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明明是刀,日本人为何非说是剑?收藏者眼中的中日刀剑比拼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武士刀明明是刀,日本人为何非说是剑?收藏者眼中的中日刀剑比拼

编者按:一直以来,网络上一方面有着唐刀是日本刀祖宗的说法,将日本刀剑发展视作一文不值,另一方面,也有认为自宋代起,相对于日本刀剑的犀利,中国本土刀剑一文不值。那么实情到底如何呢?还是文物最能说明问题。

中日古代钢铁刀剑发展层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宋元之后,每逢战事起时,中国大陆往往能看到日本刀的身影。日本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的钢铁刀剑是通过朝鲜半岛进口中国汉朝(公元前202-220年)的环首刀并学习、模仿和发展,最终日本刀在宋明时期大量出口中国。也就说中日刀剑存在着错峰发展期。笔者以历史时间为轴把中国古代钢铁刀剑分为:发端、发展、开放、新式等四期。中国古代钢铁刀剑发端约在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时期,已知最早实物是西周晚期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柄铁刃铁剑。

中国钢铁刀剑发展约在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汉战国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实用型的铁制武器在小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战国七雄中,楚国和韩国的铁制兵器比较出名。《荀子》中说,“楚国宛钜铁剑,惨如蜂虿”。《史记》中记载,秦昭王在和范雎的一次谈话中,曾经不无忧虑的说:楚国铁剑锋利,但娱乐业却不发达,不沉迷歌舞的人一般思虑深远,而拥有利器的人会比常人更加的悍勇,楚国拥利器而思虑深远,恐怕有一天会图谋吞并秦国的疆域。韩国堂溪出产铁矿,水质也适于淬炼兵器,韩国宝剑在战国时期名气很大。苏秦曾经说过,韩国的步兵,身披重甲,手持利剑,可以“以一当百”。现存的战国铁剑大部分产自楚、燕、秦三国,其中又以楚国制造者为最多。

短柄长刀实物以中国各地普遍出土的西汉出现的环首刀为代表。随着骑兵大规模作战的兴起,环首刀终于取代了长剑的战场位置。(始于西汉中晚期)炒钢(生铁加热至半熔融状,吹风搅拌,使铁料中碳氧化,通过时间、温度的控制,而后出炉锻打,以挤出杂质,使金属组织致密,可获得熟铁料或含碳较高的中碳钢和高碳钢)、(始于东汉,以炒钢为原料)百錬钢、(始于东汉晚期,在炒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灌钢法是当时的主流冶炼技术。自两周始的物勒工名制度在中国钢铁刀剑上并没有被完全执行,出土及传世中国古代钢铁刀剑只有极少数带有年号、锻造方式、吉语、尺寸、重量、佩带者、制作机构、制作者的姓名戳记或部队序列,而日本将这个制度延续至今,很多日本刀都有镌刻刀匠姓名、制造时间及使用钢材情况。

中国钢铁刀剑开放期约在隋(581-619年)唐(618-907年),实物以目钉结构的隋唐横刀为代表。日本学习刀刃与装具目钉结构装配法相沿流传至今。隋唐刀既有中原文化汉环首的影子又受草原文化突厥刀的影响。同时唐代通过西域引进了昂贵的镔铁。

作为战场上的武器,刀刃在要求较高硬度的同时,刀身整体又需要较高的韧性。隋唐沿用春秋战国吴越地区和战汉铁兵器传承800余年的钢铁复合制刃法后,进行了开放性发展,隋唐刀剑使用用百錬钢包钢制刃法。包钢制刃好处很多,但因其成本较高,对刀匠的技术水准要求相对也高。一旦在使用中出现刃毁现象,难以修复和回收,并不适合大兵团的武器装备。在包钢制刃法流行的汉唐及宋代早期是没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说法。中国钢铁刀剑的新式的发端节点约在辽(916年—1125年)金(1115年-1234年)宋(960年—1279年)元(1271年—1368年)间:中国刀的材料钢主要有灌钢法、百錬钢法炼制的钢材以夹钢制刃法和尾铆(实物最早出现于东晋)固定装具为代表的钢铁刀剑的普遍使用并沿用至今。

