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页岛是如何成为俄国领土的?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库页岛是如何成为俄国领土的?

库页岛(萨哈林岛)面积达7.64万平方千米,比两个台湾岛加起来还要大一点,整座岛屿纵长横窄,宛如一艘航母停泊在黑龙江口,西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北海道相对。岛上森林葱茏,河流广布,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渔业资源更是发达。

在遥远东北方的海上

库页岛(萨哈林岛)与北海道岛、日本诸岛屿

组成了一个关于远东和日本海的岛链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Anton Balazh)▼

严寒气候的给予了库页岛千年的安宁,然而其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注定了这安宁终将破碎。

库页岛(萨哈林岛)阿尼瓦湾上的俄国船只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lastdjedai)▼

我们知道,库页岛是在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被割走的。然而早在清朝强盛之时,沙俄和日本就已染指库页岛。正如民国舆地学家石荣暲所言,“库页既亡于俄,复亡于日本,正乾嘉盛极之时,非国家微弱也。”

南萨哈林斯克(萨哈林州最大城市)

一座北方岛屿上的俄国城市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LyginaKs)▼

大海洲上有毛人

在地理发现史上,中国是最早知道库页岛的国家。《山海经》记载,“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岛上的原住民费雅喀人(尼夫赫人)和阿伊努人恰好毛发浓密,“大海洲”的描述也与库页岛的地理位置相符。

近代俄国人拍摄的萨哈林岛(库页岛)阿伊努人

其浓密的毛发不知是不是严寒环境下的产物

(图片来自:wikipedia@Bronisław Piłsudski)▼

如果觉得《山海经》不靠谱,那么最迟到唐朝,中国已经与库页岛建立了联系。《新唐书》和《唐会要》中记载向唐臣服的黑水靺鞨各部中有窟悦部,“窟悦”与“库页”正是同音的汉字异译。岛上的流鬼国还向太宗皇帝进贡,使者佘志获封骑都尉。

唐朝时,最接近库页岛的恐怕是渤海国了

库页岛以及更多外东北部落以渤海国为跳板

与唐朝产生贸易和朝贡往来▼

到了金元时期,库页岛全部归顺,被元朝划入辽阳行省,酋长们还要每年一次渡过海峡,到奴儿干进贡毛皮,有时还需缴纳猎鹰,成为了朝贡世界的一份子。

正因为元金将遥远的外东北纳入中华王朝的朝贡体系

之后的明清才得以将此延续下来▼

百年之后,大明建立,东北各族“相率来归”,其中就包括库页岛上的吉里迷诸部。明成祖在征东元帅府旧址设立奴儿干都司,在库页岛设置囊哈尔、波罗河、兀烈河三卫。

明朝设的囊哈尔、波罗河、兀烈河三卫

也大致对应库页岛上的三个主要区域

波罗河卫和兀烈河卫,对应两个同名的河流流域▼

清朝龙兴于东北,对库页岛的管辖也更为成熟。

康熙击退沙俄后,编纂《皇舆全览图》,库页岛作为全图之始,列于第一排第一号。清朝将库页岛划归宁古塔章京管理,之后又归于三姓副都统辖区。岛民不编八旗,也不属理藩院,而是“各设姓长(哈喇达)、乡长(噶珊达)分户管辖”。

库页岛与大陆之间的最窄处,只有不到十公里

(图像来自:google map)▼

哈喇达和噶珊达由满洲官吏任命,管理地方,催缴贡赋,还被要求到京城娶一个宗亲媳妇。清朝与库页岛的基本纽带是贡貂赏乌林制度:姓长负责定期贡纳貂皮, 中央政府则班赏乌林(主要包括衣物、绸缎)作为回赐。

联系虽有加强,但依旧是松散的羁縻统治,岛上一个政府机构都没有。姓长述职需要跋涉四千余里才能到三姓副都统衙门(佳木斯依兰县)。随着对库页重视程度的下降,收贡所也不断后撤,由奇集退向德楞,最后干脆退到三姓城。

去一趟三姓副都统衙门,也太艰难了...

