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假日的结束,1935年伦敦海军会议,美日的角逐的前前后后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海军假日的结束,1935年伦敦海军会议,美日的角逐的前前后后

武藏号

中学课本上一直提1922年华盛顿会议中的《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这款条约规定了日本对美战舰比例大致为5:3。但其实此次会议上只是限定了列强的主力战舰比例,对于辅助战舰则未作限制,所以之后出现了1930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限制列强辅助战舰的比例,美国出于对日本让步的回报,提高了日本主力战舰的比例。但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变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华之后,各国实际上都突破条约的束缚。1935年,在《五国海军军备条约》《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等条约到期之前,列强在伦敦又开了一次海军裁军会议,但日本侵华之心已经坚定,拒绝一切妥协,退出了会议,实际上宣告了“海军假日”的结束。而日本政府不惜做国际孤儿的背后,就是因为军部的逼迫,尤其是日本海军在操纵日本政府这具政治僵尸。

大和号

一、因统帅权独立而迁出的麻烦

1930年因为日本政府不顾军部的反对强行签订了《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随后因“统帅权”军部和政府就发生了争执,也因此“国贼”滨口雄幸首相被右翼在东京车展刺伤,不久病重死亡。

有几点需要指明,所谓军部,包括政府内的陆军省、海军省,和政府之外的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前,日本内阁虽然其他官职不限出身,但是唯独国防部门(陆军省、海军省)的长官必须由现役军人担任,其大臣人选必须是军部推荐。也正是因为这项规定成为了日本军部操纵内阁的钥匙,因为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国防部长,所以军部通过让国防部长辞职,或者拒不推荐国防部长人选来左右内阁的成立。即便是被称为“大正民主”的政党政治时期,日本也仅仅是放宽了国防部长的人选,把现役大、中将担任陆海军大臣这一规定,扩大到预备役大、中将也可以担任的地步,换句话说还是要军人才能担任国防长官。

滨口雄幸

军部还拥有“帷幄上奏权”。当时可不是谁都给天皇上奏疏的,即便是政府官员级别不够也不行,而且其程序应该是通过内阁递交给宫内省,再上呈御览。但是军部的高级将领们可以绕开内阁直接把奏疏递到天皇桌上,通过天皇权威来要挟政府。

军部的独立统帅权,这是明治元老设计制度时最大的败笔之一。幕末维新,明治元老其实是很不情愿搞西方的制度,因为他们极其担心西方一套民主思想传来,把日本平民的良心大大滴破坏掉,所以他们认为军队是天皇政府最有力的支柱,必须要独立存在于资产阶级政府,一旦有事(闹资产阶级革命),军队上护天皇,下护国体(天皇制)。此种情况下,军队独立于政府,不听政府指挥,而政府制定政策时反而要看军队的态度。

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在1930年的海军裁军会议时,日本政府和列强达成了裁军妥协,日本海军蒙受的“巨大损失”,所以海军才对滨口政府恨之入骨。

海军省

二、1935年前日本的形势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战争机器迅速发动。而 1932年“五·一五事变”实际上终结了“大正民主”,又扫清了法西斯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1935年前日本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极度衰退,中小资本家破产。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出现了所谓的“军财抱合”,就是大资本家(财阀)和军部联合,军部让财阀生产战争资源,财阀听从命令生产,然后把成品卖给军部,从而完成商品的销售。军财抱合是日本通向法西斯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三、日本海军势力的上涨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和30年的伦敦海军会议,不仅仅是政府的独行,也有部分理智的海军军官知道日本的势力不如列强,没必要和列强“硬刚”,所以支持世界裁军。这部分人被称为海军“条约派”,与他们相对就是海军中死活不妥协必须和列强硬刚的“舰艇派”。

“大正民主”结束前后,海军中的“舰艇派”掌权,“条约派”将领纷纷转为预备役。1932年2月2日,皇族伏见宫博恭出任军令部长,名义是控制海军的二把手(一把手自然是裕仁),对欧美强硬的高桥吉三郎出任军令次长实际控制海军。

现在的日本防卫省

1933年2月日本又因不满李顿的调查报告退出了国联;5月以退出国联为借口退出了日内瓦裁军会议。9月日本海军进行了体制改革“军令部乃掌管国防用兵一事之机构”, “掌握国防用兵之计划,传达用兵之事”( 原田熊雄《西園寺公と政局》)扩大了海军军令部的职权,缩小了归属于政府的海军省职权。