在冷兵器时代,刀剑的锋利程度和薄厚状态是和防护类兵器息息相关,随着防护手段的加强,短柄刀终于演变成为了辅助性武器。

宋代管型火器的出现使得作战方式发生了改变,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兼用时代,近代进入火器时代后,中国实用钢铁刀剑日渐式微乃至最终基本退出战场。此时处于日本刀与中国刀交流互为影响阶段。历宋代一直延续到今。表现为日本学习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中的锻刀技术结合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制造的尖锋外弧弯刀外形,在平安末期-镰仓时期把直刀转变为适合骑兵作战弯曲的太刀,并出口到宋代。明代日本刀在锻造、性能、研磨等项普遍超越同时代的中国制式刀,并反哺中国,影响着中国刀的发展。因为我国地域广大,各区域刀剑锻冶发展并不平衡,大致而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北部地区的中国刀锻冶,把最迟在宋代兴起的高质量、低成本、易修复的传统夹钢制刃法发挥到极致,一直相沿流传到本世纪初;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在明清大量引进日本刀及仿造日本刀外形制作仿倭刀,并结合中国传统的锻造来节省成本,提高武器性能;兼又引进各国名刃,学习其现代制钢技术,为适应中国传统刀术要求、配以中国式刀外装,制造近现代钢刀。秦、汉、唐、宋、元、明清,不管是汉族或少数民族当政,中原汉族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一直影响包括刀剑在内武备文化的发展进程。基于这点,笔者认为中国古代钢铁刀剑区域发展也可以根据地域及文化特色分类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及融合文化。

目前的中国古代钢铁刀剑收藏上基本沿袭中国古玩界的鉴定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年份:高古(战汉-唐)中古(宋-元)及近古(明-清)等几个阶段。路份(古玩术语,指得是级别):皇家御制、武将量身定做、官府制式和民间制作等。

文物/历史价值:尾铆固定装具的刀刃和装具的关系为原装原套、老修老铆、后修后配等项,其余插帮新配不足论。总的来说保存良好的真(东西对)精 (工艺精)稀(存世少)新(品相好)的中国古代钢铁刀剑还是颇有收藏价值的。日本刀剑收藏系统相对比较清晰完备,分为上古、古刀、新刀、新新刀和现代刀五期。上古刀(200-989年)实物为学习和使用中国汉代环首刀及本土的蕨手刀。

日本的冶铁技术是从朝鲜半岛南部传入的。主要材料钢为:和钢及舶载铁。其中来自中国的钢铁原料,一般是用炒钢、灌钢法炼制的。奈良时代以前的上古刀期的日本刀和汉唐多数刀一样为直刀。古刀(990-1595年)期的日本刀,相当于中国的宋、元、明中晚。材料钢锻炼属于初期低-中温炉(吹子)时期。镰仓与以后的室町时期多用铣押法,因材料钢和锻造手段不同,所以造成古刀的地铁与动态的丰富程度与自然变化,这点被认为优于新刀的重要因素之一。平安时代(794-1192年)后期,直刀演化成弯曲的太刀形制,也许是吸取了蕨手刀的造型特征。我们再来看下同期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辽代(907年-1125年)刀与十世纪出现的日本小乌丸太刀的共性,不难发现,日本刀在锻造材料和造型,其实都是模仿而不是独创的。

