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为何这几个战区最为关键?用血肉长城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抗战中为何这几个战区最为关键?用血肉长城坚决捍卫民族尊严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一恒独步,无授权禁转!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依据国土走向和便于更好地指挥对日作战,相继设立了十一个战区和两个游击战区。同时,考虑到东北全境已经完全沦陷,台因为《马关条约》已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为此,在所设战区上,没有把当时的东北三省即黑龙江、辽宁、吉林三个省作为战区设立,台也因为《马关条约》所限也不在上述战区管辖范围内。

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侵华日军重点进攻区域是华北地区,而核心进攻的目标是山西省,第二战区可谓首当其冲,率先投入到同日军的殊死决战中。

虽然,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立了上述战区,决不是让他们各自为战,依然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当日军由河北向山西进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深知仅仅依靠第二战区的部队,无法抵挡住武器和军队素养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的进攻,紧急增援第22集团军和第14集团军开进山西。特别是由卫立煌担任总司令的第14集团军为嫡系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部队日常训练上都明显优于第二战区其他部队。

为此,身为第二战区长官部总司令的阎锡山很有自知之明,主动把第二战区的指挥权交于卫立煌。自忻口会战开始,第14集团军也由配合第二战区作战,改为担任主力角色,五个集团军数十万人马,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气焰,陆续发动了“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平型关会战”、“大同保卫战”,直到惨烈的“中条山之战”,以血肉之躯和日军战斗,从而把日军死死的阻挡在山西,未能再进一步深入我国大西北腹地。

就在第二战区和日军奋力搏杀的同时,负责京沪杭地区守卫任务的第三战区,可以说是当时全国抗战的指挥部所在地,鉴于这样的重要位置,第三战区长官部总司令,也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亲自兼任。自“卢沟桥事变后”鉴于日军对华北的疯狂侵略,第三战区为了缓解第二战区的压力,主动发起了“淞沪会战”。

[第二战区长官部副总司令卫立煌将军]

“淞沪会战”可谓是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投入的兵力最多,付出牺牲最大的一次会战,“淞沪会战”总计投入第8、第9、第10、第15、第19 、第21等6个集团军,还不包括其他部队,近80万人马,时间长达3个月的一场会战。

“淞沪会战”,虽然牺牲之众,但是,这场会战之后,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同时,就在“淞沪会战”结束不久,第三战区又迅速组织了“南京保卫战”等系列战役,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由于日军被中国军队顽强的战斗精神所震慑,在攻破南京城后竟然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意图以消灭万千中国人的生命,来击垮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无疑,日军这一罪恶计划注定没有得逞,相反,更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誓死抗战不当亡国奴的决心。

基于民族义愤,和保家卫国的不屈信念,由防卫鲁南及苏北地区的第五战区在战区长官部总司令李宗仁的指挥下,一雪前耻的“台儿庄会战”打响了。第五战区集中了第2集团军、第20军团、约29万人马参战。

“台儿庄会战” 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改变了自抗战爆发以来,每次会战都以失败告终的被动局面,鼓舞了全民族只要坚持抗日就一定能够胜利的信念。

[淞沪会战中的德械师]

抗战刚刚开始后的几年间,面对日军始终保持凶猛的攻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逐渐清醒地认识到决不能以死打硬拼的方式和日军做正面战场的抵抗,认识到抗战必将是长期艰苦的战争,才能真正实现“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目标。

鉴于此,为了给长期抗战准备物质、人才、人力的保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了“武汉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的作战方针是,积极延缓日军的进攻节奏,把从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撤退到武汉的战略物资,继续沿长江而上和公路后撤到大后方,赢得时间。

正是秉承这一宗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合并为新编第9战区保卫武汉。总计动用了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14个集团军、50个军,兵力近110万人。所有的作战部队于1938年6月开始,分别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区等天然屏障,组织防御,保卫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武汉会战的结束,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达成了战役发动时设定的既定目标,大量的人才和战略物资都安全的撤退到大后方,为中国坚持长久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储备。同时,武汉会战告一段落,虽然满足了日军控制华中的欲望。由于日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国力日渐空虚,兵源不足,物资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无力再组织像淞沪、徐州和武汉会战这样大规模的、以攻城略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防守阶段。

“武汉保卫战”使得中国的抗战由消极的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同日军势均力敌的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保卫战结束后,日军大本营认识到完全消灭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更意味着日军完全由攻势作战,意图迅速消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以武力逼迫当时的国民政府投降的梦想彻底破产。

更要提到第9战区发动的三次长沙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决不是在一年之内发生的,而是长达数年。

具体时间为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在这几年里,中国军队依靠简陋的武器英勇战斗,使得刚刚建立不久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尤其是英美两国看到中国军队在没有优势火力,依然能够打败武器占据绝对优势的的日军。

相比他们的军队,尤其是英国军队和日军一战击溃,节节败退,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大为改观,从对比中看清了对日作战,必须依靠中国军人和中国军队。于是,原先设置各种障碍的美国援华方案得以迅速实施,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高,更迫使美英等国自动放弃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取得的各种治外法权 。可以说中国军队在第9战区区域同日军的顽强战斗,以牺牲小我,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大我。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