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钟南山”,成功控制哈尔滨鼠疫,成为首位获得诺奖提名华人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清末“钟南山”,成功控制哈尔滨鼠疫,成为首位获得诺奖提名华人

2020年1月18日钟南山教授赶赴武汉的新闻,感动无数网友,这个曾经在非典时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授,再次赶赴前线。在1910-1911年,东北爆发了鼠疫,不断蔓延至全国,此时哈尔滨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和传播中心,外务部派遣伍连德等医学专家赴哈尔滨调查情,并协助防疫工作。疫情不断蔓延,俄国、英国等外国人,还不断施压,经外务部和东北地方政府反复沟通,伍连德被任命为哈尔滨防疫局总医官。在经历一系列争执之后,伍连德获得了各级政府的一致支持,之后通过断绝交通,焚烧尸棺等方式,控制了整个东北的疫情,因此获得1932年诺贝尔科学奖的提名。

哈尔滨疫情

1910年10月25日,鼠疫在满洲里爆发,随后沿着铁路线快速传播,到了12月中旬,因为疫情身亡人数达到每天十余人,而且还有迅猛增长的势头。之后疫情不断向外扩散,东三省66个府、州、县,36个被传染,而且疫情向河北、山东等地区不断蔓延。哈尔滨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也是传播的中心。

1910年的哈尔滨是整个东北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约11万人。清廷和俄国,分别住在两个不同风格的城区内,俄国人控制着以车站为中心的道里区,中国控制着滨江厅。有防疫经验的俄国人,在发现疫情之后,开始采用检疫、消毒、隔离等措施,在所辖城区进行防疫。而彼时中国方面滨江厅地区,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经费,再由商会,自治区等社会机构来推进防疫工作,基本上沿袭了以往的官督商办的模式。在具体措施上,也基本延续传统中医的思路,所以根本无法应付严重的疫情。

鉴于地方防控不利,地方官认为防疫的关键在于缺少通晓西医的医生。东北地区主要以工业为基础,从事西医者数量非常少,即使像哈尔滨这样的较大的城市,虽然官方统计从医者不在少数,但是学习西医的非常少。到了12月初的时候,疫情仍然不见好转,于是和东三省总督锡良致电京、津、沪地区,要求聘请洋医生过来协助帮忙。

伍连德赴任

剑桥医学博士,当时任北洋陆军军医学堂帮办的伍连德,正是这种情况下来,被清政府派往哈尔滨。伍连德在接到任命之后,于1911年1月2日抵达哈尔滨,随后外务部还调派了英国医生吉陛,以及北洋陆军医学校一些医官协助。

伍连德在他的日记当中记载,认为自己前来哈尔滨是协助防范疫情的。而且自己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病源和疫情,提出防控的措施,然后尽可能将其扑灭。而且作为一位外来的普通医生,仅有调查和建议权。

伍连德

伍连德在拜访了中外各方相关人士,了解到了具体疫情,还解刨了一例尸体,从细菌学上证实了是肺鼠疫,最后把这些情况都向外务省报告。并且对东三省防疫情况提出了9项建议。

当他认为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建立简单有效的防疫组织的时候,却然而发现很难获得各方的认可与接纳,甚至矛盾重重。12月初奉天也派了1名日本医生,2名中国医生达到哈尔滨,但是滨江厅的防疫主导权依然在商会、自治会手中。对于伍连德,以及奉天派来的支持,商会反应非常激烈,他们认为伍连德和奉天医生所建议的消毒、隔离等办法,不符合本地习惯,并且聘请中医针灸师。面对这种情况,伍连德致电外务部,指责滨江厅防控不力。

而地方官员认为伍连德做法与做派,在他们眼里非常不懂官场规矩,操着半生不熟的华语,经常越过地方官员,直接向外务部请示,或者直接与俄国方面沟通。而且哈尔滨绝大多数外交官也无意配合,当伍连德拜访俄国、日本、英国、美国等驻哈尔滨领事馆的时候,除了美国领事馆热情接待以外,其他都意兴阑珊,漫不关心,英国领事甚至傲慢无礼。