在以马上主要武器太刀为主的日本刀在长达六百多年的古刀期,总体的形制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16世纪中前期,日本步兵战成为战场主流,于是利于步战的打刀出现了。目前国内鲜有宋代引进的平安-镰仓时代的日本古刀传世或出土。但是诸多的记载证明了宋代中日间存在刀剑的交流和贸易。最著名的是欧阳修的《日本刀歌》, 日本方面的资料同样可以佐证。自宋代以后,日本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至明代达到鼎盛。明代日本刀大量输入的同时,倭寇的侵扰给沿海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日本刀的热潮,日本刀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参与这个话题的有文学家,也有军事家、民间武艺家和科学家。一种国外的物品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牵涉面如此之广,是历史上前所未见的。从北宋欧阳修的《日本刀歌》发端始,日本刀成了一个诗家特定的吟咏题材,这一现象传到明清两代,一直绵延不断。新刀(1596-1780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中晚期到清早期。日本刀的中、末古刀期和整个新刀期除使用自产的岩铁、砂铁外也通过对外贸易使用中国铁和南蛮铁直到1633年日本锁国令的颁布,外来钢铁才逐渐减少使用。新刀期为中期高温炉(踏鞴)时期。材料钢使用的是砂铁,始于1532的天文年间出现鉧押法进行大规模商业的冶炼,同时钢产品也多样化起来,刀匠们开始使用半成品钢锻造刀剑。新刀期以后的日本刀锻造工艺相对稳定,源自汉唐的皮心铁构造(包钢)制刃法延续至今。从丸锻、二枚锻到三枚乃至名匠的多枚锻法变迁,是朝鲜半岛工匠传播中国锻冶文明与日本工匠实践结合的产物。

新新刀(1781-1875年)相当于中国的清中晚期。日本的锁国令使库存的舶载铁历经100多年的消耗已经殆尽,于是在宝历元年(1751年)日本刀使用了玉钢作为日本刀的主要钢材。以水心子正秀等为中心的主张古刀锻錬法复元派,再度将实战性强的日本刀制作法发扬。这个时期的清代中国短柄刀既有源于辽金的满洲女真刀剑,也有前朝及本朝自制刀剑还包括各少数民族刀剑。如果您接触到数量足够多的的清代佩刀、腰刀后不难发现,从西亚到南亚、从东亚到欧洲,清代刀剑兼收并蓄了当时各国、各地区的刀剑特征,呈现出多种风格,并且有独到的创造和发挥。

现代刀(1876-今)的日本刀以明治九年的废刀令为发端,该条令禁止除穿大礼服者(皇室、贵胄)制服者(军警、官吏)以外人员佩刀,此令的颁布不但导致当时大批的刀匠失业或改行而且威胁到武士的利益。明治十年(1877年)西南战争就此爆发,明治政府很快平定了战争。西南之役的结束,代表明治维新以来的倒幕派的正式终结。明治三十九年(1906年)月山贞一、宫本包则被任命为皇家技艺员负责保护锻刀技术,这样日本刀的工艺才能传承下来。由于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需要,昭和八年(1933年)7月栗原昭秀设立日本刀锻炼讲习所,6月设置在靖国神社中的日本刀锻炼会竣工,制作风格主要是以古刀期直刃刀为主要参考和追求,采用传统制刃法锻炼日本刀。

日本刀整体水平质量相对较差时期,在室町时代的内部战乱中制造刀及对明代贸易刀和现代刀期的日寇全面侵华时期(1937年-1945年)。因为传统日本刀需要精细锻造,因此其工艺和产能仅能满足日本本土小规模战争的需求,而一旦对中国贸易或战事扩大需要在短时间大规模出口、使用日本刀之时,量产的数打物带来的质量与工艺水平的相对下降就不可避免了。

鉴定、收藏和评级日本刀在国际上是有一套完善的价格体系的,价格体系相对稳定。有兴趣的读者具体可以参考下日刀保刀剑审查基准。对于一个藏家或是爱好者来说,了解刀剑审查的标准,对于更好的衡量和考察自己收藏的作品,或是更客观的衡量以及认定市场上的作品,有着非常高的价值。大致说来具有收藏价值的日本名刀有以下几个条件:1、刀姿良好。2、地肌纹理清晰。3、经过良好的锻炼。4、刃文优美。5、刃文清晰。6、持握时的平衡感强。7、斩切效果好。