(图片© 2008-2019 Chelys srl)▼

满族人将这些穷亲戚唤作“外夷”,贡品查验愈加严苛。令人感慨的是,哪怕后来清朝彻底放弃库页岛,连同乌苏里江东打包割给沙俄,岛民依旧每年七月坚持驾船渡海,进贡貂皮,直至1873年被沙俄禁止。

每年都有“外夷”从这大岛上渡海来进贡

对于朝廷来说真是冰火岛一般的遥远存在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Nick Kashenko)▼

日俄角逐争库页

库页岛入不了自家人的法眼,却一直被两个贪心的邻居惦记着。

1593 年,松前庆广在北海道建立松前藩,此藩即成为日本向北扩张的触手。1635年,藩主松前公广派家臣巡视库页岛,此后60年间又多次登岛。松前藩绘制的《正保御国绘图》甚至地图开疆,将库页岛画归日本。1679 年,松前藩更是大摇大摆地在库页岛南的久春古丹建造了渔民“藩屋”。

《正保御国绘图》的制图还很粗糙

之后日本人在吸收了荷兰人带来的“南蛮学”后

地图的制作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也照样把千岛群岛和库页岛都画给了自己▼

差不多同一时期,哥萨克人作为沙皇东征先锋也来到了东北。他们先是大肆屠杀赫哲岛民,将他们逐回大陆,并在母子泊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又成立“俄美公司”,试图令此地与阿拉斯加呼应,控制整个北太平洋。

在日本和俄国争夺中国东北之前

就已经在外东北至堪察加半岛的宽泛范围内

在北海道、千岛群岛、库页岛、勘察加

展开了长期的竞争,仿佛再争夺最后的“无主之地”

而清王朝对此浑然不觉▼

1806年10月,俄美公司舰队捣毁了松前藩在久春古丹的税务所,焚烧仓库,并宣布库页岛为沙皇所有。从此,沙俄与日本开始了对库页岛更激烈的争夺。这一年,是嘉庆十一年,清帝国仍然沐浴在乾隆盛世的余晖中,几乎没有人关注到这座边远之岛上的争斗。

同期,俄国人的地图已经明明白白了

(一百年前俄国人还误认为库页岛这是一个半岛)

(图片来自:wikipedia@en:Jean-François de Galaup, comte de La Pérouse)▼

察觉到了沙俄的野心勃勃,德川幕府采取了行动:将库页岛的管辖权由松前藩收归幕府,又命仙台、会津两藩派兵驻岛。第二年,幕府又发布霸气的“俄船驱逐令”:发现俄船即驱逐,若敢靠岸就逮捕,还派遣间宫林藏勘探库页全岛,并在最西端树立国界碑。

此时,日本基本控制了库页岛南部。

日本风格的南萨哈林斯克博物馆

位于萨哈林岛南端的萨哈林斯克(岛上最大城市)

(不过这栋建筑应该是建于日俄战争后)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Shevchenko Andrey)▼

而沙俄也随后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发力。这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的结局让俄国看透了大清国事实上的虚弱,当他们到达库页岛北部后,直接升起了自己的国旗,宣布:“现在阿穆尔河口、萨哈林(库页岛)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带已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护。”

正当沙俄准备在远东狼吞虎咽时,克里米亚战争的泥潭却使其不得不抽身回望,于是在1855年与日本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以北归俄国;库页岛则不划边界,维持原状。

第一回合▼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俄国又一次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走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从《尼布楚条约》到《北京条约》,清朝做了180多年的看客,终于被踢出了库页岛的历史舞台。

从此,库页岛就成了萨哈林岛

海参崴也成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va Mont)▼

日俄的角斗却仍在继续。德川幕府希望以北纬50°线划分两国边界,俄国则想独吞库页岛。日本虽不情愿,但无奈力不如人,于是在1867年与俄国签订了妥协性的《库页岛暂行规定》:日本得到了得抚等4岛,但领土止步于宗谷海峡。

相比库页岛,千岛群岛土地面积很小

而且有很多火山岛,容纳不了多少人口

但是由于其巨大的战略价值

对日本这个海洋国家非常重要

(千岛群岛-择捉岛-Atsonupuri火山)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Olia_foto)▼

然而明治维新开启后,日本新政府认为扼守北太平洋的千岛群岛更重要些,沙俄则觉得能拱卫黑龙江口的库页岛更具价值。在这种背景下,1875 年5月7日,日俄签订领土交换条约,日本和沙俄交换了自己掌握的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北部。就这样,日本得到了整个千岛群岛,沙俄则获得了完整的库页岛。

第二回合▼

然而,这不是结局,只是休战。

经过改革的日本实力大增,击败大清,兼并朝鲜,将势力范围一路向北推进。沙俄18万大军也在义和团时期南下,妄图将东北并入版图。

二狼相遇,日俄战争爆发,沙俄兵败后签下《朴茨茅斯条约》,不仅吐出了旅大、朝鲜和南满支线,库页岛北纬50°以南地区也割给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之后升为桦太厅;沙俄则在北库页建立萨哈林州。

