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猪是从哪儿来的?
热文
历史 > 热文 > 正文

中国的猪是从哪儿来的?

猪是中国古代六畜之一,也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肉食来源。现代人对猪肉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延续。比如,相传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创的东坡肉,如今已成为浙菜系的经典菜品之一。

中国人喜欢吃猪肉,每逢过年过节农村都会杀一头猪,许多地方现在依然沿用。日常餐桌上的吃的最多的也是猪肉:炖排骨、小炒肉、红烧肉等等。

那么走进千万中国家庭餐桌的猪,是从哪里来的呢?

驯化野兽为家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而猪是仅次于狗的最早被人类驯化和利用的物种。今天的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野猪就开始被华夏先民驯化。现今被证实的最早的家猪位于河北武山磁县遗址,该遗址经碳十四测年,估计距今约八千年。

猪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汉字“家”就是屋檐下有猪的形象。

作为最早饲育家猪的国家,在汉代中国猪种已外传。古罗马帝国曾引入华南猪。根据宋代史学家周去非的记载,“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拖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酿酒其中。”讲述了中国猪种的出口历程,它们后来与当地猪杂交育成了古罗马的著名猪种那不勒顿猪。

不过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中国包括养猪业在内的养殖畜牧业技术并没有因为国门大开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依然沿着几千年经验科技的老路缓慢前行,许多饲养、繁殖、育种技术仍然停留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所记载的水平上,进步极其有限。而且在掌握大规模养殖技术之前,多以家庭为单位养猪,能照顾到的猪数量很少。

清道光二十年后,俄侨带入白色猪,在东北一带繁殖;德国侨民带入巴克夏猪在山东一带繁殖;日侨也将巴克夏和约克夏猪带入东北。1910至1933年间,新疆甚至也曾引进俄国白猪到伊犁、塔城一带,同时边境居民也从俄境内贩来俄国白猪,这些白猪和曾由甘肃移民带来的黑猪进行了杂交。

一些留美归国学者也意识到了中国传统养殖业的弊病,开始建设一批现代农场,引入国外巴克夏猪等猪种进行改良。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猪种改良工作总是半途而废,并没有能够成功培育出一个标准的品种。此后随着近代中国的战乱,这些改良计划或是被搁置或是被废弃。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养猪现代化才有所改进。

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经过新中国畜牧工作者周密的计划,育成了一些较具特色的新品种,哈尔滨白猪即是其中较典型的例子。

日俄曾将白猪带入到中国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批白色杂种猪,分布于黑龙江省中南部的滨州、滨绥、滨北和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沿线。建国后,哈尔滨香坊实验场从中选购一批白色杂种猪,利用这一批种公猪进行纯种繁育,育成了性状相对稳定的新品种哈尔滨白猪。获取了成功经验后,六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效仿,引入国外猪种进行改良选育,效果显著。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算起,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在人口爆炸的同时也经历了“猪口爆炸”,人均猪肉占有量翻了七倍,猪肉消费量增长了十五倍。猪肉更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近代著作《蜀海丛谈》的记载,川省宰猪实较他省特多、每年约共宰猪三百万只之谱。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四川土产的成华猪。四川老话中“家家都有黑毛猪”指的就是全身披毛,肤色黝黑的成华猪。

成华猪产于四川成都平原的中部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造就了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也正因此麦麸、米糠等青绿饲料充足,土产的成华猪肉质偏肥、口味独特,被称为是最适合做回锅肉的猪。

不过,由于生产周期长、养殖期消耗饲料高的缺点,成华猪被养猪场和农户放弃,现在成华猪几乎绝迹,仅剩一百多头在苟延残喘,濒临灭绝。

成华猪并不是唯一面对被淘汰困境的品种。按肉料比、生产周期和瘦肉率来看,引进猪有着绝对的优势,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挤压着其他各种猪肉的生存空间。

千年前东坡居士吃的东坡肉,原料大抵是产自江浙一带的太湖猪。太湖猪肉色鲜红,脂肪较多,做成的东坡肉颜色仿佛玛瑙,红得透亮,肥肉半融,瘦肉细嫩,每一部分都酥烂到筷子一夹能渗出汁水。

而最适合制作金华火腿的猪种非金华两头乌莫属。金华火腿肉色鲜艳,红白分明,瘦肉咸香微甜,膏脂肥美不腻。吃的时候先蒸上两个小时,慢慢软化经腌制的火腿肉,出锅时它的咸鲜风味和蒸笼的水汽相融合,氤氲袅袅,是江浙人民送礼时最有面子的佳品。

不仅东方,西部高原也有好猪。如在青藏高原高原上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藏香猪品质极高,是脂肪含量最低、猪皮最薄的猪。由于藏地养猪周期长,猪肉容易积累香味物质,这让藏香猪猪如其名,烹炒后异香扑鼻,尤其催人食欲。目前藏香猪的烹饪方法已经被列入西藏林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