四、日美新军备竞争

《五国海军军备条约》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有效期到1936年12月末,到期之前的一年需要签约国开新会以决定条约的废留。换句话说就是早就规定要在1935年再开海军裁军会议,所以日本早就做了准备。

1933年舰队派中心人物末次政信升任联合舰队司令官,他亲手写了《非常时期国民全集·海军篇》,恶意制造1935年-1936年将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谣言,强调日本应在此之前大力发展海军。同年11月,海军省强行增加海军军费“到 1934 年海军预算已达 4.9 亿日元,占当年总预算 22.2 亿日元的 22%......海军军费增加了105%”(伊藤隆編:《続現代史資料

末次政信

日本海军的头号敌人是美国,美国对日本也十分关注。罗斯福任职总统后采取新政使得美国复兴,走出经济危机,罗斯福也利用新政大规模建设之机,偷偷发展海军,其目的就是防止日本海军。当时美国战舰的“建设费用总数是 1916 年以来海军建设费用的三倍”(罗伯特·达莱克著:《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 1932-1945》美日两国大有新一轮海军军备竞争的态势。

五、海军裁军预备会议

1934年5月英国外交大臣西蒙邀请日本、美国参加1936年的海军裁军会议预备会议。日本、美国均表示同意。

预备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4年6月到7月,主要讨论的是形式化的事情,即正式开会时间、地点、参加国过和手续。第二阶段在1934年10月这涉及了实质性问题:美国要求修改1930年海军条约,要求恢复华盛顿会议上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各国再削减20%的战舰;日本则主张在平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削减战舰,并废除全部航母。美日双发出于自己的考量都毫不让步。加上,因华盛顿条约规定,如果签约国要单方面废止华盛顿条约,需要提前两年知会签约国,所以1934年12月日本趁机正式向美国告知了36年日本将正式废除华盛顿条约。预备会议至此彻底结束,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太平洋的海战

六、正式开会(吵架)

1935年12月9日在伦敦的外交部正式召开了海军裁军会议,美日英三方主导,会议一开始各国就积极发言,陈述主张,和1930年的海军会议时大家都很“拘谨”大不相同。这也反映了不同于30年国际环境的消极,35年的国际关系可谓相当激烈。

日本代表是永野修身大将,要求各国海军应该保有一定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各国可以随意发展海军,而且应该废除或大规模削减战列舰、重巡、航母等主力舰。这个提议可不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而是日本考虑到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能完全和列强“硬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拉低列强的海军装备,自己则可以依靠驱逐舰、轻巡洋舰等辅助舰艇独霸西太平洋(毕竟当时中国的海军基本说是零)。美国则“固执”的强调华盛顿和30年伦敦会议的比例规定。双方都不让步。

会议拖到1月6日,参加国中的法、意两国率先婉拒了裁军,日本以不能实现既定战舰建造为借口,1月15日也退出了裁军会议。此后日本再无限制军备的条约的束缚,可以肆无忌惮的制造战舰了,终于在法西斯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膨胀到和美国开战。

珍珠港

文史君说:

虽然日本可以无限制的发展海军,但是实际控制海军的将领思想僵化,还是玩一战以前的“口径即正义”那一套,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造大炮巨舰上,认为战舰越大越好,以至于出现了世界大战舰大和、武藏号,而“敌国”美国则因为资金充足,既可以发展航母进行超视距打击,也可以发展巨舰大炮实行炮舰政策。结果太平洋战争末期,日本的超弩巨舰武藏号连敌人的船只都没看见就被美军舰载机击沉。日本主动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对列强来说也是好事,列强的综合国力毕竟远强于日本,所以一旦展开公平竞争,日本必然是捉襟见肘。虽然珍珠港美军被偷袭损失不小,但到中途岛海战之后美日海军局势迅速逆转,中途岛后的太平洋战争可以说完全是美军单方面的碾压。

参考文献

1. 刘景瑜:《近代日本海军对美7成比例问题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7月

2. 刘景瑜:《1935年伦敦海军会议及对日本政局的影响探析》,《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10月

3. 胡德坤:《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