伍连德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近现代中国各地方模仿西方防疫制度时候普遍所遇到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尚未完成制度的建设以及行政理念的转型,无法迅速采取强制性检疫、防疫性措施。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常设的检疫、防疫机构,外务部虽然临时负起责任,派出了伍连德等人解决燃眉之急,然而又无章法可循,因此伍连德在地方上不受待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伍连德控制哈尔滨疫情

到了12月底,虽然多地医生抵达哈尔滨,但是疫情依然日趋严重,在强大的压力下,外务部向东北地方政府提出了授予伍连德防疫指挥权,被任命为哈尔滨防疫局全权总医官,但是此项任命并不顺利,受到本地官员的漠视,以及商会的阻挠。

当时哈尔滨近一半由俄国人控制,清廷担心如果防疫工作不力,极有可能引起俄国全面接管,事后如果再想让他们撤走是不可能的,因此非常着急向东三省催促。锡良总督接到信息之后,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并斥责哈尔滨当地官员。

锡良总督

在锡良总督督促下,伍连德的职权及与地方官员之间的权限划分基本达成一致,而且在这段时间伍连德也得到哈尔滨地方官员的认可。1911年2月初,根据伍连德的提议,从长春调陆军1000余名到哈尔滨协助防疫,而军中也发现了染疫病例,但是军人不愿被隔离,从而发生了冲突。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虽然得到控制,但是伍连德行事上更加受到掣肘。

到了1911年1月底,哈尔滨各类防疫人员已经达到2600余人,另一方面防疫局内部机构设置也日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也陆续订立,但是行政官员因循守旧,拖沓的作风依旧如故。促使事情推进的,往往是来自上层的压力,以及医疗人员与行政官员的关系。在总督督导之下,哈尔滨防疫局才形成了以伍连德为主导,行政官员辅助的局面,直至疫情的全面扑灭。

伍连德深入疫区研究瘟疫流行情况,通过尸体解剖检验发现了鼠疫杆菌。他果断采取各项有效的隔离和检疫措施,并开创性地火化了染病而死的尸体,有效地抑制了病原的传播。到了1911年3月初,疫情得到了完全的控制。作为扑灭这场大瘟疫的总指挥,伍连德显示了精湛的公共卫生知识和高超的医术,而且也表现出非凡的组织调度能力。

诺奖提名第一人

这场历时约七个月的瘟疫,总共导致六万多人丧生。若不是伍连德采取得当的措施将其及时扑灭,这场瘟疫的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将远不止如此,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在抗疫中的表现,伍连德受到清廷摄政王载沣的亲自召见,并被赐封为陆军蓝翎(少校)军衔和医科进士。

如果说诺贝尔奖要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那么扑灭这场大鼠疫的功绩已足以载入史册。不过,合格的诺贝尔奖候选人不仅要对人类有突出贡献,还必须要在科学领域做出重大发现。通过染疫者的诊断和对疫死者尸体的解剖,伍连德确定了这场传染病实为肺鼠疫,使得人们对鼠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是自1894年发现鼠疫杆菌之后,首次区分了肺鼠疫和腺鼠疫。

清政府在1911年4月发起了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来自中、美、英、俄、法、日等11个国家的医学专家参加了会议,时年32岁的伍连德被推举为大会主席。会议以东北鼠疫为出发点,讨论鼠疫的起源、传播途径、病状的诊断、微生物研究、鼠疫的防疫措施等,各国专家交流了防治鼠疫及其他传染病的经验和成果,并在鼠疫的研究上达成了多项共识。伍连德的“肺鼠疫”理论也在这次会议上得到认可,再加上他精辟的病理见解和得力的防治措施,一时被国内外赞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

自此之后,伍连德对鼠疫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以中国人的身份在鼠疫研究和防治领域取得了国际声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