进而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尘埃落定空遥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肢解混乱中的俄国成了各方势力扩张自身的上上策。日本也闻风而动,出兵西伯利亚。“庙街事件”后,日军进一步占领了库页岛北部——这才是其真实目的。此时石油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北库页岛就蕴藏着近亿吨的石油。

苏俄内战之时,日本是出兵干预远东的主力

即使之后红军取得了陆上胜利,彻底击垮了白军

但百废待兴,在海上还不是日本的对手▼

事已至此,苏联原想以15亿卢布的价格将此地区卖给日本,但日方觉得太贵。后来经过激烈争论,两国于1925年签订了《日苏基本条约》:苏联通过向日本提供长达45年的北库页岛油田50%的开发权,换来了日军撤退。

萨哈林岛(库页岛)北部的油田设施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这些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本土,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为侵略战车提供了动力。列宁在签协议时也很无奈,“我们知道日本人恶贯满盈,但我们无力一战……”

除了石油很多,天然气也很多

俄国人靠着当年扩张的老本真是可以吃很久很久

(萨哈林岛-液化天然气厂)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然而到了二战后期,日本江河日下,苏联则展开了反攻。为防止苏联对日作战,日本很不情愿地归还了北库页石油利权,试图维持苏日友好。但在显而易见的战争结局面前,这种让步是徒劳的,百万苏联远东军击溃了关东军,之后迅速占领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第三回合▼

此后,苏联将北、南库页和千岛群岛合并为萨哈林州,以南萨哈林斯克为首府。

库页岛的归宿终于尘埃落定,可它却早已物是人非。

如今的南萨哈林斯克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Irina Kononova)▼

喜欢猎熊的费雅喀人、体毛发达的阿伊努人,擅长捕鱼的赫哲人、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都曾是库页岛的主人,现在却沦为“珍稀动物”,加起来还不足岛上人口的千分之四,成为了猎奇者的观察对象。

日本人也大难临头,很多人在两军交战期间离岛,但渡海并不容易,3艘难民船在北海道附近被鱼雷击中,伤亡惨重。1946年10月,苏联宣布遣返日本人,不过必须得留下所有财物。

苏联人的底气所在

时光已经过去70 多年,日本仍对南库页念念不忘,始终不承认苏俄是南库页的正主,认为那里“帰属未定”,地图上也是心安理得地将其涂成象征无主的白色。

出生于库页的日本老人亦有着深深的“桦太”(库页岛南部)情结,结成“前桦太岛居民协会”思念故土。日本还会在每年8月23日举办“桦太岛日”,这一天正是苏联占领南库页岛的官方日期,人们聚在一起,含泪演讲,高呼“不要忘记桦太岛”。

而已经告别库页岛160年的中国人,却是已经连存有岛上记忆的老人都找不到了。

[1]李若愚.领土问题视野下的日苏关系(1917—1956)[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8,3(03):108-118.

[2]吕欧.历代中原王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统治[J].满语研究,2017(02):127-132.

[3]安琪.从“蝦夷绘”看清代东北边疆的贡赏体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5(04):107-116.

[4]李凡.论日俄1855年缔结《日俄友好条约》[J].外国问题研究,2015(03):3-8.

[5]邱建群.美、日争夺北库页岛石油资源的历史回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02):117-120.

[6]吴玲,李晓航.从山丹贸易的变迁看清代对东北地区统治的弱化[J].北方文物,2007(01):91-98.

[7]杨旸.永宁寺碑文铭刻的奴儿干都司与黑龙江下游、库页岛的先居民族关系[J].东北史地,2006(03):25-28.

[8]王春良,李蓉.简论俄国向西伯利亚、千岛和阿拉斯加的扩张[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39-45.

[9]李凡.二战后日苏“北方领土”问题的形成[J].世界历史,2005(06):35-44+143.

[10]王绍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日关系中的石油因素[J].东北亚论坛,2003(06):77-79.

[11]高福顺.库页岛的地理发现与日俄对库页岛的争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01):22-25.

[12]李凡.日苏“北库页岛利权”之争[J].南开学报,2002(01):52-58.

[13]薛虹.库页岛在历史上的归属问题[J].历史研究,1981(05):178-192.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