暂时损失。
19时22分,护航的驱逐舰开始投掷深水炸弹反击,但不能定位潜艇的准确位置。伊-6号潜入330英尺深度,声纳兵报告听到两次大的爆炸声,随后是一系列较小的爆炸,可能是舰体破碎的杂音。22时,伊-6号上浮到海面并发电报报告命中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两雷,可能已经沉没。
实际上,“萨拉托加”号很快就恢复动力并将航速提高到16节,在自身动力驱动下回到珍珠港,当然接下来支援哈尔西的行动计划就随之泡汤了。
图13. 同为战列巡洋舰改造的“萨拉托加”号,注意烟囱上黑色竖条的识别带
“萨拉托加”号需要返回西海岸进行修理,顺便拆除了舰上已显得过时且毫无用处的8门八英寸主炮,她因此也缺席了后续对马绍尔、新不列颠、威克岛和珊瑚海的一系列重要海战,即使是在5月底完成修理后,该舰也差了两天没能赶上中途岛海战,那么在本书里,该舰的故事就暂告一段落了。
图14. “萨拉托加”虽然缺席,但是她的舰载机中队却留下来参加了一系列海战
但是,“萨拉托加”号上的舰载机中队(VF-3、VB-3、VS-3和VT-3)并没有闲着,他们先是转场到珍珠港待命,后来又转移到姐妹舰“列克星敦”号上,以便“列克星敦”号上的“水牛”式可以留在珍珠港换装新型的“野猫”式战斗机,后来轰炸机中队也陆续整体补充到其他母舰上,这样“萨拉托加”号的精英们反而没有缺席接下来的几场大海战!
图15. 随同姊妹舰“列克星敦”号一同沉入珊瑚海海底的舰载机,部分就来自于“萨拉托加”号
弗莱彻少将不可谓没受影响,这是他在本次大战中指挥的航空母舰第一次受损,接下来的一年里,凡是有弗莱彻指挥的舰队总会有母舰受伤或沉没,虽然他本人并没有什么大错误,但是的确是倒霉地够呛。
1月22日,伊-6号回到夸贾林环礁的基地,此时她的油舱里只剩下800升油。
伊-6号随后又奉命前往爪哇岛巡航,4月进入印度西海岸破交,击沉两艘货船。
图16. 1932年7月1日的两艘“列克星敦”级航母同框照,可惜实战中两舰从未有机会并肩作战
完成印度洋破交战后,伊-6号经补给后再次前往遥远的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巡逻。
1943年3月13日,伊-6号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外海布设下六枚从德国进口的声响水雷。盟军的海军情报机构提前破译了日军的这次行动,并部署了3艘美国潜艇伏击她,结果没有发现该艇的行踪。
直到1944年6月16日,伊-6号才因为与“东川丸”的一次碰撞而沉没。
图17. 模型封面:“巡潜1型”伊-1号和“巡潜2型”伊-6号同框照
“萨拉托加”号的运气也算不错,她参加了战争中后期的反攻,并与“企业”号一起幸存过整个战争,1946年7月25日在比基尼环礁的核爆炸试验中沉入海底。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