日本刀对比中国古代钢铁刀剑鉴定标准也有所不同。年份:日本刀收藏并不大看重年代,在日本刀剑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年代作品,有些年代久远,并带有保存刀剑的证书,但是由于本身的美术价值不高,或是保有量巨大而价格不高。路份:日本天皇、幕府将军、大名使用或其御用刀匠、历代名匠所作刀剑等通常价值不菲。一些名工或是嫡流的作品,即使是并伴有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价格也不低。文物/历史价值:日本刀由于源自于隋唐的目钉结构装配法,并没有象中国宋元以后的钢铁刀剑尾铆装配法那样强调的原装原铆概念。刃和刀装是两个独立体系,是分别研究和收藏的。从文化层次看中日刀剑:中国自古视武具为不吉祥的象征,是不得才能用的器物(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老子第三十一篇)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国重文轻武,忽视刀剑文化。本是高雅的刀剑在国人的眼中被视为凶器,在火器发达的明代军中作为辅助性武器的刀剑也不是很受重视。明代何良臣在其《阵记》卷2《技用》中,也曾明确指出:“军中诸技,唯刀剑法少传。以至于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古之剑可施于战。闻故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编中,有诀歌,不详其说。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鲜,其势法俱备,固知中国失而求之四裔,不独西方之等韵,日本之尚书也。

最初的日本也是如此,因为上古刀期的刀剑均由中国和朝鲜输入,这些武器中即有剑也有刀,当西汉环首刀逐渐代替剑成为新的战场武器,剑沦为礼器之时,日本也随之经历了这一过程。从中国和朝鲜输入的环首刀主宰了日本战场,而早先输入的剑则成为祭祀和祈福的礼器(草薙剑),舶来和仿制的环首刀在大和朝廷征服虾夷人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武士骑在同样是从中国传入的蒙古马上,用环首刀斩杀虾夷人。因此,日文中“刀”这个词,最早是和日本土著民族的鲜血是分不开的。上古刀期的日本人在接受了中国环首大刀的同时,同时接受了中国人兵者不祥之器的概念,因此,用于杀伐的刀在日本文化中成了征伐杀戮的象征,而剑因为早已褪变为神道祭祀和祈福、驱魔辟邪的法器,反而成了神圣、正义、君子的象征。相比中国人发明的化煞理论,日本人采取了一个简单方法:把刀叫做剑不就好了?所以明明是刀术就被日本人称之为剑道,难怪大多数中国认为日本人刀剑不分的。尽管在日语中刀和剑各有其专属名词。

日本尚武好战,视刀剑为武士精神的代表,武士家族中日本刀世代相传。其收藏地位堪比中国传统书画。日本刀的收藏体系有着多重多样分类方法:日本刀保存级别:依次是国宝、重要文化财、重要美术品、特别重要刀剑、重要刀剑,每一级又分一、二、三档位。日本刀刀匠位列也有上中两个级别,每一级分最上、上上、上作、中上四个档位。位列的排名主要是指它的艺术水平:刀姿是否美观,以及地肌、刃纹、沸等特殊效果做得如何,而得出的综合评价针对每个刀匠的不同刀作,也有普通作和最杰作之分,价格相差数倍之多。

但日本刀决非仅仅是艺术品,它同样也非常重视实用。刀从战国时代(中国明朝后期)起,就已经不再是主战武器,在火器时代之前刀主要只作为个人自卫武器、偷袭暗杀武器而存在。而正因为这个用途,日本刀成为武士性命攸关的东西,武士们对刀的锋利程度比之前更加重视了。这使刀的“试斩”非常流行。日本刀以切割性能分为四个等级。最上大业物:如果试斩十次中有九次都可以一刀斩断;大业物:十之七八可以一刀斩断;良 业物:十次中五-七次可以一刀斩断;业 物:十次中二-四次可以一刀斩断。

日本钢铁刀剑收藏文化的分类原则,很多是目前中国古代钢铁刀剑收藏所不具备的或者不完善的,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同时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期待看了这篇小文就对中日钢铁刀剑文化有认识是不现实的,期待有兴趣的读者去大量观察观摩上手实物,实在没条件的就存一些对的好的图片并分类整理研究,笔者相信,在过眼上手成百上千古代钢铁刀剑后您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